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2-05-08 05:12范利国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7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兴趣

范利国

摘要创新是新时代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创新教法,敢破陈说,做出探索钻研的表率,精心训练,营造一种创新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想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自觉、有兴趣、有信心地学习,从想、写等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

关键词 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兴趣;求异;善待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工作者要始终铭记,创新要靠人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全新精神作为自己的职责,而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坚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搞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语文教师,应时刻把创新教育放在首位,应结合教材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新教法,激发新奇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好奇地想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想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它有利于开启思维的大门,克服学生的迷信和盲从,从而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如果一个教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例如,在教《詹天佑》时,我首先让同学们依照书中的内容画出隧道开挖示意图。上课时,当我拿出几幅较好的画面时,他们的兴趣就上来了,表现得兴致勃勃,他们结合画意以及老师简洁生动的描述,不仅弄清了隧道开挖方法,而且对书中评价詹天佑“杰出”也有了深刻的初步印象。接下来,对于“人字形铁路”这个设计,我要求学生画出火车如何上山这个难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在黑板上演示、争辩……这样教学的效果是培养了学生的领悟力和鉴赏力。

此外,在教学中我常常通过巧设导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很快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绪之中,从而以此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一首《游子吟》,能使学生重温父母伟大的爱,从而在感情的海洋里去体会《花边饺子里的爱》中深深的母子情;而声情并茂的阅读,使《怒吼吧,黄河》中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语言,那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的笔调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情感去品味作品,产生思想及情感上的共鸣。有时,我也会巧妙地设置悬念,提问激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

二、敢破陈说,做出探索钻研的表率,善待学生的问题

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除了具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之外,还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要不断地钻研,吸引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努力研究新问题,不断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思考、探索、发现。

另外,不囿于陈说,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学生做出表率尤为重要。“读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很精辟,有的问题则很幼稚。但作为教师要善待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出格”问题,积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

如在教《一个这样的老师》时,有学生就问:“怀特森老师这样做,那我们如何还能相信老师”时,底下立刻就有人反应了,“叫我们学会怀疑”。他紧接着又提了一个问题:“那老师的对错谁能判断呢?”如果说该同学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有点幼稚的话,那么他的第二个问题就有一定的深度了。针对这一点,学生们沉默了……我趁机带领他们做了一个游戏: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模仿一举一动。

面对一杯加入了水、辣椒、醋、化肥、墨水等物的混合溶液,伸出一根手指蘸入,然后舔一下手指。我先做了一遍后,叫了六名學生依次模仿,叫他们说说味道。当然是难以言说,可是我却说没有味道。学生们炸开锅了……我只让他们又看了一遍我的慢动作,无人理解;再看一遍,仍旧无人理解。于是,我说:“你们之所以不明白,是因为你们把注意力放在了水中、舌头上,而没有发现手指才是这个游戏的重点。事实上,我蘸入水中的是食指,放进舌头的是中指,游戏的结果是测试你们的观察,而不是水的味道。很多事情的结果是在开始时,在过程中就已经决定的结果。学习也是如此,当你的观察重点放在了结果时,就注定你的失败。谁能告诉我,你们为什么失败?”于是,“老师的对错实际就在开始已经出现,主要是有没有认真倾听,认真观察,敢于指正”的结论就出来了。

又如在讲《自然之道》时,要求学生齐读“食肉鸟吃的饱饱的,它们欢快的叫声响彻云霄”,整齐的书声结束后,有两个学生发出了“呱呱、哦哦”的声音,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大笑,两个人顿时不好意思起来。我问大家为什么笑,他们学的好不好,刚才是不是有欢快的鸟叫声。大家才恍然大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课堂教学中,哪怕学生对问题的一点点的疑惑,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教师也要给予追问和善待。因为那很可能是一个新知识、新领域的引爆点。即使是错误的“瞎疑”也要倍加呵护,因为“怀疑”的过程远比“结果”珍贵得多。“海阔凭鱼游,天高任鸟飞”。创新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教师要为学生发挥想象提供天地。

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在于许多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语文教学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同时也将大大改观语文教学效益差的状况,学生的语文水平必将迅速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善待学生的异想天开、胡思乱想:不要怕浪费时间,须知我们的冷漠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兴趣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