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2012-05-08 05:12武佃海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7期
关键词:写作兴趣作文教学语文教学

武佃海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怕写作文,老师一布置作文就头痛。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关键词 作文教学;语文教学;写作兴趣

一、从写话开始,培养写作兴趣

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就是用文字写话。”这句话很精辟地说明了作文的真实内涵,作文的目的就是交流思想,记叙一件事情,描写一处景物,这也正是说话的目的。说话必须让人能明白你说的是什么事情,或者,你说的是怎样的一处情景。只要你能用语言表达清楚,别人也就心领神会了。那么,只要你把所说的这些话用文字写出来,不就是一篇作文吗?

小学阶段一般写的都是记叙文,也就是记人叙事的文章。要让小学生写好这样的作文,先应该让他们能用语言把事情叙述清楚,再把说的话变成文字,这样就打消了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低年级从写一两句话开始,让他们从二、三年级就开始为作文打基础,这样循序渐进,学生写作的兴趣就浓了。

二、广泛的阅读,激起写作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品读父亲爬月台卖橘子的细节,让学生感受亲情的真挚和深切。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比如朱自清的《春》一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朝气和力量。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多积累。读美段,记雅词。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三、走进现实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材料之源。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亲情,用爱心观察社会。多组织一些积极的活,比如郊游、踏青等。教育学生为父母多做家务,安排一些感受亲情的小活动,比如为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捶一次背。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四、勤写日记、积累素材

寫日记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应当让学生每天都写,养成习惯。这样持之以恒、必有好处。日记的素材很多,例如每天所做的事情、每天所看到或听到的事情,或者学习的收获、体会以及对你的教育。也可以摘抄课外读物的优美句子、精彩段落,借以丰富自己的词汇、积累写作的素材。这样写作文的时候,学生就可以从很多的日记素材中择优录用,而不觉得无话可说了。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养成习惯,对作文大有好处。

五、善用学生成功,激发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无论是作文指导、批改、评价,只要是迎合和满足学生的喜新心理,旨在诱导和培养他们发挥“自己想,自己做”的探索能力,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稳步提高。经过几年的探索,已小有丰收,其中有5人次荣获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一、二、三等奖;有4人次的习作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让我们记住扬振宁教授的那句话:“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猜你喜欢
写作兴趣作文教学语文教学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作文能力
谈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写作兴趣的培养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会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