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士对临终关怀家庭照护知识及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2012-05-15 10:50谢红莲黄文静曾丽媚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588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16期
关键词:问卷护士家庭

谢红莲 黄文静 曾丽媚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 588;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

临终关怀指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使临终患者的生命受到尊重,心理得以安慰,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使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社区临终关怀家庭照护是社区护士通过访问家庭对临终患者实施临终护理的形式,患者在家中就可以得到系统规范的治疗与护理,使其能舒适、幸福、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路[1]。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向转诊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社区卫生中心能及时监控到本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动态情况,使社区老年人的护理和临终关怀地点多选择就近和家中的意愿[2]越来越得到实现。推行社区内临终护理,既可以让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也可以让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更好的照顾,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普及的类型[3]。为了解社区护士掌握临终关怀家庭照护相关知识的现状,探讨更科学的知识培训模式,提高临终关怀家庭照护质量,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及龙岗中心医院共42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67名社区护士进行临终关怀知识及培训需求情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管辖区域的2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坪山新区人民医院管辖区域的22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共167名社区护士在2011年5-8月期间进行临终关怀知识及培训需求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年龄20~52岁;学历:中专34名,大专95名,本科38名;职称:护士69名,护师77名,主管护师21名;调查对象全部取得全科护理合格证书。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参照国内外相关资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社区护士的一般基本情况;(2)社区护士对临终定义、临终关怀内容的了解情况;(3)获得临终关怀知识的途径,接受专业培训的时间;(4)对临终患者心理反应、对濒死患者心理护理措施、对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控制方法的掌握情况;(5)对开展临终关怀社会意义的认识;(6)对参与社区临终关怀家庭照护工作的态度;(7)对社区开展临终关怀家庭照护培训的需求,包括几个方面:①培训形式;②培训内容;③是否愿意加入社区临终护理家庭照护小组。

1.2.2 调查方法:对两家医院选定的社康服务中心发放调查问卷,说明填写要求及意义,并及时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167份,收回问卷167份,其中填写不合格问卷2份,确认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98.8%。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用SPSS11.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社区护士对临终关怀、家庭照护的定义、临终关怀内容了解的有158名,占94.6%。获得临终关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广东省全科护士培训,接受专业培训的时间为2h;其次有46%从护理教科上了解关于临终关怀的知识,时间不确定;有19.7%从电视网络上获取临终关怀的知识,时间偶尔。

2.2 对临终患者具体护理方法基本掌握的有13名;占7.8%,稍许了解的有108名,占64.7%;完全不会的有46名,占27.5%。

2.3 认为开展临终关怀工作有社会意义的有139名,占83.2%;没有社会意义的有28名,占16.8%;愿意参与社区临终关怀家庭照护工作的有49名,占29.3%;不愿意参与社区临终关怀家庭照护工作的有118名,占70.7%。

2.4 在培训形式的需求上有58.1%认为有必要培养社区临终关怀家庭照护专业护士;47.3%认为开展短期学习班,接受比较系统的临终过程、患者的心理、舒缓治疗的方法等临终关怀的知识;有34.7%认为邀请专业授课老师院内进行临终知识讲座有必要;有32.9%认为看书自学较实际,有针对性的遴选关于临终关怀知识的书籍和杂志进行推荐,指导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掌握临终关怀的内容。社区护士对临终关怀家庭照护培训内容的需求见表1。

表1 护士对社区临终关怀家庭照护培训内容的需求

3 讨论

3.1 社区护理人员对临终关怀一词了解程度虽然较高,但在临终关怀实践和培训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调查显示社区护士接受临终关怀专业培训的时间仅2课时;正规护理院校在护理教育和培养人才方面没有专门的护理队伍和师资[4],很少有护士能接受全面、专业、规范的临终关怀护理培训,护理教材也缺乏关于临终关怀护理的详细内容[5]。除此之外,本研究显示对临终患者具体护理方法基本掌握的仅占7.8%,可见社区护士普遍缺乏临终关怀实践的培训。因此,重视临终关怀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开展在职护理人员多种形式正规的学习、教育和培训是获得临终关怀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社区护理人员普遍认识到临终关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83.2%的人认为开展临终关怀工作有社会意义,为探索社区家庭型的临终关怀模式,开展社区临终关怀奠定了基础。调查结果还显示社区护理人员对临终关怀家庭照护相关知识的培训需求是积极的,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希望通过培训了解更多的关于临终关怀家庭照护知识,以掌握该项日益显得重要的护理分支学科,适应社会及专业的发展需求。

3.2 在社区推行家庭型的临终关怀模式全科护士需要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良好的修养和素质。从调查结果可看出,虽然社区护士对临终关怀知识表现了积极的学习热情,但不愿意参与社区临终关怀家庭照护工作的占到70.7%,这说明专业临终关怀护理是一项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的工作。护士在居家临终护理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同时应具备娴熟的操作技术、轻柔的动作、渊博的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人格;在生活护理上护士要协助使患者达到最舒适的程度,要时时注意口腔护理、管道护理、皮肤护理,定时协助患者翻身防止褥疮发生,患者有恶心、呕吐、疼痛等多种不适症状,护士要千方百计把患者的痛苦和不适降到最低程度;再加上是入户服务,护士的工作环境发生改变,护士要尽快在患者家中创造有利于患者治疗与护理的环境,这对护士本身提出了极大挑战;另一方面,在我国,家庭病床尚未开展,居家护理方法及相关医学法律规范还未形成,社区护士开展临终关怀家庭照护完全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能承担临终关怀家庭照护的全科护士应选派30~50年龄段,护龄10年左右的护士较适宜,这一年龄段的护士掌握的知识较全面,同时社会阅历丰富,对人生观、生死观有较多的认识,能深刻理解临终关怀的意义,也能更好的与人沟通及防范风险。

社区卫生服务在新的医疗模式下正显示着日益重要的地位,满足社区居民的养老丧终需求,顺应人性化的临终服务内涵趋势是社区卫生发展的必走之路,在社区实施临终关怀贯彻了现代医学模式的精神,也符合人口老龄化、卫生资源合理分配的客观要求[6]。开展家庭临终照护病床是现阶段优质护理服务思想的延伸,也是社会发展、文明、道德进步的重要特征。临终关怀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服务,社区护士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但有学习知识的积极愿望,管理部门应拓展教育渠道,提高社区护士对临终关怀的认知水平,培养社区临终关怀护理人才,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使社区卫生在医学临终服务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1]孙梅辉,刘凌云.社区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J〕.全科护理,2009,7(9):2343-2345.

[2]路颜羽,路雪芹,白琴.城市社区老年人护理意愿及临终关怀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9,24(20):82-84.

[3]朱雅萍.社区开展临终关怀可行性的探讨〔J〕.预防保健,2009,8(2):130-132.

[4]唐美芳.在社区开展临终护理的重要性〔J〕.中外医疗,2010,8(2):210-211.

[5]张金环,姜学革,杨晶,等.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9):46-48.

[6]蔡明,王国斌.对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07,20(6):9-10.

猜你喜欢
问卷护士家庭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问卷大调查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