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风湿性疼痛30例

2012-05-25 09:02姜云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7期
关键词:耳针风湿性风湿病

左 政 姜云武



耳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风湿性疼痛30例

左 政 姜云武

(云南中医学院,昆明 650021)

探讨治疗风湿性疼痛的有效方法。选择60例风湿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风湿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在风湿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耳针配合穴位注射。以疼痛分级法评定止痛效果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2组比较,<0.05;治疗组治疗后炎性指标ESR和CRP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0.05,而对照组ESR和CRP下降不明显,前后比较无差异,>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ESR和CRP比较,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耳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风湿性疼痛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风湿性疼痛;耳针疗法;穴位注射疗法

风湿病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以关节炎、皮疹、发热等为主症。而风湿性疼痛是因各种风湿病引起的以关节肿胀、疼痛及关节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近几年来,笔者在单纯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耳针加穴位注射利多卡因治疗风湿性疼痛30例,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的30例相对照,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小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来自我科住院病人,男18例,女42例;年龄13~45岁,平均(25.46±10.43)岁。病程1年以内12例,1~10年43例,10年以上5例。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27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1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骨关节炎9例,痛风8例,其它风湿性关节炎2例。临床表现关节肿胀、疼痛及关节畸形,均按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二次风湿病学术会制定的诊断标准诊断,并除外合并心、肝、肺、肾等脏器严重病变者。随机分为耳针加穴位注射组30例,风湿科常规药物治疗组30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X线检查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1.2.1.1 耳针 取穴:皮质下、阳性反应点、神门和病变相应穴位。辅穴:交感、肾上腺、肝、肾、心。针刺方法:应用26号1.5cm(1cm=0.33寸)毫针针刺,进针时,术者用左手拇食二指固定耳郭,中指托着针刺部的耳背,这样既可掌握针刺的深度,又可减轻针刺的疼痛。然后用拇食中三指持针,进针方法可分速刺法和慢刺法。刺激强度和手法视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耐受疼痛等综合决定。针刺深度根据患者耳郭局部的厚薄而灵活掌握,一般刺入皮肤 2~3 分即可。刺入耳郭后,若局部无针感,应调整针尖方向,要求得气为度。留针时间一般为 20~30min。起针时,左手托住耳背,右手起针,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眼,以免出血。每日1次,左右两耳交替,5 次为1个疗程,休息2日,进行下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2.1.2 穴位注射 选用关节疼痛部位阿是穴,用5ml一次性注射器取2%利多卡因注射液2~4ml刺入穴位约1寸,有酸胀感后回抽无血,注入药液,可向肿痛部位多个方向推注,每个方向0.5~1ml,每次选择一至两个疼痛关节注射,疼痛关节交替使用,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注:治疗组是在风湿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耳针加穴位注射治疗。

1.2.2 对照组 只给予风湿科常规药物治疗(主要选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片50mg,每日2次或甲氨喋呤片10mg,每周1次),口服2周后观察疗效。

2 结果

2.1 效果评价方法 疼痛分级法[1],采用6级法对疼痛程度按0~5分评定:0分无痛;1分,轻痛,仅注意时出现;2分,疼痛,在不注意时不觉疼痛;3分,疼痛,正常活动不受限;4分,强痛,只能做简单事情,不能集中注意力;5分,极痛,不能做任何事情。由专职医生根据患者的表情、主诉和体格检查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定并做好记录。

2.3 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2组比较,<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治疗组治疗后炎性指标ESR和CRP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0.05,说明经过治疗,患者体内炎性指标有所控制,而对照组ESR和CRP下降不明显,前后比较无差异,>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ESR和CRP比较,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 1 2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s)

表 2 2组患者治疗前后ESR和CRP指标变化 (±s)

3 讨论

风湿性疼痛是因各种风湿病引起的以关节肿胀、疼痛及关节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风湿病引起的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以免疫抑制剂、抗炎止痛药治疗,但长期使用效果欠佳,且只能奏效片刻,并且副作用不可避免。

耳针多用于治疗一些疼痛性疾病。《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皆通于耳,五脏六腑及其它组织器官在耳部皮肤上有明显反应点,通过刺激反应可达到镇痛、镇静之效果。近几年的实验证明,耳针能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紊乱,协调大脑皮层、皮层下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故能镇痛、镇静。从现代解剖学看,耳廓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分布,躯体神经、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等在耳廓上相互吻合、重叠,形成神经丛。耳穴与整体间存在信息交换,当机体某部位发生疼痛时,通过全息反射,将信息传递到耳区,形成阳性反映点,通过刺激特定耳穴就可以达到镇痛的作用。临床上镇痛的穴位以阳性反应点、神门和皮质下为主,阳性反应点是耳穴镇痛的首选穴,也是镇痛的关键。神门和皮质下都能调节大脑皮质和皮质下植物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镇痛、镇静之效果,镇痛效果明显。而肾上腺具有抗风湿、抗过敏、抗休克、抗炎等作用,故取上述穴位为主,共奏抗炎镇痛、镇静作用。

利多卡因行穴位注射是神经阻滞疗法中的常用方法,神经阻滞疗法中的利多卡因等局麻药物是对神经系统有亲和性的麻醉药,它可以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使神经系统得到休息和调整,能保护神经系统。它又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可以阻断局部病变发出的疼痛信号。它与临床中封闭疗法有所不同。封闭疗法常用利多卡因、激素及维生素B6等合用注射痛点,此疗法中激素长期使用可能使患者形成依赖性,况且风湿性疼痛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注射治疗,故本研究只选用利多卡因行穴位注射。有研究表明,阿是穴穴位注射,可使药物沿经络直达病所,加快了药物吸收过程,减少了药物作用过程中不必要的消耗,起到调节和镇痛作用[2]。另外,穴位注射可通过注射针具对经穴的机械性刺激发挥针刺样作用,又可通过经穴注射局部给药,使药物发挥其特有的治疗作用[3]。

风湿性疼痛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疼痛。本组患者经耳针配合利多卡因阿是穴穴位注射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并且经治疗后ESR和CRP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说明耳针加穴位注射具有疏经通络、活血化瘀、镇痛消炎、释放组织胺的功效。本方法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发扬了中医治病的特色和优势,安全可靠,是风湿病引起疼痛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之一,值得推广运用。

[1] 宋绍亮,庞海波.风湿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6-35.

[2] 范刚启,陆斌.穴位注射疗法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针灸,2001,21(7): 437-438

[3] 刘祖舜,周爱玲,丁斐.腧穴对药物(化学刺激)的反应性[J].上海针灸杂志, 1996,15(5):33.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uricular Acupuncture and Point Injection in Rheumatoid Pain

Zuo Zheng Jiang Yunwu

(Yunnan Institute of TCM, Kunming, 650021,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the effective methods of treat rheumatoid pain.60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pain wered random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is used Rheumatism Dept routine therapy; 30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 is used auricular acupuncture and point injection with Rheumatism Dept routine therapy. Pain classification method to assess analgesic effect and observates the changes of ESR, c-reactive protein (CRP)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reduce pain degree is, two groups of comparisons,<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nflammatory index (ESR and CRP)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0.05,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decrease significantly,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0.05; After treatment, the ESR and CRP of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s significantly lower,<0.05.Auricular acupuncture and point injection in rheumatoid pain is better than only drug therapy, and have a good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function.

Rheumatoid pain; Auricular Acupuncture; Point injection therapy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7.027

1672-2779(2012)-07-0041-02

2012-01-15

(本文校对:王治华)

猜你喜欢
耳针风湿性风湿病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总干眼 看看风湿科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耳针联合八段锦锻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01例疗效观察
藏医风湿病护理概述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耳针结合化痔汤治疗内痔52例
美托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