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PBL教学法提高心内科临床实习效果

2012-05-26 01:34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心绞痛

李 颖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医学生的临床实习主要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是从学生到医生的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快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我们在传统的授课为基础的带教模式基础上,对北华大学校06级医疗本科学生在心内科的临床实习中采用PBL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分组与教学实施

全部40名学生随机分为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组(PBL组)和传统教学模式组(LBL组),每组20人,每组分为4个小组(每组5个人),PBL组:男7人,女13人,平均年龄22.4±0.4岁,基础课平均成绩78.5±4.2分,LBL组:男8人,女12人,平均年龄22.6±0.6岁,基础课平均成绩76.3±3.6分,两组学生基线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选择教学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副高职称以上的医生作为授课教师。

PBL组采用PBL教学法,以“设问—讨论—总结”三段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1)提出问题。结合临床工作,教师每周选一种疾病作为学习的主题,5个学生为1组,每个小组分配带教老师,学生参加疗区日常医疗工作的同时,重点关注“问题”相关病人;(2)自主学习。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理论知识主动认识“问题”,多途径(教材、期刊、网络资源等)收集、整理相关资料,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后形成小组观点;(3)集中讨论。每天由教师组织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每个学生均需报告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相讨论,最后进行小结。例如以“心绞痛”为主题进行学习。由于每个学生接触的病例不同,因而经过观察,将分别得到不同的结果,在集中讨论时相互交换认识,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看过的心绞痛特点都介绍一下,使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心绞痛的性质不仅仅是疼痛,还有闷、憋、烧灼、压榨、紧缩感等,学生讲述不完全的,如少见的表现为头痛、腹痛、下颌痛、手臂痛等心绞痛,由老师补充指导,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心绞痛的典型症状,也认识到心绞痛的表现多种多样。之后随着病人的临床演变、诊治过程每日逐一进行讨论,包括该主题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等;(4)总结。每周实习结束时由学生自己对“问题”给出答案,教师负责指导并补充,直至学生完全理解掌握该“问题”。最后指导每个学生就自己负责的病人进行总结式汇报,并对其学习成效进行考核评价。

LBL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样分组,以带教老师讲、学生听模式教学,除正常的上级医师查房外,没有小组集中讨论学习,每周学习结束进行相同的考核。

二、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和临床病例分析)和问卷调查。PBL组临床病例分析成绩与LBL组相比,P<0.05,有差异显著性意义。而理论知识成绩PBL组与LBL组相比,P>0.05,两组比较无差异显著性。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能力、沟通及临床思维、职业信心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见附表。

三、讨 论

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制定的医学毕业生“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反映出全球对医学生的高水准、高素质要求,它对医学生职业思想和敬业精神、伦理行为和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交流沟通能力、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获得、创造性思维等7个方面60种能力都提出了要求标准[1-2]。

PBL组的学生们在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能力、沟通及临床思维、职业信心方面均高于传统教学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orsw1969年首创的。此方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鼓励自主探究,鼓励争论,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3-5]。在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基本技能,有利于临床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应用中除了资源设施配备、财力支持等硬件设施外,在PBL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问题设计、效果评价诸多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特别是培训一批从事PBL教学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尤为重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将他们对教学的热情和敏锐的思维融入到PBL教学活动中,建立一支PBL教学的精英队伍。PBL与LBL教学模式优势互补是培养医学高等人才的有效途径评价一种教学模式[6]。

附表 PBL组与LBL组教学效果比较

[1]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3-28.

[2]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从梦想到现实[J].医学教育探索,2002,1(1):12-14.

[3]Rhemj.Problem-based learning:An introduct ion[J].The National Teaching&Learning Forum,1998,8(1):1.

[4]NewmanMJ.Problem-based learning:an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of the key features of the approach[J].J Vet Med Educ,2005,32(1):12-20.

[5]单天明,孙宝志.关于基于问题教学模式改善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6):90-93.

[6]徐 琳.PBL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09,10(7):38-39.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生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