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撰稿要则

2012-06-13 00:47
关键词:纪年文后阿拉伯数字

一、论文标题与作者姓名

1.文章标题一般不得超过20 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文内标题或小节的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与注号区别。

2.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

3.作者简介写于篇首页之下,内容依次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籍贯,单位及职称(研究生应注明学校、专业及年级),学位,研究方向。

二、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是对论文内容梗概简明、准确、完整记述的短文,应能客观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排除本学科领域中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价性文字,用第三人称,以200 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一般每篇3—8 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三、正文

1.中文 来稿文字应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少数古汉语、古籍研究和考据学研究可用繁体、异体、俗体字。引用古文献的稿件如引文中有繁体字者,应尽量改用简化字。

2.数字 文中公元纪年、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中华民国纪年、日本年号纪年、各种计数和计量、图表序号、表格内数字、注释的版次、页码、期刊的卷、期次等,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和中国清代以前(包括清代)的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均须加注公元纪年)、星期、古文献卷次、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应采用汉字。

3.图、表 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表格尽可能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应有表序和表题。

四、注释和参考文献

1.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置于正文右上角,注释排在当页页脚。

2.参考文献著录标准采用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的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标于所引文字的右上角,同一参考文献的不同页码在行文中同一序号之后标出。参考文献表置文后,各文献要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见下表:

类型 图书 会议录 汇编 报纸 期刊 学位文献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刊 联机网上数据库磁带数据库光盘图书磁盘软件网上期刊网上电子公告标志代码M C G N J D R S P DB/OL DB/MT M/CD CP/DK J/OL EB/OL

表著录格式示例详见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五、论文题名、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须用英文译出

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氏的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之间用连字符相连,姓、名不缩写。此部分放于参考文献之后。

六、其他要求

1.来稿除提交打印稿外还应提交电子稿(E-mail:xuebao962@163.com),一般不超过八千字。本刊有权压缩删改文章,作者如不同意删改请在稿末声明。

2.来稿在两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限于人力,来稿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猜你喜欢
纪年文后阿拉伯数字
本刊文后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
本刊文后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
《故太师铭石记》纪年小考
古代的“干支纪年法”
American Families
阿拉伯数字的用法
本刊文后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
找影子
稀里糊涂大纪年(下)
稀里糊涂大纪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