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破局:抱团与创新

2012-06-25 01:30刘玮
电器工业 2012年5期
关键词:电气企业

文/本刊记者 刘玮

四川汉舟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学建(左)

四川东方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原明

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总监聂在和

汉舟电气车间一景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1%,增速有所回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是稳定出口难度较大,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部分行业效益下滑,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存在等。”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一席总结陈词再次将众人的目光聚焦于困境中挣扎着的中小企业。

2008金融危机开始,中小企业生存压力骤增。2011宏观财政收紧,中小企业雪上加霜——在中国,占据着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最富有活力的部分,它们虽不掌握经济命脉,但与整个社会千丝万缕,所以它们不可或缺。作为浩大经济群中的微弱个体,单体的生死存亡总是悄无声息,但当一批又一批中小企业连绵倒下的时候,“狼”真的来了——

困境

“我们企业现在生存压力比较大,经营困难。”四川汉舟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学建眉头紧蹙,脸上挂着的笑容也有了几分勉强。

汉舟电气是一家主营40.5KV及以下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公司,坐落在四川德阳广汉经济开发区,距离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遗址只有几公里。进入会议室,雪白的墙上照例挂着纳税大户的牌子,汉舟电气创立于1993年,前身是四川电气成套设备厂。它是一家专业做开关柜的老厂子,历史悠久,客户好评率高,是当地很有名气的电器制造商。在大部委改革前,汉舟电气的生产资质由机械部与电力部联合审定认可。后来大部委改革,监管出现空白,行业发展陷入混乱。一夜之间,西南地区集中做开关柜的企业由原有的100多家变成了500多家,而且其中大部分并没有取得生产资质许可。“好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样。” 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总监聂在和也对此颇有微词,“后来就更乱了。不是专业的也来做。像我们隔壁的这家小厂子,老板是做房地产的,觉得开关柜有钱可以赚就聘了几个技术工人自己开工干活,反正每一个楼盘都装配电箱开关柜的,自产自销。”振中电气隶属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迄今约有30年历史,规模不大,但因为长久的行业积累与信誉保证,虽然现时艰难,但依靠稳定的客户源拿订单,依旧存活了下来。

不得不承认,正是行业监管丧失了强制力才导致了现今很多行业的发展乱象。资本总是谋求利润最大化,投资常常一拥而上,一时之间沙泥俱下,产品品质良莠不齐,市场需求旺盛时竞争矛盾并不突出,而一旦需求开始收缩,低价竞争便浮出水面,各种恶性案例层出不穷,极大扰乱了原本有序的市场秩序。“道理很简单,我们东西做得好,所以成本高。但投标都要压价的,越便宜越有竞争力,利润越来越薄,大家想想就很灰心。”当记者问及一起投标的低价产品是否拥有3C认证的时候,郑学建说道,“有的。但3C是针对产品的强制认证,并不面向企业,所以 ”他稍顿了一下,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跟你们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们有一次去做认证,就在现场发现了一个我们汉舟的产品,原来是别的企业来买我们的产品专门用来做认证,标签什么的都打磨掉,搞得我们哭笑不得。”郑学建对此彷佛见惯不惯,但当时当地是否也能如此云淡风轻?这显然不是单独的个例,3C强制认证的问题由来已久,除积弊难查之外,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检验系统专业性差,执行不规范。“同样一个开关柜,行家一看便知道问题所在,但现在做认证的工作人员很多不是专业出身,所以遇到一些问题也难沟通。”

早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就注重培养专业化干部队伍,当时很多部委都提出要脚踏实地搞调研,贴近群众出政策。自工信部成立以来,大工业发展再次纳入国家监管轨道,但再细分之下却没有了直接对应的主管部门。因为政府无法针对行业特点进行分类监管,所以才蘖生了很多钻国家空子的企业,出现了一些行业蜂拥而上的混乱局面。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行家管行业?四川省电工行业协会秘书长、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副院长王健很乐观。在过去十年,政府负担了过重的经济管理职能,2012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了70多次改革,下一步该是行业协会发挥作用的时刻了。行业协会成立的初衷便是协助政府协调行业管理,反应企业诉求,稳定市场秩序。在市场经济高度成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行业协会一直发挥着弥补市场与政府失灵的功能,拥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未来的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中国行业协会发展也将顺应时代所需,焕发出更多的能量。

除了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生产要素的涨价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已经成为行业利润下滑的首要原因。郑学建为我们算了一笔账:“如今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已经远超发达国家。举例来说,香港人每个月拿6万港币的薪水,却能制造出20万港币的利润,而我们这里拿3千块钱的工资,只有4千块钱的贡献,人才的投入与产出比例太低了。”在郑学建看来,劳动力技术水平的限制,加之民营企业管理经验的不足是造成大陆劳动力素质低下的主要原因。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规定,各省市最低工资纷纷上调,这带给企业的压力不言而喻,但最让聂在和头疼的是,要留住一个成熟的技术工人现在要花费的成本比十年前高多了。“因为振中电气比较专业,我们培养的成熟工人常常会被其他企业看中挖走,我们也就相应要涨工资的,别家给多高我们也就得涨多高。”只用单纯的企业文化去感召人的时代已经终结了,大家都变得务实起来。而当下物价尤其是生产资料都在“拼命的涨”,再加上名目繁多的社会责任费用,中小企业对自身的处境用四个字来形容——“苦不堪言”。他们认为,负担社会责任本来确乎责无旁贷,但是面对占据社会优势地位、财大气粗的央企、国企们,心里却总会有些龃龉。本该是同一市场环境下地位平等的经济体,他们承担了相同甚至更多的义务却没有到享受与国字头大企业相同的权利,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不公平的存在?也许这才是值得政府决策部门深思的地方。

融资难问题更是积重难返,对一些资金密集型企业而言,财务成本高企已经成为达摩利斯之剑,随时随刻有斩下的危险。四川东方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原明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生产资金极度紧缺,贷款获得成本很高,又有应收账款的问题,形势不乐观。”东方变压器是四川省内著名的电力变压器生产企业,跟闻名天下的富顺豆花、新桥枇杷一样同列自贡的名产。有钱才能开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贷款的问题往上面反映了很多次,甚至有地方政府出面疏通也未见成效。因为额度限制在总行手中,地方银行没有办法。至于其他的途径,“要把全部厂房抵押了才给一点额度,利率又那么高 ”贾原明只好摇头。在此之前,温州的金融改革在国务院的直接介入下,一举一动牵动人心。虽然事前有很多人提出各种各样的质疑,但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已经到了十分紧迫的时刻了,不能不解。更糟的是,在举国上下一片下调GDP增速的呼喊中,中小企业最艰难的时刻好像还没有到来。

抱团

郑学建说:“中国的中小企业是最能吃苦的,哪怕只有一线生机我们也会挣扎着活下去。”一语中的。

中国经济正是秉承这样的精神进入了高速发展轨道,以傲然腾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坐以待毙四个字从来不是中国中小企业悬于头顶的标签。在被强力挤压的生存空间下,在无数次挣扎与探索之后,中国中小企业再次通过智慧与实践找到了破局之道——

兴建汉舟产业园的构想是郑学建率先提出来的。“我们一个企业的力量是微弱的,大家团结起来不就强大了么?”团结起来有力量!这是六十年前在中国大地上绚烂燃烧的口号,至今依旧绽放着耀眼的光彩。“汉舟电气产业园将围绕电气技术、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技术着力打造一个特色电气产业集群园区,未来致力于发电、输变电、配电及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发展,形成以电气总部经济为主体的新型产业模式。”郑学建预计未来入园的企业将有40余家,园区占地800余亩,项目建设预计投资12.6亿元,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35亿元,税收2.5亿元,利润3.5亿元,解决地方就业2000余人。“800亩地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土地出让金不高,这是我们很感激的事情。”不能否认,中小企业能够在困境中存生,地方政府的鼎力扶持功不可没。这也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迷局,一方面不希望行政干预过多,另一方面却又热切期待政策补贴。也许只有随着市场经济的慢慢完善,这种矛盾才会得到解决。

谈起产业园的未来,郑学建充满信心,“我们的宗旨就是企业抱团来资源共享。首先把我们整条产业链的上下游联合起来,愿意加盟的企业过来我们都可以坐下慢慢谈,财务是独立核算,这算一个先决条件。其实我们做的事就是要提供一个现代化的服务平台,达到资源共享合理分配。举例来说,我们企业联合采购,原材料成本会降低很多,同时运输包装成本也能够节约下来,还有人力资源整合,原来一个公司只有10个销售员,现在整个园区有了200个销售员,在企业授权范围内销售员开展的业务面广了自然有利于我们的产品共同打开市场。如果机会再成熟一点我们还想在园区里提供一个内部的金融服务平台,将大家账面资金盘活起来,一个企业200万,也许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十个企业二十个企业不就有更多资金了么?而且大家内部无欠款,这就解决了应收账款这个大问题。如果一切发展顺利,我们汉舟产业园还可以承接交钥匙工程的订单来做,一方面为客户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我们也拓展了服务领域,一举两得。” 目前产业园建设已初见雏形,郑学建也与十多家企业签订了入园合同,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如此美好壮阔的宏伟蓝图,真正要实现起来恐怕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如何协调园区内企业管理是大问题,在共同利益驱动下团结起来的企业们究竟能够在合作联盟的前提下走多远,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中国,已经有着许多像汉舟产业园一样的经济区在如火如荼建设着,面对着资源垄断的央企以及来势汹汹的外企,在这风雨如晦的时刻,中小企业抱团取暖既是形势所迫,亦是灵活出击,以生存为第一要务,继续前行。

创新

而困境之中,无论抱团与否,以创新为导向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坐落在成都双流一隅的佳灵电气就是个典型案例,它在总裁吴加林的带领下将“创新”贯彻得很彻底。佳灵电气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变频器制造商,吴加林更被誉为“变频器之父”,拥有三十多项发明专利,是国家火炬计划及多项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的负责人,赫赫扬扬。如今的佳灵电气之所以保持着傲视群雄的利润率,全在于技术创新的力量。在佳灵,技术人员所占比例高达90%,是严格意义上的技术密集企业。按照吴加林的说法,佳灵电气如今的订单一直处于“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状态,因为技术含量高,成本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对产品没有过多的影响,做出一台机子就赚一笔大钱,所以对佳灵而言,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而在当今时代,所谓的创新也已经不仅仅指代技术创新这么单一的概念,延伸产业链,拓展业务范围,开拓国际市场等等都是创新。毕竟,闭着眼睛都能数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为了存活,大家无不绞尽脑汁。聂在和第一次尝试研发新能源应用产品时也不会料到这些小型应用型的新能源产品会有那么好的销路。振中出品的便携式光伏电源、小型光伏发电机、光伏交通灯、光伏庭院灯、光伏灭虫灯都拥有着大批次的订单,“我们也没有想做太大的东西,原本就是觉得大家用起来方便就好,像我们这款便携式光伏电源家里常备着急用,野外出游都很合适,推出之后市场反馈非常好,订单很充裕。”现在聂在和已经在名片上正式标注了振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头衔,如今政策利好,无论是节能减排还是新兴战略性产业扶持,包括国家对能源政策的重视,都令初次涉水的聂在和感到兴奋,而且今年以来多晶硅的价格又降了不少,利润随之又高了几分,新能源的开发应用或许会给振中带来另一番广阔天地。与振中电器不同,东方变压器在南亚市场开辟了新天地,以国家大力推动东盟贸易自由区发展为契机,东方变压器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走出去”战略颇见成效。贾原明很兴奋,早先只关注国内市场了,变压器这几年确实不景气,国家电网投中标限制又多,没想到国外还有这么一大片未开拓的市场。中国制造在南亚口碑不错,关键是相比欧美日,中国制造价格有优势,技术也领先,用户愿意认可。东方变压器打算针对南亚市场进行密集的信息采集,这要消耗不少人力财力,但为了企业进一步“走出去”,一切都值得。“对变压器来说,节能环保尤其是大趋势,我们做好这一点就保持住了技术领先。”贾原明补充道,“当然国内市场是根本,下一步四川省推行农网改造新农村建设,得把握住机会。”像所有逆境前行的人一样,他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现在,没有人质疑中小企业已经进入艰难时刻,但究竟哪些企业能走出却还是一个谜。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机遇与风险总是并存,这当然不是最坏的时代。只要活着,就有改变的可能。但对于政府、行业协会而言,能做的工作显然还有很多,在市场失去自主调节功效的时刻,当不完全竞争成为常态——该是他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猜你喜欢
电气企业
八方电气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