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 进中求快—新疆油田公司争当建设“新疆大庆”主力军

2012-07-02 05:37刘宪广徐麾飞韩先淮
中国石油企业 2012年8期
关键词:水平井勘探油田

□ 文/本刊记者 刘宪广 特约记者 徐麾飞 韩先淮

新疆油田抽油机群。仝江 东方IC/供图

新疆的7月,骄阳似火,不时飘来的细雨却让克拉玛依人恍若身处江南。回望上半年足迹,累累硕果更让新疆油田人信心满怀。

与去年同期相比,新疆油田公司石油地质预测储量增加2600万吨,原油产量增加12.3万吨,钻井进尺增长17.29万米;新建原油生产能力增长41.9万吨……

2012年,新疆油田公司乘建设“新疆大庆”的东风,突出战略规划,夯实资源掌控,加快方式转变,突出精细管理,着力提升发展能力,“稳中求进、进中求快”,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从吉木萨尔致密油、玛湖凹陷地层岩性、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取得重要进展,到莫索湾凸起侏罗系见到好苗头;从多井多层获得工业油气流,到部分落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全年探明储量任务的完成已赢得主动。

勘探“出击” 突出资源掌控

2012年3月4日,南方已芬芳吐艳,西北沙漠腹地百里油区的冬雪还未消融,C1805井在侏罗系三工河组喜获日产油气133吨(当量)的消息,犹如一声春雷炸响。随后,滚动勘探捷报频传,车358井和吉103井均获高产油流。

2012年,是新疆油田公司加快油气勘探开发的启动之年,“突出资源掌控、提升发展能力”是工作部署的重点。

“建设‘新疆大庆’新疆油田责无旁贷”,新疆油田公司总经理陈新发说,石油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依靠储量。而做好储量工作,一切要围绕发现,因为就目前来说,发现就是硬道理。

2011年,新疆油田新增石油探明储量创造了27年来最高纪录,但公司管理层清醒认识到:新疆油田目前面临的勘探对象日趋复杂,“低、深、隐、难”的特点更加明显,有些地区有点的突破但没形成面,有的地区形成了面可又不能有效开发,地面施工条件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思路的转变、技术与人才的储备上还有差距,必须加大攻关,积极应对,要大胆创新,打破思想禁锢,敢于超越前人。

为此,新疆油田2012年在石油预探与天然气勘探上,以“四个推进”为指导思想部署工作。

这“四个推进”是指:推进富烃区带勘探,夯实效益储量基础;推进三新领域探索,寻求规模储量发现;推进先进技术应用,提升潜在资源品位;推进北疆海相准备,谋划后备勘探领域。

针对致密油,新疆油田制定了“整体部署、分步实施、专层专探”的勘探总体原则,以“一井一计、一层一策”为工程设计实施的总体要求,确立了“研究与工艺并重,注重整体,以规模储量为目标”的勘探策略和“直井控面、水平井增产”的勘探思路,强化组织,科学决策。

在富油凹陷环带上,加强有效储层的识别与改造研究,玛湖凹陷东、西斜坡砾岩油藏勘探获得稳产工业油流,展现了亿吨级场面。

截止6月底,已落实探井43口,落实探井进尺15万米,分别占年度计划的74%、72%;已落实二维地震2420千米,落实三维地震1116平方千米,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07%、74%;初步落实石油控制储量6200万吨,区块5个。

今年上半年,新疆油田进攻性评价在八个领域获得新发现,不仅使今年7000万吨的新增探明储量的完成得到了保障,还为2013年准备了1亿吨探明储量的可靠目标,为油气产量实现规模增长打下了资源基础。

科技“亮剑” 助推开发上产

进入“十二五”后,新疆油田开发工作开始面临三大变化——老区大多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阶段;稠油、超稠油产能占比逐年上升;待开发对象日益多元化、复杂化。

为积极应战,实现精细开发,夯实稳产基础,新疆油田提出,要将扎实推进“大科技”工程作为重中之重。

围绕“注够水、注好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新疆油田将开发基础年活动常态化,以注水专项治理为重点,加大水井更新、分注、提级、检管等工作力度,强化水质管理,全方位统筹从地下、井筒到地面的综合研究、工艺技术、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等工作,建立了3大类16亚类油藏分类标准,实现了精细、有效注水。水质达标率明显提升,油田主要开发指标和注水指标均达到近10年最好水平。

积极推进产能建设步伐。新疆油田针对今年产能建设呈现出的区块多、小规模的多、调整管理难度大、老区剩余油分布复杂、认识难度大、实施风险大,跟踪难度大等特点,他们加强现场跟踪,优化方案实施,及时调整了10个区块的钻井部署,开展了多学科精细油藏研究,深化区块、储层、砂体地质再认识。他们开展了八区乌尔禾组油藏四次加密井的水淹层解释及识别,投产避射水淹层,控制压裂改造规模,避免油井高含水;加强陆9呼图壁河组薄层边底水油层水平井的轨迹控制,形成严谨的地质导向管理模式,以保证水平井的钻井成功率。

持续开展了水平井攻关试验,不断拓展水平井应用领域。到2012年6月底,水平井井数达到1151口,累计建产能300.3万吨,用5.1%的井数完成了11.2%的原油产量,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已经成熟。

截止6月底,公司共完钻新井1007口,投产油井471口,建成产能41.9万吨。

数字“动脑” 打造智能油田

2010年,在与全球知名的跨国IT企业IBM公司共同联手下,新疆油田公司完成了智能新疆油田建设规划编制,在全球首次提出了智能油田概念,完成了智能油田的定义和新疆油田智能化建设规划编制,描绘出新疆油田智能化建设的蓝图。

按照规划中对智能油田的定义,智能油田就是在数字油田的基础上,借助业务模型和专家系统,全面感知油田动态,自动操控油田活动,预测油田变化趋势,持续优化油田管理,虚拟专家辅助油田决策,用计算机系统智能地管理油田。

克拉玛依作为新疆建设“四大基地”、打通一条“通道”的核心区域,在发展信息产业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克拉玛依人在艰苦奋斗中铸就了敢为人先、锲而不舍、追求一流的品格,而新疆油田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又提供了技术积淀和人才积累。

2008年,新疆油田公司经过近10年的努力,在国内率先建成了数字油田。

2010年,又在全球首次提出了智能油田概念。

如今,只要轻点鼠标,就能随时了解油气水井的运行状况,查阅几十年生产过程中的油田生产数据和油水井档案资料。数字油田让新疆油田公司实现了在计算机上管理和研究油田。

然而,在油田数字化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推进油田信息化与工业化生产的深度融合,促进油田高效管理与快速发展呢?

在2009年职代会上,总经理陈新发提出了“建设智能化新疆油田”的新目标。“数字油田的重点是数字化,实现要什么就能从计算机里得到什么。智能油田的重点是智能化,实现在数据基础上的分析和决策,做到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就能做到什么。”陈新发说,今后要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挖掘数字的最大价值,高效管理油田。

这是从数字“说话”到数字“动脑”的转变。

按照“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的总体部署,新疆油田从2010年开始启动智能化油田建设,完成智能化油田建设规划;计划用10年时间,在油田充分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覆盖油田各业务领域的知识库和分析决策模型,为油田管理和决策提供智能化辅助手段,实现数据知识共享化、科研工作协同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应用一体化、生产指挥可视化、分析决策科学化,依靠计算机管理和研究油田,于2020年建成全球首个智能化油田。

目前,智能新疆油田建设已经完成深化设计,编制了一系列智能油田实施项目建设方案单行本,提出了智能油田建设工程评价体系,启动了单井问题诊断与优化系统的项目实施,完成了油气管网智能运行调节系统、智能物资仓储管理系统、随钻跟踪辅助研究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今年8月,“第二届信息化创新克拉玛依国际学术论坛”将在克拉玛依市举办。届时,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将齐聚一堂,对智慧城市和智能油田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对信息产业发展进行广泛交流,这必将进一步推动新疆油田的智能化建设和克拉玛依信息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水平井勘探油田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油田工人
勘探石油
煤层气新型“L”型水平井精确连通技术研究
立秋
浅析测绘在煤矿勘探中的应用
浅论水平井压裂酸化技术的改造
光泽or油光?向夏日“大油田”say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