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初探

2012-07-02 05:37陈军斌刘易非孙燕波
中国石油企业 2012年8期
关键词:办学校企石油

□ 文/陈军斌 刘易非 孙燕波

兆金/供图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其中,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来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关键和必经之路。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在长期建设的过程中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密切合作,先后开展了多期“订单式”培养、“国际化”人才和“海洋石油工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办学工作的开展对于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与“卓越计划”和《教育规划纲要》对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以往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加强石油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工作的策略,进一步推进各项综合改革。

深化石油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培养企业所需要的综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提高就业率。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企业对石油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在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尽快改革以书本理论知识为本、灌输式的纯粹课堂教育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办学,积极引入各种能培养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方式,使得石油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出适合我国石油工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学校为企业培养急需的综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增加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学校赢得声誉和生源。

有利于为石油企业发展输送适用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石油企业对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视源于市场的竞争和生存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外国大公司进入中国后,由于石油行业的资源依赖性,许多石油企业要面临世界石油企业的巨大冲击,如何生存并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石油工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加强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通过市场招聘获得的人才,往往不能马上适应岗位的需要,用人单位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来培训,这不利于石油企业的发展。如果石油企业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投资教育,向高校提出企业所需的人才要求,高校则可有针对性地更新、拓宽所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企业可以与学校签订应届毕业生定向就业协议,每年从学校获得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有利于合理整合利用校企资源,降低教育成本。校企合作,可以在办学设施、训练场馆等方面弥补学校独立办学的不足,石油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现场学习基地,同时还能提供既懂理论又有丰富现场工程经验的兼职指导教师。同时,石油企业可借助高校人才、图书资源集中的优势,推动新技术的应用,解决员工技能培训等实际问题,使双方都能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达到降低教育(培训)成本的目的。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为双方创造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石油工程专业开展校企联合办学面临的问题

没有有力的政策和法规支持,校企合作缺乏依据和潜力。目前,我国校企双方的合作一般由双方协商决定,政府和其他行业协会参与很少。在法律层面上没有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对校企合作中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的充分协调。

没有足够的利益驱动,石油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积极性。学校和石油企业是两个具有不同目标的机构,学校以育人为目标,追求社会效益,而企业则以赢利为目标,追求经济效益。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如果政府不能给予合作办学的企业在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学校也不能给予企业职工在岗位培训、子女升学等方面的优惠待遇,企业就很难充分发挥其在合作办学中的积极性。

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校企合作方案难以推进。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环境都呈现出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特色,无论是师资还是教学方法以及管理方法,学校都习惯了这种封闭式的运作方式。如果要推行校企联合办学,学校就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培育新型的教学环境和管理模式,这必然会增加高校的经营成本,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

石油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推进策略

(一)积极制定推动校企合作的各项法规和政策

要尽快完善我国校企合作办学的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校、企业或科研机构各方在实施联合办学中的责任与义务。政府要做好合作的“推动者、利益的协调者、过程的监督者、成果的评估者”等角色。

(二)尽快提高认识,与企业协商拟订校企“双赢”的激励方案

在改革经费来源上,学校可以积极争取各种教育基金或地方政府的支持,将校企合作提升到学校首要发展计划的高度。学校在校企合作中要积极主动和企业沟通,使其充分认识到参加校企合作对企业所带来的种种益处。同时,学校还要充分利用优秀毕业生及良好的科研合作经历,争取成为企业优先选择的校企合作伙伴。在合作模式上,学校可以采用让企业参股或与其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进行,对企业的投入予以一定的经济利益补偿,增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三)优选合作企业共同制订和实施企业培养方案

要主动与油田企业沟通,宣讲国家实施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遵循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校企双方“平等、互利、互信”的合作关系。要认真梳理以往我们在与油田企业合作过程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择优选择合作企业。要共同制订和实施企业培养方案,使学生有机会参与项目设计与研发。要注重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按照石油行业的工程问题、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要积极开展石油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提升学生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四)积极培育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要引导教师强化工程教育理念。帮助教师树立工程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已有的中青年教师定期去油田脱产锻炼制度,不断强化工程实践能力。改革专业教师评聘和考核制度,将专业教师的职务晋升与工程经历挂钩。

要进一步完善从石油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制度。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到学校任教;同时聘请国内外一流的高级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参与并指导学术研究团队和教学改革团队的建设。

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加强教师的对外交流与培训;充分利用国家“千人计划”、陕西省“百人计划”、陕西省“三秦学者”高层次人才平台,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努力改善现有师资队伍结构,拓展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进一步提升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以及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研究能力,以科研促教学。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奇妙的石油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