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口述历史

2012-07-04 03:08讲述陈墨黎煜
电影 2012年4期
关键词:吴迪电影史采访者

讲述/陈墨、黎煜

整理/胡龙华

新书发布会

1995年,电影史专家陆弘石先生对著名导演、剧作家张俊祥先生做口述历史采访,总共只持续了7分钟。张先生最后说,“你们做得太晚了……”这句话一直启发着中国电影资料馆的专家,作为电影档案人,他们深知,中国电影的文化遗产不仅包括电影胶片、电影海报、电影建筑、电影设备、电影文献,也应该包括活生生的老电影人,以及他们讲述出来的鲜活历史。基于此,陈墨、吴迪、皇甫宜川等研究员建议,开展“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项目”。谏言得到傅红星、饶曙光、张建勇等领导果敢推进,获得广电总局的政策支持与电影频道的资金资助。

2007年底冬季的一天,研究员吴迪,摄像李镇,在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个摄影棚,采访了导演严寄洲。这位曾经执导《英雄虎胆》、《哥俩好》、《野火春风斗古城》的老战士,那年90岁高龄。采访虽然只持续了2个小时,却拉开“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的序幕。

项目开始的时候,他们学习了哥伦比亚大学唐德刚教授的口述历史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也学习了美国唐纳德·里奇的《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和牛津大学的毕晓普关于口述历史的对话,包括国内吉林大学杨祥银的《与历史对话: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采访组摸索到了适合他们的方法。到了2009年,采访组就有了自己的目标和规范。

具体来说,“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要完成两个目标,也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是除了电影创作方面即编导演这一块人的历史要做,他们还深入到了电影行业的方方面面,包括电影资料馆、器材公司、发行公司、放映公司,一直到放映队,还包括了电影出版、电影教育、电影理论翻译、电影理论批评、电影史家,和电影厂的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这种覆盖面,是前所未有的。第二,口述历史是真正的人民史,不仅仅再是头头脑脑的历史,他们还会采访很多普通的员工,像陕西省女子放映队的队员,这些老太太在1950年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子放映队员。中国电影理论大家李少白先生对该项目的评价是,“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项目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处于太平年代的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为后人留下更多的历史资料,以供其研究、镜鉴。”

1-吴迪采访严寄洲导演

2-张震钦采访于蓝

3-张锦采访祖述志

4-黎煜采访陈光忠

5-吴迪采访郭维

6-陈墨采访胡健

项目开展之初,选择的采访对象,原则上是80岁以上的电影人,因为这一代人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历了解放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他们的经历是空前绝后的,也是不可复制的,并且身体状况多数不是很好。但最后也采了一些80岁以下的受访者,比如中影公司的前老总胡健,当了解到他的身体不太好时,陈墨老师就决定提前采访。果然,在采访后一个月,胡健老先生就离开了。此外,采访组还采访了第一代电影人的子女,比如何非光先生的后代,何菲光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演员,40年代著名的导演,抗战时期总共十几部电影,他一个人就导演了4、5部,现在他去世了,后来了解到他的家人要来北京,采访组对他的子女做了一次采访。

面对采访对象,采访组要分四步:第一步是联系采访对象。第二步是对采访对象进行预访,采访者在做一定的功课后,不带任何设备去预访,目的是让采访者熟悉受访对象的身体情况、心理特点、表达方式等,并对这些做一个评估,同时也让受访对象熟悉采访者。第三步就是根据预防的结果写出采访提纲征求意见稿,然后将意见稿发给受访者,看看有哪些错,哪些漏,哪些重点还没有把握,或者是哪些疼点不该提,最终确立最后的访谈提纲。第四步才是最后的采访,通过采访打开受访者的记忆,让记忆“复活”。

对所有采访者来说,规范是第一步的,最关键的是对受访者的尊重。为此,“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项目组请律师起草了一套文件,包括受访人和资料馆之间的授权书。这类的授权书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全开放式的,受访者对他受访的内容没有任何的限制,另一个是封闭式的,主要是考虑到受访者的个人私密、人事关系和政治表态,为了保护他们的权利,也让他们在受访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因此,受访者有权去规定你所谈的内容何时发表,哪一部分可以公开,所有的文本要不要亲自过目等等细节。还有采访人和资料馆之间的职业道德协议书,主要是对采访人有一个保密的约束。

项目简介:

对于中国电影资料馆来说,“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项目无疑是其当下的大事件。“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项目从2007年底启动至今已完成第一期工程,目前二期工程正全面展开。其中,已完成的第一期工程历时3年多,对京、沪、港、长春等地的207位电影界老人进行了1949.5个小时录像录音访谈,结集为《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10卷本出版,已有《海上影踪:上海卷》、《长春影事:东北卷》、《影业春秋:事业卷》、《银海浮槎:学人卷》等4卷出版,《申江漫影:上海卷》、《长影大业:东北卷》、《京华影迹:北京卷》、《时代影志:新闻纪录卷》、《南国影话:港粤台卷》、《银幕心曲:音乐卷》将在近期出版。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以中国电影资料馆理论研究室为主体的专家和老师辛勤付出,一边学习口述历史的方法,一边探索对中国电影人做口述历史最佳的方式,以一套系统、规范和行之有效的技术标准,完成了一项庞大的综合工程。中国电影史专家李道新先生曾说,“此项目力图打破主流电影史的框架,尽量涵盖了中国电影史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各种人和事,不仅拓展了话题领域,而且扩充了资料文献,还在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践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猜你喜欢
吴迪电影史采访者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茁壮生长》:阿里安娜·赫芬顿的成功人生学
从印度歌舞电影看中国歌舞电影创作
高中历史教材中“电影史”专题比较研究
从法国电影史的发展看“作家电影”流派的意义与影响
电影史研究 主持人寄语
新闻采访中提问的技巧
“不加班的工作”
西尔莎·罗南:爱尔兰精灵初长成
心是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