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防疫信息平台建设与探索

2012-07-07 09:17徐继鹏天津市武清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2年20期
关键词:武清区检疫畜禽

文│徐继鹏(天津市武清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建文(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通过近三年的调整与使用,天津市武清区已基本形成了操作简单、信息共享、监督便捷的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化管理体系,在畜禽养殖和疫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应用于畜禽防疫与监督管理已成为畜牧行业的发展趋势。畜禽防疫信息化平台是指通过引进各种专业数据管理模块,建立畜禽防疫基本数据库,实行数字化管理,实现畜禽防疫的可追溯性,建立起畜禽防疫监督、管理信息数据平台。天津市武清区为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和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于2008年7月开始,投资700万元筹建了畜禽养殖防疫信息平台。该平台以动物养殖、防疫档案等基础信息管理为核心,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将养殖、防疫、监测、管理等工作纳入到畜禽防疫信息平台当中,实现动物防检疫工作各环节信息的即时传输、汇总和管理,可以全面分析、及时查找防疫漏洞和薄弱环节,预测评估疫情发生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提前采取防控措施,有效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和蔓延。通过近三年的调整与使用,武清区已基本形成了操作简单、信息共享、监督便捷的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化管理体系,在畜禽养殖和疫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信息平台建设基本情况

1.畜禽养殖防疫信息平台网络结构。武清区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平台包括1个中心养殖门户网和奶牛综合服务、动物疫病防控、鲜奶质量监管追溯等3个系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网络构架呈放射状,由终端乡镇站、村级防疫员等各类基础数据集合为中心电子数字信息库,平台智能化整理分析和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基本结构由下列五部分组成:一是用户层,包括区疫控中心、乡镇兽医站电脑操作员等全部采用浏览器操作界面;二是功能层,信息业务平台包括防疫员管理、防疫、中心实验室、生产统计、防疫汇总、全区养殖存栏量汇总等信息管理系统;三是中间层,提供各种通用服务,如信息交换、辅助技术、动态表单等;四是数据层,包括养殖、免疫、疫病监测、防疫汇总数据等;五是基础层,提供最基本的系统运行环境,包括硬件平台、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等。随着信息平台网络构架的建设与完善,现全区31个乡镇兽医站全部联入平台,建成了系统的养殖档案、防疫档案、监测档案等电子数字信息库,见图1。

图1 武清区畜禽养殖防疫信息平台网络结构示意图

2.畜禽养殖防疫信息平台功能构建。信息平台的核心在于功能层构建,根据平台建设目的共设置防疫登记信息(包括防疫和防疫汇总)、检疫登记信息、中心实验室、生产统计和防疫员管理等五个信息管理系统(图2)。

(1)防疫系统。防疫系统的建设包括畜禽养殖、耳标领取、消毒药领取、疫病流行调查子系统等。防疫系统中各项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基础信息的支持。动物疫病防控的相关信息不仅包括地理空间背景信息,还包括环境信息、畜禽信息、防疫信息、可追溯体系信息等。建立安全、可靠、先进、合理的信息采集和传输体系,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能够为指挥部门和参与指挥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和分析手段,能及时、有效地调集各种资源,完成防控工作,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图2 武清区畜禽养殖防疫信息平台功能构架示意图

(2)防疫汇总系统。防疫汇总系统的建设包括家禽养殖和重大疫病免疫情况汇总、疫苗库存月报等子系统。生产统计、防疫汇总动态统计数据与重大动物疫情预测预警系统相关联,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动物防控关键点连接起来,建立疫情监测和预警数据库,实现了对动物疫情风险的及时掌握、科学评估、早期预警、高效处置。

(3)检疫系统。检疫系统的建设包括动物检疫档案、屠宰情况、产品产地检疫出证等子系统。检疫系统中各功能的实现,改变了传统的动物防疫与畜产品质量监控方式,构建了动物防疫与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监控和可追溯体系,实现了全区动物防疫各个环节与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

(4)中心实验室系统。中心实验室系统的建设包括疫苗库存及发放、疫病疫苗领取、疫苗订货到货使用汇总、疫病监测子系统。中心实验室信息管理,管理动物疫病的普查和定期监测信息,采用有效数据分析技术,为疫情早期预警提供技术手段,并对相关疫情参数进行整合、分析和判断,建立诊断和预测模型,对易造成疫病爆发、流行或重大危害的分布状态及危险因素进行早期报告。监测、监控与预警系统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一旦发现疫情,对传染个体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和取样分析,防止病情扩散,在全面分析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发出预警信号,及时进行相关准备和应对,防患于未然。

(5)生产统计系统。生产统计系统的建设包括生产月报、月报统计、生产季报子系统。

(6)防疫员管理系统。此系统登录并查询村级防疫员包村情况,包括村级防疫员姓名、所包乡镇名称和村名。便于细化各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内容,层层落实责任制,使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信息平台建设的保障措施

在武清区畜禽养殖防疫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先进的技术支撑是基础,科学的管理和坚强的保障措施是平台成功建设和顺利运行的必备条件。

1.领导高度重视,财政大力支持。武清区领导对信息平台筹建和运行工作高度重视,从政策、资金、人员、机构、机制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60万元用于支持信息平台维护工作,同时,建立防病毒体制和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用机制度,使用可靠度高、正规的防病毒软件产品。通过增强身份标识与验证、细化访问控制等方面措施增强对应用系统的安全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系统合理使用和安全运行。

2.加强技术培训,强化队伍建设。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万元用于村级防疫员和电脑操作员系统知识培训。采取集中面授、局网演示等方式,重点讲解数据库基本应用技能、统计数据收集及上传要求、日常维护注意事项和技术支持措施,为全区养殖防疫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3.加强系统管理,数据准确真实。全区有29个乡镇街,741个行政村,村级动物防疫员182人,由区畜牧兽医局统一发放每人每年1.98万元防疫经费,保证每名村级防疫员承包完成3~5个自然村防检疫工作。免疫工作积极推行月免疫日制度,将每名村级防疫员所包村及免疫日公布在信息平台上,做到家喻户晓。村级防疫员对所包村实行每村每月两天免疫日的工作方式,保证所负责片区内应免尽免,不留死角,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并认真、细致填写各项档案和《村级防疫员工作记录手册》,由养殖场户签字确认后,作为防疫信息的第一手资料交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再由各基层畜牧水产站指定的信息管理员每周将防疫信息及时登记到养殖业信息平台上,对每一位电脑操作员统一发放每人每月100元补助经费,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最后由区畜牧兽医局派专人每周对信息进行督导检查。上述措施为信息平台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武清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提高。

4.加大督导考核,解决实际问题。区畜牧兽医局由局主管领导带队,不定期的深入到基层兽医站对防控工作进行督察与指导,重点对兽医站养殖防疫档案、养殖户、大型养殖场免疫卡和监管记录进行详细检查,及时解决防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另外还建立了较完善的管理和考核奖励制度,专门出台了《动物防检疫考核办法》,制定了800分防检疫考核细则,每季度严格考核一次,对各项工作进行考核打分。对存在的问题下发督办书,限期整改。联查结束后,下发督察简报,将情况向全区通报。年底按照考核汇总情况对优秀乡镇站进行奖励。

5.畜禽养殖防疫信息平台的应用。信息平台的搭建和应用,使全区养殖防疫信息得到高度共享,养殖生产、管理和监控实现了数字化、可追溯化表达,养殖管理工作也由传统的经验管理向定量分析、专家指导、数字管理转变。一是可以全面了解全区养殖信息。养殖档案电子信息库收录了全区所有乡镇、村街、场户的全部养殖信息,信息间快速链接,主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29个乡镇(街)、13472个养殖户的存栏、出栏、补栏等养殖动态。二是可以直观监督防检疫工作。各乡镇站消毒药品、治疗药品、生物制品、免疫耳标领取使用情况,村级防疫员包村情况,畜禽免疫时间、免疫密度、免疫抗体监测情况,重点疫病普查情况,畜禽检疫及产地检疫出证等情况在防疫档案电子信息库上都会如实反映。三是初步实现了动物防控体系数字信息管理。通过专门的管理软件,基础信息和每日动态信息的录入,软件能随时动态提供数字信息管理,作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管理的第一手资料。

三、经验与体会

武清区养殖防疫信息平台是根据本区畜牧生产和疫病防控的实际情况建立的,充分体现了可操作性。如功能层建设方面单独设置了防疫汇总系统,充分整合了全区养殖信息、疫苗管理信息和免疫信息,而且把疫苗的管理信息内容链接入中心实验室系统,达到疫苗免疫信息和疫病监测信息有效结合的目的,使整体畜禽养殖防疫信息平台运行高效便捷。

通过养殖防疫信息平台的建立,武清区初步实现了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化目标管理,不仅使动物疫病防控情况实现信息高度共享,而且养殖管理工作也由传统的经验管理向数字管理方向转变。有助于建立全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机制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在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及动物疫病流行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武清区检疫畜禽
天津市武清区发改委举办清洁生产审核培训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