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龙领舞产业化 小肉鸡孵出大产业

2012-07-07 09:17李崎川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畜牧兽医站
中国畜牧业 2012年20期
关键词:禽类肉鸡全区

文│李崎川(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畜牧兽医站)

宿豫区依托龙头企业,强化扶持,创新监管模式,成功走出一条以龙头企业带动肉鸡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

为加快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畜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宿豫区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把肉鸡产业作为全区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来抓,用工业化的理念加快肉鸡产业发展,筑巢引凤,引进龙头,依托龙头,加快发展,成功走出一条以龙头企业带动肉鸡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促进全区肉鸡产业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一、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化经营水平高,产业体系趋于完备。通过招商引资,宿豫区先后引进了江苏益客食品有限公司、中粮肉食(宿迁)有限公司及凯纳尔食品科技示范园3家肉鸡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为加强产业配套,宿豫区引进建成江苏谷浪多肥业(宿迁)有限公司、宿迁绿源2个年利用鸡粪加工有机肥20万吨的有机肥厂,建设了区禽类防疫监控中心和无害化处理中心,一个从饲料加工、苗鸡孵化、肉鸡饲养及加工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体系基本形成,并带动了物流配送、冷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强化扶持、引导,产业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为了鼓励农民发展肉鸡养殖,宿豫区在基地建设、生产管理、技术培训、疫病防控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同时,区政府对规模养殖场按禽舍面积每平方米奖励75元,种禽场按面积每平方米奖励80元,苗禽孵化设备按实际固定资产投入20%予以奖励,区财政共支付肉鸡产业奖补资金逾亿元。在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下,在各项政策的扶持和激励下,2010年以来,全区肉鸡养殖的规模和数量迅速攀升,并呈现出“井喷”效应,目前,全区建成5000平方米以上自动控温、自动供料、自动饮水现代化规模肉鸡养殖场289个,禽舍面积260万平方米,年饲养肉鸡1亿羽;建成种鸡场16个,栏存种鸡80万套,年可供应优质肉用苗鸡1亿羽。这些现代化、规模化养殖场因其可周年生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饲养水平,效益显著高于传统养殖,传统养殖迅速退出市场,目前,全区肉鸡规模养殖比例达近100%,宿豫迅速成为全省规模化、现代化肉鸡养殖最强县。

3.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产业带动能力强。龙头企业的落户与投产给宿豫区广大养殖户吃下了“定心丸”,彻底解决了养殖农户的销路问题。宿豫区以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全面推行上连市场、下连农户的“公司+养殖基地”合作模式。江苏益客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以“合同+订单”为保证,确保养殖户每只成鸡能获利2元以上,全区养殖户成鸡每只平均获利3.1元,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人均增收750元。

4.强化政府监管,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宿豫区在区域发展适度规模的基础上,强化政府监管,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努力把肉鸡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稳。

一是严格准入制度。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养殖资源,宿豫区对规模养殖场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实行行业准入制,只有技术和管理能力达到相应要求才能从事肉鸡生产,严格按照《宿迁市白羽肉鸡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建设,达到全封闭管理、自动化养殖目标,确保养殖环境符合生产高品质产品要求。同时,联合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利益联结化”效应,逐步淘汰设备简陋、生物安全防疫体系不健全、生产不规范的小型养殖场。

二是严格质量控制。在进一步完善区、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基础上,全面提供养殖技术、防疫、检疫服务,推广使用自动化养殖设备和科学饲养技术,提高科学养殖和管理水平。同时,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和单向生产流程,实行投入品条形码管理,严格肉鸡产业投入品准入及投入品销售、使用备案制,建设全区肉鸡产业质量安全可追溯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强制性全程可追溯网络信息化管理,普及标准化养殖,指导养殖场采购和使用优质饲料和高效、低残留药品,提高肉料比和防疫效果,提高整体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5.科学防控,构筑生物安全体系。宿豫区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设施,着力解决禽类疫病内防、外堵、监控、应急处置等关键问题,构筑了行之有效的生物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三级防疫体系。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并对全区所有养殖场予以GPS定位、编号,坚持“以监促防、以检促防”,健全肉鸡监管档案,实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一对一全程监管、服务,推行程序化免疫,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同时,建立健全督促考核机制,打破过去以钱养人的工作机制。3年来,全区无1例肉鸡重大疫病发生和疫情流行。

二是建设区禽类防疫视频监控系统。按照“政府投入、全面覆盖、集中监控”的原则,建设全区肉鸡产业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肉鸡养殖、加工、无害化处理视频监控全覆盖,运用移动摄像和光纤宽带网络视频传输技术,采集养殖场实时全景视频、温湿度等信号,采用H.264技术编码压缩并通过宽带网上传至区禽类防疫视频监控中心进行集中分析、处理,实现全区禽类生产全过程多要素的实时监控,及时提供远程指导和诊疗、救治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产业生产安全。

三是加强禽类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2010年以来,引进了2个年利用鸡粪生产加工20万吨优质有机肥的生产企业,对全区所有养殖场的禽类粪便采取养殖前先签约的形式,保证统一收集后经发酵处理生产优质有机肥,严禁未经处理直接进入农田。同时,建设了区禽类养殖无害化处理中心,对养殖场的病死鸡,由区无害化处理中心安排专人、专用运输工具和设备统一收缴,经湿化处理后用作饲料或有机肥原料,以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发展目标与措施

到2012年年底,宿豫全区5000平方米以上规模肉禽养殖场将达到200个以上(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100个),肉鸡年饲养规模达到1.2亿羽以上,年加工能力1.8亿羽,全面建成产业化链条较为完整的新兴的百亿元支柱型产业。

为实现肉鸡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肉鸡生态养殖区,宿豫区将重点加强对整个产业的配套服务,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农民致富。

1.加强产业政府监管与扶持力度,建立产业风险防范机制。执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加强关键节点监管。全面落实产业扶持政策,重点加强肉鸡产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禽类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反应机制及各项制度。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出台相应保险的扶持政策,采取政府扶持一点、企业出一点、养殖户拿一点的办法,成立行业保险基金,有效化解产业风险。

2.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扎实推进肉鸡标准化生产,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品升级。大力发展肉鸡深加工,抢占市场制高点。把品牌经营理念融入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积极参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整合资源,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实现品牌经营,积极开拓国内外新兴市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加强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完善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区、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技术培训,逐步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技术水平好的技术服务队伍,并创新管理机制,激发队伍活力,增强服务手段,加快先进科学养殖技术推广,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法以及新技术推广,全面提高科学养殖和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禽类肉鸡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肉鸡腹水咋防治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