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养羊技术的应用

2012-07-07 09:17燕海峰易康乐张佰忠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中国畜牧业 2012年20期
关键词:竹山养羊饲草

文│燕海峰 易康乐 张佰忠(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竹山养羊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饲草与放牧问题,但还需要在林地改造、秸秆利用等方面充分利用机械化,降低劳动力成本,解决种羊越冬和早春饲草短缺的技术瓶颈。

由于放牧散养山羊对植被等的破坏,很多地方在限制山羊产业的发展。而竹山养羊则有很多优势:一是可充分利用野生牧草资源,节省饲养成本;二是饲养的肉羊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三是林牧结合,山羊喜食林间藤本植物、再生灌丛和牧草,并常把粪尿排在林间,有利于林木生长。此外,羊走路较轻,当天不喜欢吃回头草,加之实施计划轮牧,对林地损害小。湖南竹林面积较多,竹山养羊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本文为现阶段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一、竹山养羊技术

1.竹山选择与羊圈建造。羊场场址一般选在干燥、排水效果好的小山坡,朝向多为坐北朝南或西北朝东南,夏季能遮阴,冬季能避风雪,水源充足、洁净,交通便利,靠近竹林、牧场,环境安静,易于管理的地方。坡度在45°以下,每亩立竹量在100~240根。羊圈建造为高2~2.5米的楼台漏缝地板式,每栋羊舍均要求有隔开的小间产房和公羊房。可以就地取材,用5~6厘米宽的毛竹片铺就,竹片间距1.2~1.5厘米。铺竹片的横条间距应控制在30厘米以内,间距过宽,毛竹片受重力后下陷,造成竹片间的距离增大,羊脚易陷入,易被夹伤、夹断。羊栏面积一般以羊只数量来测算,羊舍门大小要适中,一般以1.2~3.0米为宜,如果门太窄,羊经过门时互相挤,容易造成怀孕母羊流产。

2.竹山牧草选择。竹林草地一般以禾本科牧草为主,缺乏豆科牧草,而且产量较低,品质较差。因此,宜套种部分豆科牧草,以提高载畜量。一般新建植的竹山,可套种产量高的紫花苜蓿、杂交狼尾草等,老竹山可结合2~3年/次的秋冬季垦复机会,在竹行间空隙套种较耐阴的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等。

3.羊群选择。选择适应高山陡坡环境、生长性能良好、多胎早熟、母性好、个体较大的山羊品种。放牧羊群一般每群100~150头,羊群中要以繁殖母羊为主(比例为65%~70%),其中能繁母羊占50%以上,公母比例1∶(15~20),公羊要定期更换,避免出现近交现象。可以实行“种公羊寄养”措施,将达到配种年龄经选种合格的种公羊寄养在养羊专业户,每头每年补助寄养费,并按系谱每年调换1次。同时,在保种繁育场做好保种工作,为养殖户提种苗。

此外,可以组织重点养羊户从事适度规模经营,使生产、出栏形成批量。每户年出栏30~40只,固定专人跟牧放养,并驯练好“头羊”,方便管理与实行轮牧。及时阉割不做种用的公羊,有利于品种选育和育肥以及防止怀孕母羊流产。

4.饲养管理技术。

(1)成年羊的竹林放牧管理。为合理利用竹山草地资源,提高载畜量,减少寄生虫病感染机会,要将放牧的竹山依据地形地势(如坑沟、山岭、道路等)及不同季节牧草生长情况,划分成若干片区,每个片区放牧3~6天,轮休30~40天后再重新轮回放牧利用。一般竹山草地每亩可放牧山羊2~3头/天,套种牧草后每亩可放牧5~7头/天。

春季晴好天气,以放牧为主。山羊一般不会啃吃或践踏竹笋,但在牧草萌发迟、生长慢或牧草稀疏的竹山里,不宜安排放牧(如每年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以免羊吃不到草而去啃咬竹笋,应待笋普遍长至2米以上,再把羊群赶回竹林放牧。夏秋季是抓膘的好时期。夏季牧草丰茂,正值开花期,但气温高、多雨,湿度大,蚊蝇多,要早出牧,中午天热时将羊群赶到羊舍或竹林较密的地方休息。秋季牧草结籽,营养丰富,应尽量延长放牧时间,让羊群多采食,少走路。

霜冻天气来临时,不宜早牧,以免妊娠母羊采食霜冻草引起流产。冬季放牧应注重保膘、保胎,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羊只安全越冬。为应对冬季养羊饲料缺乏的压力,每年秋末冬初可将当年出生的去势公羔和失去繁殖价值的母羊集中肥育3~4个月,待冬季羊肉消费旺季适时出栏销售。肥育后期宜适当减少放牧时间,按羊只年龄、个体大小、公母等分圈补饲。一般羊前期增重较快,适宜于当年育肥出栏,这样可以减少越冬存栏羊只,避开严冬枯草期。由于羊饲养时间较短,肉质细嫩,瘦肉率高,脂肪少,膻味小,很受消费者欢迎。

还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和淡盐。山羊日饮水量为3~5升,饮用水要洁净。山羊日需食盐5~15毫克,一般放在盐槽里让羊自由舔食。竹山养羊除四季放牧外,还可以对配种季节的种公羊、繁殖母羊和妊娠、哺乳母羊及羔羊适当补饲,增加营养。

(2)羔羊的管理。羔羊出生后要迅速将其口腔鼻部的黏液擦掉,保证羔羊呼吸顺畅。脐带未断的,在距羔羊脐部4~6厘米处剪断、缝合,涂抹碘酒,以防微生物侵害。羔羊身上的黏液一般由母羊舔干净。若母羊不愿意舔,可在羔羊身上撒上麦皮,使母子之间尽快建立感情,有利于羔羊尽快吃到初乳,这是保证羔羊成活的关键措施。因此,不论羔羊强弱,都应人工帮助羔羊尽快吃到初乳。对于出生后母羊死亡的羔羊,可以进行寄养,选择单羔或羔羊死亡的母羊做保姆羊。可将保姆羊分娩的黏液涂在被代哺羔羊腹部,混淆母羊的嗅觉,母羊便会允许羔羊吮乳。

5.疫病防治。山羊对疾病的耐受力较强,发病初期不易被发现,等到出现临床症状时,病情已相当严重。 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1)注意引种、消毒与驱蚊。羊群必须从非疫区购入,并要隔离1个月以上,确认健康,经驱虫、消毒、补注疫苗后方可与原有羊群混群饲养。

(2)传染病防治。每年春、秋两季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主要免疫接种羊痘病、五联苗、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苗。羊群发生传染病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3)寄生虫病防治。山羊的寄生虫主要包括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和血液寄生虫,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做到定期驱虫和药浴。

二、存在的问题

利用竹山进行适度规模养羊,问题较少,但如扩大生产则会产生很多问题。

第一,草源不足。一是一般竹山草地约1公顷才能养1只羊,规模发展后则存在野生牧草资源严重不足问题,特别是在秋冬枯草季节;二是野生牧草的草质较差,又缺乏豆科牧草,故天然竹山草地难以满足规模发展后山羊的营养需求;三是羊对竹笋的破坏;四是竹太密(如超过150根/亩),会影响牧草与灌木的生长,导致载畜量更加下降。

第二,放牧困难。放牧羊群一般以30~100只组群较为合适,规模过大会给放牧带来困难,同时加大了圈养难度,饲养管理技术不易跟上,不便于合理规划使用天然草地。此外,夏秋季(5~11月)尽管是放牧的黄金季节,但竹山蚊虻很多,尤其是在傍晚,这也是影响放牧的重要因素。

第三,疫病难防。大规模饲养,羊只密集,容易发生多种疫病,尤其是山羊痘和传染性胸膜肺炎会给竹山养羊带来严重威胁,加大了防疫灭病的难度。

三、小结

草食家畜的发展,饲草始终是首要问题。目前,无论是种草还是收集秸秆,劳动力成本都很高,严重制约了草食家畜的发展。竹山养羊,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饲草与放牧问题,但还需要在林地改造、秸秆利用等方面充分利用机械化降低劳动力成本,解决种羊越冬和早春饲草短缺的技术瓶颈。

猜你喜欢
竹山养羊饲草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谈吴组缃《菉竹山房》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我把心灵安放在这里
草地休牧、禁牧期家畜饲草供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