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护士压力与护士长干预管理关系的研究

2012-07-08 06:41杨西宁韦柳青赖天为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医学科重症护士

杨西宁 韦柳青 赖天为

重症医学科担负着全院危重患者的抢救,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重症医学科护士承受着诸多压力并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随着医学知识的日新月异,人们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强度的工作、高水准的要求形成ICU护士的心理压力。目前我国对护理工作的压力源虽然有探索,但是没有过多的研究如何系统地管理护士的压力,而且不同时期带给护士的压力有所不同。为了探讨一套有效的护士压力系统的管理方法,笔者于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对崇左市二级以上4家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的80名护士进行了压力源、压力程度的调查及给予有效干预减压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重症医学科80名护士。纳入标准:重症医学科正式在编,且从事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10个月以上的护士。其中男7名,女73名。年龄20~45岁。学历:大专68名,本科12名。排除标准:重症医学科轮转护士,进修、实习的人员。

1.2 研究方法 采用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SSI)进行调查。BSSI量表有46个项目,内容包括:(1)护理人员的一般状况,如年龄、护龄、民族、性别、学历、专业态度和专业方向等。(2)学习、经济、人际关系及临床工作方面的压力源和压力程度。BSSI量表是研究者在参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经同行多位专家评议后,认为效度可观,在预试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量表信度为0.85,采用自编教材“护士减轻压力训练教程”进行减压训练(包括正确认知、人文关怀、自觉体验、从容应对、心理调节等方面)和管理支持,比较和评价减压前后的变化及效果。

1.3 判定标准 采用0~3分共4档评分法,总分为138分。0~35分为轻度压力,36~70分为中度压力,71~138分为重度压力。分数越高,表明压力程度越大。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经PEMS 3.1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压力程度以百分数进行描述,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常见压力源 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78份,有效率为97.50%。从回收的78份有效问卷调查表中获取的信息数据经PEMS 3.1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的10种压力源为影响综合ICU护士心理和生理的主要因素。

表1 护士常见的10种压力源(分±s)

表1 护士常见的10种压力源(分±s)

压力源 分析值参加各种考试2.96 ±0.03质量检查反馈 2.95 ±0.01同事之间的关系 2.93 ±0.00劳动报酬 2.91 ±0.08晋升情况 2.87 ±0.05其他专业的人对本专业的态度 2.80±0.10面对患者的疾病和死亡 2.69±0.08家属对三班倒的态度 2.48 ±0.20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 2.47 ±0.15职业暴露2.36 ±0.02

2.2 减压前后压力程度 针对存在的压力源,以同样的表格进行减压前后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80份,收回80份,有效问卷为80份,有效率为100%。根据Roy的适应模式理论,轻度的生活压力对机体有利,可促进机体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但如果机体长期面临压力源而不能通过调节达到适应,则会对个体身心健康造成损害。本调查研究中80名护士减压前的平均压力总分为4880分,属中度压力;减压后的平均压力总分为3300分,属轻度压力。数据经PEMS 3.1统计分析(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见表2。

表2 减压前后护士压力程度比较 例(%)

3 讨论

3.1 减轻压力训练 减压训练是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是一种健康干预[1]。减压技能训练的内涵是个体面临环境变化的压力时,进行心理、行为调节,以抵抗压力给机体造成的心理、生理上的不良影响,从而保持稳定的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2]。(1)正确认知[3]。根据表 1 调查所得的主要影响因素,客观评价护士面临的压力源,引导护士正视压力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成为减轻压力的积极参与者。训练中,借助《心理学》的行为系统脱敏治疗法中的理论,对护士进行自我训练的指导。指导护士学习放松身心的技巧,以身心的松弛来替代焦虑反应。(2)亲身经历,经验分享。选择来源于护士工作和生活的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压力事件,与大家交流,最后寻求最好应对方法。(3)自我管理,循序渐进[4]。首先,引导护士正确运用积极的自我交谈,树立自我形象,运用自我交谈形成“我是一名优秀的护士”、“我能很好地控制不良情绪”、“我能克服任何困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等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应对各种压力,朝着预言目标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应验预言。

3.2 人际交往技巧训练 让护士明白一个人的成功不仅是工作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社会适应度[5]。压力体现了个体与环境间的关系,而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从某种意义上可减轻压力。在理论上采用护理本科课程中护患沟通技巧的章节,运用理论来指导临床实践中需要沟通的每个环节,使护士掌握沟通技巧,培养护士关心集体、关心同事、体贴患者的职业风范,特别是团队的协作精神,善待他人的宽阔胸怀,从而自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留置尿管减轻压力技能训练课中,护士先进行护患角色表演。插管前护士先评估患者,用亲切的语言作自我介绍,说明进行这一操作的目的以及产生的一些不适,并鼓励患者陈述对操作的恐惧,及时告知配合的方法,承诺将努力减轻患者不适。在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不适时,护士除用语言沟通技巧表示同情外,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如注视、专业性触抚等安慰患者。插管成功后护士给患者予表扬及鼓励,并致以谢意。

3.3 管理层的有效支持 重症医学科是一个危重患者集中、合并症多、病情多变、危象丛生的场所,三八制倒班,夜班频繁,班次人数根据患者数量和危重程度来调整,排班弹性很大,24 h随时有抢救任务;上班期间面对的都是痛苦的面孔、焦虑的神情、没有表情的昏迷患者或死亡,加上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期盼过高,其疲溃感和负性刺激较其他职业严重[6];护士还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要通过不断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学习及考试,拓展知识层面,完善知识结构,适应新的需求;除此以外,护士以女性为多,她们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角色[7],为人妻、为人母,根据中国传统观念承担着管理家务和抚养后代的重担,因此,极易造成护士身心疲劳。管理者应予以重视,采取有效的预防性的干预,具体做法:(1)护理部做到宏观调控,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尽可能使床位和护士的比例达到卫生部规定的规范要求;将在重症医学科怀孕的护士先调离,并安排在适当的岗位,完成生育后再回到重症医学科工作,这样既能保证重症医学科专业护士的力量,又能体现人文关怀;适当安排男护士,因男护士力气大,搬动患者更容易,而且没有生育难关,对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结构的稳定和职业损伤防护的有效性起到很大的作用。(2)危重患者多或大抢救、工作量较大时适当增加值班人员,以减轻重症医学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减少因工作忙乱引起的职业损伤。(3)加强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提升护士应对压力的能力。(4)鼓励重症医学科护士进行体能锻练,有效地增强体质,获得自我防护意外损伤的能力。(5)注重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做好临终关怀,正确引导他们面对疾病,面对死亡,尽可能减少护士的外界压力。(6)护士长在科内创建一个温馨、团结、宽松的氛围。如在治疗、护理集中时间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医护、护护之间相互关心,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将心理危害降低到最小。(7)护士的考试以病区护士长在指导护士临床工作的同时,以护士存在的问题作为考点,以小笔试结合提问的形式,目的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减少过多的考试带来的精神压力。

此外,减轻重症医学科的压力,医院领导层起关键的作用,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应主动与分管院领导沟通,使其从思想上认识综合重症医学科在抢救危重患者任务的繁重和艰巨,取得理解与支持,给予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注重培养高素质的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

[1]卞爱菊.人本管理对减轻手术室护士压力的实践[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91.

[2]Leihton DJ,Reilly T.Epide ciological aspects of back pain,theincedence and pneval ence of back pain in nurses comparedto the gener alpopulation[J].Occup Med,2008,45(50):263 -267.

[3]周 佳主编.精神卫生劳动对护士的影响[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22.

[4]张春兴主编.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584.

[5]沈 妤.ICU护士压力源调查及管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21.

[6]石俊杰主编.应用心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38.

[7]刘克梅.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0):94 -95.

猜你喜欢
医学科重症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