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2-07-08 06:41韩爱敏姚志翠纪敬敏李冬莉郝总谦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护理学标准化岗位

韩爱敏 姚志翠 纪敬敏 李冬莉 郝总谦

我国从事社区卫生服务职业的护士仅10万人左右,且其中80%以上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教育,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埋下了隐患。建立合理的社区护士构成体系,培养一支热爱社区护理、技术水平高、素质高的社区护理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1]。传统的社区护理学教学缺乏实践课,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比较陌生,对学习社区护理学缺乏兴趣,因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社区护理是应用基础护理、成年护理、儿童护理、老年护理、女性护理和急救护理等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对社区的人群实施方便、及时的实用性护理。护生在学习社区护理学前已经掌握了部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护生进入社区,观察和体验社区健康卫生现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探讨了一种“岗位体验—任务引领—标准化评价”的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得到师生好评,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7级260名高职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21岁,学制5年。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159名,对照组101名。两组护生性别、基础课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岗位体验 护理教师放假前即安排好试验组护生开展“走进社区、关爱亲人健康”的社区护理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区护士岗位。活动的程序如下:(1)准备工作。教师编写特殊人群健康指导手册。(2)培训护生。教师将指导手册发放给试验组同学,并进行培训。(3)护生带着健康指导手册进入社区,每名护士选择2~3名服务对象。(4)对服务对象健康状况作出评价,找出健康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5)写出实践活动记录。

1.2.2 任务认领-情景扮演 开学后,两组学生均进入社区护理学的课堂学习阶段,与传统授课方法不同的是,课堂上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分配护理任务,每个小组成员既包括试验组同学又包括对照组同学,所有同学的课堂学习内容、方法一样。小组同学接受护理任务后,课下收集资料,并讨论护理过程;课上,小组同学扮演不同角色,对不同护理情境开展不同的护理实践活动,教师和同学们讨论总结护理效果。

1.2.3 标准化病人评价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是指健康人或真实的病人经过培训,能恒定、真实地模仿临床病人,在临床技能考试中扮演病人、教师和评估者等多重角色的人[2]。在社区护理学课程结课后,护理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按照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比如:教师扮演产妇电话咨询,社区护士进行家庭访视;扮演孕妇寻求孕期指导;扮演家长,要求对孩子做出健康评估;扮演慢性病患者,接受康复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制定标准化的评价标准。教师通过观察、提问、体会,对学生交流沟通、服务技术、健康指导等方面的能力作出综合评价。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等级资料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两组护生社区护理综合能力评价结果

表1显示,两组护生综合能力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岗位体验—任务引领—标准化评价”实践教学法的优势

3.1.1 培养护生的社区护理理念,奠定社区就业基础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群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要为向导,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等为服务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问题、满足基层卫生服务需要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3]。学生参加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活动时,发现自己熟悉的人群存在着许多健康问题,他们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从而使护生认识到社区卫生保健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普遍性,提升了他们对满足社区人群健康需要的责任感,形成走向社区、为基层卫生服务的就业观念。

3.1.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任务引领、角色扮演可以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使用标准化病人,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同时可以评估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和临床判断能力[4]。护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服务能力、评判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

3.1.3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从教学方法上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对教师的依赖性强[5]。教师应用“岗位体验—任务引领—标准化评价”的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必须首先为护生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编写健康指导手册,教会护生实践方法。其次,教师要认真备课,将教材的教学内容编写成典型的护理任务,分配给小组同学。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时能控制课堂气氛,教会护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编写社区标准服务对象评价标准,对护生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素质评价。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具备极高的教学能力。

3.2 “岗位体验—任务引领—标准化评价”的局限 开展此项教学必须首先培训教师,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因为要完成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利用大量业余时间,单靠大纲规定的课时数不能完成任务。

4 小结

应用“岗位体验-任务引领-标准化评价”的实践教学模式,组织护生课前实践,提升了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护生开展社区护理的能力。这种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过程,还可以弥补社区护理实践场地有限,不好安排实践课的缺陷,增加了护生实践学习机会,快速高效培养社区护士,满足社会需要。

[1]孔菊红,王桂华.我社区护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6):65 -67.

[2]BarrowsH S.An overview of the uses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for eaching and evaluating clinical skills[J].Acad Med,1993,68(6):443-451.

[3]李明子主编.社区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4-5.

[4]Moon SY,Young Y.The effectiveness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as a teaching method for nursing fundamentals[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3,42(10):444 -448.

[5]廖晓春,娩 南.社区护理两阶段实践教学方法及效果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3):111 -112.

猜你喜欢
护理学标准化岗位
标准化简述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