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品的引导力从何而来?——来自第六届中国新闻奖高端研讨会的思考

2012-07-26 13:36计利红
中国记者 2012年4期
关键词:新闻奖素质受众

□ 文/徐 妍 计利红

2011年12月,在新闻战线“走、转、改”教育活动初显成效的背景下,中国记协主办、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承办的第六届中国新闻奖高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央主要媒体和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新闻媒体有关负责同志、业务骨干和40位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者、12位中国新闻奖评委共120余人与会。本文作者结合研讨会中的所思所想,提炼出新闻作品引导力从何而来的四个方面,有一定理论深度和见地。

新闻作品的引导力从实践中来

新闻作为一种基于客观现实的认知,其引导力首先来源于鲜活的社会实践。任何脱离实践、凭空编造的猜想都不是新闻;任何浮于表面,只重形式不重内涵的报道,也无法满足受众对媒体的期待。当下,部分记者习惯于盲目抢抓新闻,作风浮躁。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采访、写作往往与现实脱离,把握不住时代的脉搏,也受到群众的抵触。因此,新闻作品引导力的实现,必须以广泛的社会实践为基石,以真实的群众生活为源泉,只有在此基础上,报道才有可能达到时代的高度,展现出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水准;也唯有如此,其作品才能深入人心,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最终达到引导社会舆论的目的。

所有充满故事性、新闻性,能反映时代变迁、社会风貌的新闻报道都不是记者坐在电脑键盘前凭空敲击而成的,也不是从文学作品里生搬硬套的,而是在深入基层、贴近百姓过程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真心去感悟的。采编人员应坚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新闻主题,用深厚的积淀去丰富新闻内容,用真切的感受去谱写新闻篇章。”①

▲ 2011年12月29日,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记者赵丹丹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来到有“中国雪乡”之称的牡丹江大海林业局双峰林场采访。

例如获得本次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一等奖的广播专题节目《中国人的一天》就将报道的主体从社会名流转向了普通中国老百姓。“基层的生活才是中国最鲜活的形象”,为此,记者编辑们精心选取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典型人物。他们中无论是绍兴车夫,还是北京快递员,或是街头的艺人、世博会的志愿者,都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老百姓。记者们不远千里走近他们的生活,与他们聊家常聊工作,跟踪他们一天的行程,找寻最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的新闻事实,并将这些能够体现普通中国人生活状态的侧面积聚起来,构筑成了节目所期待展示的中国人最原汁原味的面貌。此专题通过以小见大手法,将当下中国的社会现状,人们普遍的精神思想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听众面前,收到了良好的受众反馈。

新闻作品的引导力从综合素质中来

没有好记者就没有好新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中国古来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它着重强调了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对人类实践活动尤其是创作活动的重要性。新闻作品往往包含着新闻主体对新闻客体在主观认识基础上做出的陈述、评价或是分析。因此,“新闻虽然来源于事实,但新闻却不是实施单一要素的简单呈现,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运用什么方法来认识和挖掘事实的本质及价值内涵,传递怎样的价值主张和社会责任,通过什么样的创新形式来表现作品,这无不与新闻工作者的知识、技能、道德责任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可以说任何一个素质结构的缺位或是缺失,都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新闻作品。”②

□ 第六届中国新闻奖高端研讨会开幕式。

新闻采编人员作为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其职责不仅在于传递信息,使民通晓,更重要的是引导受众正确、理性地判断新闻事实,理解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精湛的专业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突出的创新能力。北大新闻学院陆地教授在研讨会中提出,好记者必须具备“胆、才、学、识”四项基本素质。新闻采编者不仅要有服务社会的责任心,全面精湛的理论学识,更要有还原真相的胆量,抨击不公的锐气。惟有如此,才不枉社会对新闻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美赞。

回顾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我们发现这样一条不变的定律,那就是:拥有全面素质的好记者更能挖掘出承载时代理念、展现社会变迁的好新闻;也更能深入“世界的痛楚之地”,触碰“国家的敏感之处”,发现“自然的非常之形”。在本届中国新闻奖中,我们不仅看到大量具有时代洞见的优秀新闻作品,更看到了作品背后新闻采编者自身的素质与风采。

没有好记者就没有好新闻。记者知识的宽度决定了新闻作品的深度,记者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新闻媒体的实力。因此,在以科技和知识为主导的今天,更应积极开展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培训,拓展其知识结构和理论视野,提高专业技能与社会责任,培育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当前,由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承担的《科学建立新闻工作价值体系与有效提升我国新闻媒体传播能力研究》课题及其配套相关培训已经在内蒙古等八个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试点。这种以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为逻辑起点的理论建构,不同于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思路,受到了参加培训的新闻从业者的广泛好评,阶段性效果显著。

新闻作品的引导力还应从科学方法中来

只有新闻事实,没有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事件或现象的内涵与本质就无法揭示出来,新闻作品的深度与前瞻性也无从谈起。

新闻作品要发挥出其强大的社会引导力,就必须针对事件本身的内在逻辑架构与受众的接受心理采取相应的科学方法。这种精细的科学方法背后无不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

首先,新闻作品的事实依据与对事实进行的组合方法都是构成优秀新闻作品缺一不可的基本要素。采编人员在获取充分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还必须将其进行科学的梳理和总结,厘清报道的思路和主旨,最终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再次,新闻作品的引导力还主要体现在采编人员对新闻事实正确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上。尤其是在面对有矛盾,有争议的新闻事实时,媒体的判断是否准确科学,是否言之有理直接影响着作品的引导力、影响力的高低。因此,采编人员应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以此分析新闻事实,把握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厘清事件的主线与分支,寻求矛盾的平衡点,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对事实进行科学预测。

此外,新闻采编人员还应掌握科学方法论,不断加深对引导力作用对象,即广大受众的认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受众的需求和兴奋点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加强“为受而传”的观念。在采编工作中,依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对自身的工作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新闻作品引导力的实现,首要条件是能吸引足够的受众阅读。忽视受众体验,偏离受众喜好的新闻作品,即使其导向正确,观点精辟,也不能产生强大的引导力。尤其是在信息泛滥的今天,要提高新闻作品的引导力就必须注重对受众的引导方法。

2010年是中国灾害频发的一年,也是“多难兴邦”开始为人们所深刻铭记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多灾是否一定多难?多难又该如何兴邦?”等问题成为盘绕在人们心中不散的疑惑。新华社的《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作为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广受赞誉的文字类获奖作品之一,其引导力的产生就在于它抓住了现实中的疑惑与矛盾,抛弃了传统的报道思路,科学地运用历史和自然辩证法。为了将报道做细做深,记者不仅深入一线采访调研,还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在写作时,融观点于表述之中,呈计策于历史深处。通过科学的数据、理性的分析,揭示出“灾情与国情”“防灾与抗灾”“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引导人们客观、辩证地认识和应对灾害,“填补了国内诸多媒体对自然灾害深入思考报道的空白”。

科学的认知方法与报道形式是新闻作品得以彰显出时代价值的重要因素。在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思辨性与科学架构的力量。如2011年《解放日报》的获奖作品《短短一个月“拒资”十亿元》就在思辨与矛盾冲突中捕捉到了鲜活、独特的新闻落脚点。同样备受好评的《“结梯救人”英雄群体系列报道》则是运用了双线交织的报道思路凸显出了复杂的作品主题。正是通过这些有别于常规的独特切入点与新闻视角,新闻记者才能向受众讲明繁复的新闻事件,才能增强作品本身的深刻性与可读性。由此可见,没有科学方法论作指导,新闻作品的引导力也无从谈起。

新闻作品的引导力从人类的终极关怀中来

作为新闻传播活动,其根本要意在于构建更和谐美满的社会,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因此,其引导力必将最终落脚于人类的终极关怀。所谓人类终极关怀,是指引导人们最终走向求真、走向至善,走向尚美,走向公正的人类文明进步的永恒主题。

就新闻传播活动来说,只有以“真实”为报道基础,以“正义”为评论立场的作品,才能展现出“美”的姿态,散发出“善”的芬芳,给人以积极的思想启悟和崇高的审美愉悦。也只有具备“真、善、美、正”特质的新闻作品,才能让人们的认识尽可能接近于真实现实,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并在最大程度上充实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正是为了这一目的,新闻采编人员应将“求真”“致善”“尚美”“追求公正”作为最高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积极深入基层群众去寻找最动人的故事;敢于与不正义和强权做斗争来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在悲剧与灾难降临时,用真善美来温暖每一颗受伤的心。

然而,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作品?怎样才能展现出媒体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就笔者看来,“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和人类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对其所代表阶级或集团存在和发展有意义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体利益、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因此,新闻媒体应该将“人类社会的集体进步和发展作为主体需要的最高尺度”③,执着地追求人类美好的理想,关切人类命运的走向,关爱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此外,在新时期,媒体还应继续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通过先进的理念,引导人们不断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运用媒体的传播能力去美化心灵、美化社会、美化风气。让新闻作品成为一股能涤荡污浊的清泉,给予人希望和力量,使人们不至于在利益中麻木,在困境中失去方向,保持人类社会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杨保军教授在本次高端研讨会上表示,新闻作品“有大爱,才能震撼大众;有真心,才能激动灵魂;有真情,才能激荡神经。”真、善、美、正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也是新闻作品应有的精神导向。如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信义兄弟接力送薪》中,《楚天都市报》记者就将“信义”作为报道的关键词,通过讲述孙水林、孙东林两兄弟20年来坚守承诺,从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感人事迹,展现出了人之为人的高尚与纯洁,为社会送去了一份久违的温暖。再如《解放军报》的文字消息《江汉刚:维和战场钢铁汉》,记者用不足千字的篇幅为人们形象刻画了一个身患癌症却依旧坚守岗位,率领官兵出色完成维和任务的工兵团团长。他顽强的精神不仅战胜病魔,也征服了所有中国人的心。正所谓“时代应有的,但却稀有的,新闻就该去发掘,去赞美,去宣扬。”尤其是在社会矛盾交织、道德有所缺失的今天,媒体更应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挖掘身边的感人故事,用真、善、美、正来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来激发社会的大美情怀,引导人民群众走向自我人格的完善。

当然,新闻作品的引导对象不仅有广大人民群众,也有参与新闻实践活动的新闻从业者。他们在挖掘事实真相,践行善美规律,主持社会公正的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思想境界,不仅多了一份对社会的理解,更多了一份对人和自然的关爱。

新闻作品的引导力离不开潜心实践,离不开综合素质,离不开科学方法,更离不开对人类终极关怀的追求。这其中,实践是基础,综合素质是条件,科学方法是手段,真善美正是目标。新闻采编人员,只有立足社会实践,提高综合素质,掌握科学方法,追求真善美真,才能创作出具有强大社会引导力的优秀新闻作品,才不负祖国和人民的希望。

【注释】

①摘自《论“走转改”活动的认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中央党校 2011年9月发表于《光明日报》。

②引用自中国记协培训中心主任刘梓良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工作视频会上的发言。

③参见《对真善美的新闻学解读》 新疆大学 李鲤

猜你喜欢
新闻奖素质受众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