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大考 非常答卷——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2012-07-26 13:37罗晓岗
中国记者 2012年4期
关键词:新闻宣传党报舆论

□ 文/罗晓岗 陈 岚 王 沛 向 军

(作者分别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副总编辑;首席编辑;评论理论部主任)

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历程中,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充分发挥党报集团的舆论主阵地作用,全景展现四川历程、深度提炼四川经验、广泛扩大四川影响、强力汇聚社会共识,打赢了一场川报集团历史上规模空前、难度空前、持续时间和传播空间空前的重大新闻宣传战役。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理念与实践创新?有哪些感受与启示?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涉及范围广,建设规模大,施工难度高,堪称人类救灾史上罕见的浩大工程。

三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帮助下,四川省委、省政府率领全川人民,穿越灾难,坚韧奋进,凝聚和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创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灾后重建的奇迹和加快发展的奇迹。

据初步统计,2008—2010年,川报集团各媒体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题材新闻报道获中国新闻奖3个,省新闻奖及省级党报、省级晚报新闻奖70多个,25次获中央有关宣传主管部门刊物肯定。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历程中,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打赢了一场川报集团历史上规模空前、难度空前、持续时间和传播空间空前的重大新闻宣传战役。

特征与能力

打赢猝不及防的遭遇战,检验和提升了党报集团的快速反应与新闻应急处置能力。在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面前,掌握新闻应急处置的制胜权,关键要抢占社会舆论的制先权。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当天,集团各报刊网站即派出精兵强将,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地震发生次日,《四川日报》就推出以“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为主题的6个特刊版,立即对抢险救援情况进行了强势报道。

打赢规模空前的总体战,检验和提升了党报集团的决策力、组织力、指挥力和执行力。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新闻宣传实践,是对集团化规模化作战能力的集中考验。在集团党委领导下,旗下各媒体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在报道层面上,实现宏观、中观、微观全方位覆盖;在传播方式上,实现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介终端深度融合;在宣传手法上,活动策划与新闻策划相互促进;在呈现手法上,努力实现全方位、全时段、全景式、全媒体化报道。由此,在集团层面形成了一个整合优势资源、聚合各种手段的强大宣传平台。

打赢主动出击的进攻战,检验和提升了党报集团的新闻创新能力。在这场重大新闻宣传战役中,集团各报网不断创新策划视角、创新报道手段、创新载体运用,宽领域、多创意的“自选动作”比比皆是。在“5·12”三周年这个重要节点,《华西都市报》推出“三年立川”全图景珍藏特刊,充分运用各种镜头语言,以海量的图片故事和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探索报纸图像传播新模式的同时,极大提升了主题宣传的整体效果。集团全媒体中心在全国网络门户中率先探索多地同步网络直播,联手国内多家主流网站,在“5·12”三周年当天推出5地12小时大型网络直播节目《奇迹》,以线上线下的真情互动吸引了百万网友的热情参与。

打赢不同阶段的攻坚战,检验和提升了党报集团采编队伍的整体实力。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历程,大体可划分为抢险救援、安置群众、灾后重建三个阶段。从突发应急的出动,到特色彰显的策划,从以高质量的言论占领舆论制高点,到以高关注的活动拓展传播影响力,我们经受了三个阶段的磨砺和考验,采编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得到集中展示和快速提升。

路径与理念

概括起来,即坚持“六个结合”、树立“三个理念”。

报道对象上,追求高端与基层结合。在“5·12”三周年的大型宣传战役中,《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进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专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四川日报》记者飞赴北京,专访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负责人,通过他们的视角,解析“四川经验”、评说“中国奇迹”。同时,《四川日报》推出“驻村报道”系列,20多位记者进驻10个重灾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给广大读者奉献了一组组充满泥土气息、草根元素的特色作品。

报道领域上,追求点与面结合。几年历程波澜壮阔,大事要事不断,新闻素材众多,如何客观真实地进行记录?我们的做法是,既要史存全景,也要观照个体;既要宏大叙事,也要微观走笔;既有纵深感明晰的史实性铺展,也有可读性较强的故事性呈现。体现在川报集团的新闻报道中,既有大事记、全景报道的恢宏大气,也有《地标重生报告》《我们这三年》的细致入微。

报道方式上,追求动与静结合。新闻宣传既有主题策划,也有活动营造,力求动静结合、动静相宜,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5·12”三周年重要节点,集团各报网既推出了精心策划的系列新闻专题,也组织召开了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新闻出版工作研讨会,推出了“党报联动·请恩人再回四川”“微博接力看四川”等活动。从结果来看,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新闻报道更加有声有色,而深度理性的专题报道又为活动开展集聚了较高人气。

报道重点上,追求深与广结合。高度重视思想传播、观点传递,是纸质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我们在深度上下足功夫,推出了多篇有分量的编辑部文章、“蜀平”系列政论文章等,喊响观点,引导舆论。与此同时,拓展广度、扩大厚度,无论是地域、人群、行业、战线,还是产业重建、生态重建、文化重建,都力求眼界广、梳理细、覆盖全。

报道分寸上,追求稳与活结合。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后社会思想和民间舆论场往往异常活跃、信息杂陈的特点,我们注重综合研判社会思想舆情走向,新闻宣传基调始终紧扣中心、紧贴主调,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部署展开。一方面,“稳”而不板,注重鲜活生动的新闻表现;另一方面,“活”而不乱,注重把关把度的精准到位,以实现占领舆论阵地与扩大宣传效果的统一。

报道效果上,追求内与外结合。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历程、经验与成果的报道,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而要着眼于形成全国关注、产生世界影响。因此,我们把全国省级党报、晚报都市报的总编辑们请进来,把18个援建省市的恩人们请回来,把各报刊网站记者派出去,通过与省外乃至境外媒体的交流互动,形成了扩大传播面、延伸影响力的强大合力。

我们在新闻宣传实践中始终注意树立和践行“三个理念”——

一是关注趋势。趋势决定态势,趋势折射未来。集团各报网既着眼防灾减灾的规律总结,又着眼地震灾区的发展振兴,着眼对发展大势的前瞻把握,着眼历程背后的精神提炼与价值呈现,以对发展的分析、对走向的研判,体现媒体的观察力和思辨力。

二是喊响观点。我们始终把喊响观点作为党报集团扩大影响的重要手段,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在全景展现灾区巨变的同时,坚持把观点亮出、把观点叫响。

三是讲好故事。通过好的故事,让正确的观点变得深入浅出、易懂耐读,让宏大的主题变得可知可感、入脑入心。集团各报网新闻报道中涌现出了不少以鲜活细节、感人事例打动人的作品,视角亲切,情节生动,引人入胜。

收获与启示

坚持把做强主流新闻作为首要任务,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不断提升党报集团的舆论主导力。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的兴起,受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信息寻受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几年来的新闻探索与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党报集团必须做强主流新闻。提供出色主流新闻的能力,是党报集团的立身之本。做强主流新闻,不仅体现于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善于抢占先机、抢占舆论制高点,还体现于在整个新闻宣传中出色的信息收集与整合、出色的观察与思考、出色的新闻原创和文化表现。

坚持把密切联系受众作为根本要求,以为民理念感召人,不断提升党报集团的新闻生命力。在受众选择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党报要想赢得人心、占领阵地,必须准确聚焦受众定位,凸显其“新闻纸”的特性,在话题选择、报道视角、内容取舍等方面彰显其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本色。循此思路,我们牢固树立读者意识和受众意识,在报道时效上,尽量求快,让人能看;在报道内容上,紧贴受众,让人想看;在报道形式上,注重亲和,让人愿看。着力做到及时发出上级党委、政府的声音与将镜头对准基层、将笔触深入群众并重,做到采访对象广覆盖、报道范围覆盖广,以增添党报集团的旺盛生命力。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灾区普通群众的身影走上了报刊的重要版面,拉近了与广大受众的心理距离。

坚持把推进报网融合作为重要支撑,以立体传播满足人,不断提升党报集团的创新驱动力。

□ 图1为2011年4月,《四川日报》记者尹钢悬在直升飞机舱门外拍摄灾后美好新家园。

□ 图2为2008年5月30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庞山岚在唐家山堰塞湖报道险情。

□ 图3为2011年5月,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五地十二小时大型网络直播出征仪式。

随着数字传播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只有以“全媒体”为发展方向,着力构建新的传播体系,不断丰富新的表现形式,才能在巩固原有读者群的同时,不断扩大新的受众群体尤其是年轻群体,才能够赢得未来。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新闻宣传中,集团主要媒体逐步树立起全媒体全介质的传播理念,不断突破传播边界,深入开展媒介融合、资源整合和要素聚合,既实行集团化“大兵团”协同作战,又突出“多兵种”分工特色。整个宣传报道过程,报网互动,有声有色;党报联动,影响深远。

坚持把突出观点引领作为着力重点,以深入思考启迪人,不断提升党报集团的传媒影响力。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新闻宣传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纸质媒体的独特作用,强化观点引领,力求思想深刻,以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吸引主流读者。在“5·12”三周年宣传战役中,《四川日报》推出长篇编辑部文章:《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中国奇迹——写在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和《自力更生与八方支援的时代凯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启示录》,对四川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进行了深入梳理和全景展现,对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制度优势、精神力量等进行了深度解读。这组“姊妹篇”编辑部文章获得广泛好评。

坚持把强化大战成才作为鲜明导向,以基层实践锻炼人,不断提升党报集团的团队战斗力。几年来,集团坚持在重大宣传战役中锻炼队伍、考验人才。一方面,通过压担子、传帮带,使一大批通过实战锻炼、拥有大战经验的年轻采编人才脱颖而出,为持续推进新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通过鲜明导向和正向激励,让一大批经受考验、表现优异的年轻骨干人才走上领导岗位和重要职位,为打造百年传媒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几年新闻实践,川报集团记者勇于接受挑战,直面部省高官,对话权威名流,采写了一大批有思想有见地的深度报道;川报集团记者不断转变作风,或驻点基层,或吃住农家,写出了一大批饱含泥土芬芳的鲜活文章。

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新闻宣传实践,是一部内涵丰富的读本,我们从中收获若干启示。

启示一:增强责任意识——当好主力军,做强主阵地,舍我其谁。

媒体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媒体的政治责任、舆论导向历来备受关注。传媒责任关乎受众的切身利益,而媒体的宣传报道、媒体的社会形象以及从中显露的核心价值观,共同构成了传媒责任的基本要素。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新闻宣传实践中,川报集团各媒体以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当好主力军、做强主渠道、建好主阵地,树立起责任媒体的良好形象,进而为集团培育和形成了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更强的行业带动力和更响的品牌辐射力。

启示二:拓展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内容、路径、方法,敢为人先。

新闻创新,既是思想和理念,也是行动和实践。几年来,我们将创新的理念熔铸到整体策划、版面呈现、组合包装、技术更新、立体传播的全过程。在重复中体现创新,在稳定中追求变化,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把握主动、抢占先机的重要手段。以什么形式报道新闻,以哪种方式扩大影响,处处体现策划与创意,处处体现创新的理念和创造的精神。

创新思路,设置议题主导舆论。第一时间发布党和政府权威的声音,第一时间发布可靠的灾情,第一时间解读引人关注的政策热点。一是设置权威议题,加强主导舆论;二是设置纵深议题,全景展开报道;三是设置民生议题,互动深化报道。

创新内容,突破常规全景呈现。集团各报网大力整合新闻资源、人力资源和版面资源,大篇幅、细分类、深切入、全方位报道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各方面工作。

创新路径,发挥优势纵深突破。集团各报网在新闻宣传中坚持策划先行,以新闻观点和观点新闻寻求高度的突破,以新闻调查和调查新闻寻求深度的突破。

创新方法,追踪热点有效引导。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各个历史阶段,在震后出现的各种质疑、杂音和谣言面前,集团各报网直面社会热点,回应公众关切,保证了广大群众的知情权,构建起了有利于灾区重建的主流舆论场。

启示三:强化能力建设——把握规律、服务大局、占领阵地,勇攀新高。

新闻宣传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好的成绩,需要炼就并提升两种重要能力:一是采编队伍的新闻业务能力;二是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这两种能力,与新闻宣传效果呈正比关系。

不断提升把握规律的能力。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报道中要注重“三个更”:一是更快捷,体现采编提速的方式与路径。对于传统纸质媒体而言,先人一步的策划和出击,与新媒体的资源共享,是弥补传播容量、传播方式、出版周期瓶颈的关键。二是更亲近,体现以人为本的视角与内涵。高度关注人的安危、激励人的精神、表现人的情感、着力人的发展,是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宣传报道吸引人、打动人的核心元素。三是更主动,体现引导舆论的重责与效能。主动研判舆情,主动应对热点,主动设置议题,是党报集团有效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

不断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新闻宣传必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局意识体现政治意识、政策敏感和全局视野,是新闻宣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关键。大局意识也是一种多层次、能动的自觉意识,是党报新闻从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有了这种意识,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保持头脑清醒,高度自觉而又及时有效地做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各项工作。

猜你喜欢
新闻宣传党报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