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激励教育在体育课中的重要作用

2012-08-07 07:18杜恒伟
老区建设 2012年12期
关键词:激励教育体育教学作用

[提要] 在体育课教学中运用激励教育的方法,并对语言激励法、行为激励法和情景激励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有的放矢的使用,以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 体育教学;激励教育;作用

[作者简介]杜恒伟(1972—),男,江西省安远一中教师。(江西赣州342100)

近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学是一种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法国教育家斯多惠则指出:“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激励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巧抓时机,采用及时表扬的方法,树立典型和学习榜样。鼓舞学生士气,以达到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的目的。大家增添了信心,同学们受到了激励和鼓舞,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以江西省安远一中2个教学班的100名和第二中学2个教学班的100名学生作样本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网络检索法、逻辑分析法、实验法、经验法等。

二、教育的方法

(一)激励方法

激励教育方法是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导下,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程度,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激励教育方法是教师充分利用情感调节作用和动力作用,调动和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学生学习动机的确立,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兴趣的培养,性格的优化寓于体育教学中,以帮助学生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教学方法。

1.语言激励法是利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方法。

(1)点名式激励法。熟记每一个同学的姓名,能让他们感到很在意他们。例如,在铅球课上,说:“XXX同学,你推一次让大家看看。”

(2)提问式激励法是利用提问激励。例如,“看哪个同学回答得更好?”“你不相信自己能做好吗?”

(3)纠错激励法。虽然是纠正错误动作,但仍要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参与兴趣。说:“虽然这次他没完成,但大家看,他很努力很认真。”

(4)目标激励法。明确目标进行激励,在短跑课时,说:“XXX你能超过XXX”,在跳高课时,说:“XXX,这个高度你能过去。”

2.行为激励法是利用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激励。

(1)示范式激励法。老师优美准确的示范,能激励学生跃跃欲试,挑技术动作好的学生示范能在学生中起到榜样的作用。示范激励法很直观,能直接在大脑中建立动作表象。

(2)鼓掌式激励。挑出学生练习中比较努力的同学或完成动作较好的同学给予鼓掌,配以喝彩,效果更佳。

(3)神态表情激励法。利用手势、微笑、竖大拇指、点头或赞许的眼神,对学生进行激励,起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良好作用。

(4)保护与帮助激励法。在保护和帮助的情况下,让学生完成动作,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树立自信心。

3.情景激励法是教师利用各种方法创设的一种情景。

(1)成果激励法。利用板报、专栏、广播、展示、照片等对取得的良好成绩,鼓励自己也鼓励别人。

(2)降低标准激励法。针对身体条件或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适当降低标准进行评价考核,让学生尝试成功。

(3)环境设置激励法。让技术动作掌握好的和一个掌握不太好的同学分在一起进行帮带。如篮球比赛时,让四个主力队员和一个替补同时上场比赛。

(4)和谐人际关系激励法。让平时比较要好的同学分在一起,减少心理压力,轻松完成练习,掌握技术。

(5)自由分组激励法。在不违犯规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由度,如拔河比赛中,通过商议解决人数搭配战位顺序,力量分配等事宜。

(6)激励法。利用节奏明快,坚强有力的音乐,振奋学生精神,提高兴奋性。

(7)榜样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学生,相互影响加强了他们之间的思想言行,甚至衣着爱好都相互模仿,所以对青少年的教育用榜样的激励是很重要的。

(二)激励教育的作用

1.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及良好的学习动机。积极的兴趣是从事学习活动取得成功的最初条件,在人的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功能和动力功能的双重作用。激发学生兴趣,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由无趣到有趣,发展到乐趣,最后上升为志趣。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习效果最稳定、最根本的因素,它和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进取动机是一个人不满足已达到的水平和成绩,而不断向更高的水平和更大的成绩努力时所产生的,这是一种积极的动机,能产生持久的,主动的行为动机。激励能对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不断加温,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最大的热情,以保证教学任务能高质量完成。

2.培养学生参与竞争,勇于进取的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激励,让学生明白参与比收获更重要。体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烈的竞争意识,竞争的结果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失败者的懊丧,但这不是竞争的全部意义之所在,重要的是竞争过程中将使参与者有机会进行各种心理体验和心理调整,激烈的竞争能激励学生那种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进取心和胜不娇、败不馁的精神,这也是现代人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教学中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一些小的进步,在大家面前进行表扬,进行激励,选择适当的机会让大家做示范,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品尝努力后得到的成果,寻找出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增强自信心。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在参与中通过竞技提高自尊心、认同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凝聚力。

4.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和文明行为。竞赛中的规则是针对双方的,只有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发挥技术战术水平,用实力战胜对手,才是真正的胜者,培养学生心胸坦荡,懂得并做到公平竞争。

5.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当学生在练习中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启发、激励,使之依靠自己的力量达到要求,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三、结论

1.在对待体育课问题上,学生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在体育课上因势利导实施激励,能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2.事实证明,学生在取得好成绩或成功时,内心非常愉快甚至表现出得意忘形,每当老师及时给予激励和赞美后,这时的学生不再是为你努力,而是在为自己把事情做好而努力。

3.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激励法,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成功动机、学习热情、自尊心、好胜心、责任感、坚持性、自制性、独立性等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到动力、定向、强化的作用。

4.激励教育的作用有些表现在协助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个胜利者,属立竿见影,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成功动机和自信心的提高,进取精神的增强表现在心理品质健康发展的人格塑造上,属于长效型。

运用激励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实效。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3]体育与健康[M].人民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欧阳小芹]

猜你喜欢
激励教育体育教学作用
立足激励教育,活化语文教学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