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宗教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衍传作用研究①

2012-08-15 00:54王晓虎郑勇毛永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5期
关键词:彝族少数民族云南

王晓虎 郑勇 毛永

(云南红河学院体育学院 云南蒙自 661100)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25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其中15个少数民族唯云南所独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其丰富多姿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成为了中华体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云南本族笃信的原始宗教是研究其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起源、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云南各少数民族所信奉的原始宗教祭祀或仪式活动下,形成了富有浓郁的生活生产气息、独特的运动风格和鲜明的民俗特征的民族体育文化,充分放映了特定地域、特定民族的文化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理念。本研究以田野调查、文献综述与云南民族学专家、民间体育传承人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中的原始宗教事象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原始宗教对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起源、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作用及历史意义。

1 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催生了云南民族体育

1.1 原始宗教与体育的关系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恩伯夫妇认为:“所有社会社会都存在着可以囊括在宗教这个术语之下的信仰,这些信仰随着文化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着。然而,不管对超自然事物的信仰存在着多少差别,我们都可以把宗教定义为与超自然有关的任何一套态度、信念和习俗。”[1]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又表现为人对自己创造的价值——神雕双重态度,即“希望与恐惧交织的双重态度。”[2]云南多高山、河流与湖泊,多样气候特征并存。远古时期大自然作为威胁土著居民生存的“异己力量”,由于生产力低下,由于无法控制自然灾害,人们便把祸福归因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于是便产生了原始宗教祭祀活动,进一步制约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原始宗教的影响下决定了宗教祭祀活动与体育活动的相互影响的客观必然性,从而导致了祭祀性体育活动的产生。体育、舞蹈成为了原始人实现“人—— 神”交流的最佳媒介,体育活动在早期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体现出悦神、祭神与精神补偿的功能,他们利用原始体育游戏和舞蹈顶礼膜拜,娱神娱己。

1.2 原始宗教萌生了原始体育活动

在人类社会中,早期体育的产生与诸多原始宗教密切相关,其中火崇拜、虎崇拜、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是云南彝族最早的原始宗教。如云南彝族多聚居于灌木丛生、沟壑交错的山区、半山区,火便成为了云南彝族人民的最爱,彝族人民崇火敬火,素有“火族”之称,每年农历6月24日的彝族火把节,在云南弥勒、路南、泸西邱北和昆明等地彝族有“打火把”、“阿细跳月”等祭火宗教仪式习俗,他们有“三弦响,脚板痒,跳歌要跳三跺脚,跳起的黄灰做得药”等民间谚语;而时常出没深山的老虎更成为了彝族人民心目中勇猛顽强的象征,“虎”便成为了云南彝族的原始图腾崇拜,以“虎族”为自称,至今在滇西南哀牢山区的彝族仍流行有跳“虎舞”的祭虎习俗;彝族人民同时也认为是古时先祖造就了世间万物、征服了自然和其它部族。因此,勇猛不屈、尚黑好战便成为了彝族人民集中的意识体现,形成了云南彝族以勇猛粗旷著称的体育项目。如在云南弥勒、路南、楚雄等地盛行的彝族摔跤、刀舞、斗牛、赛马、射弩、磨秋、打陀螺等等体育活动均是力的较量与炫耀。[3]再如云南石屏地区的彝族支系“花腰彝”将马缨花、彩虹、飞禽走兽等绣于女性服饰上,以体现当地彝族对“万物皆有灵”的自然崇拜;同时为纪念在古代战争中的先民,产生了原始的祖先崇拜,每逢一月“花腰彝”均要举行大规模的“祭竜”仪式活动,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传统体育活动是期间必不可少的传统体育项目;楚雄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他们相信神灵,凡狩猎、芒种、婚丧嫁娶、家添儿女均要举行仪式,他们相信自己是老虎的后代,以石虎为图腾崇拜,每逢正月初八至十五均要举行 “跳老虎笙”的祭祀活动,彝语称“罗嘛啧”,村里流传有“不跳老虎笙,人会病、牛马会瘟、谷不会丰收”的民间谚语。[4]此外在云南各地彝族、哈尼族民间还流传着荡秋千以祭祀星神的祭祀活动。无不体现出古代祭祀性体育对民族体育活动的深远影响。

另外,世居云南大理白族的“本主崇拜”作为一种以“本主”为中心的原始崇拜,每逢农历4月23~25日,大理白族均要举行“绕三灵”的祭祀活动“请神、迎神、祭神、送神”等一系列以求来年丰收的仪式性活动中贯穿着白族霸王鞭、划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活动;而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信仰佛教、崇尚水,进而孕育了独具傣家“水文化”的体育项目。每逢泼水节,傣家人便身着盛装聚集在澜沧江、瑞丽江边以祭司焚香杀鸡献祭龙王,以保佑村落来年的风调雨顺、人畜安康,随后举行大规模的龙舟比赛,欢庆丰收。堆沙成为了傣族关门节、开门节和赕塔期间的一个重要的祭祀仪式环节,傣语称“过塔赛”,把沙堆成佛塔以表敬佛崇祖之意,并逐渐流传至今,演变为一种体育雕塑活动;生活在云南西南部新平地区的花腰傣族则以信仰世间万物的自然崇拜为原始宗教,相信万物皆有灵,他们更崇尚自然,因此,秋千、陀螺、爬杆、丢包、老虎舞、花鼓等便成为了花腰傣在祭祀活动中娱神娱己的重要活动内容;云南德宏景颇族人的“目脑纵歌”原本是景颇族祭祀天鬼木代代仪式,每逢丰收季节、喜庆婚嫁、战争胜利,均要举行目脑纵歌,演变至今成为景颇族人每年正月必不可少的节日活动;生活在哀牢山地境,新平县西部、元江、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地的哈尼族在与大自然长期的搏斗中同样产生了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传统体育活动贯穿于哈尼族原始的求神、驱鬼、招魂等原始祭祀以及婚俗、丧葬、民族节庆活动中。每逢哈尼族“苦扎扎”、“甘通通”、“昂玛突”等民族节庆,均要举行撵磨秋、武术、陀螺、摔跤、打铜炮枪等民俗体育活动,他们喝着焖锅酒、唱着祝酒歌“哈巴”,舞着长刀在喜庆丰收的同时感谢大自然的福祉。

就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神是游戏的恋人”,这句话把宗教与体育之间的特殊关系惟妙惟肖地描述出来。[5]现今流行于云南各地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与其赖以生存的生活生产方式及远古时期先祖的祭祀、宗教仪式、巫术等密不可分,并相互影响。这些原始宗教对生活在云南各地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作用,萌生了各式各样的原始民族体育表现形式和运动方法,从客观上实践着体育的功能,进行着体育行为。这些原始的体育活动同时也承载着各民族的历史记忆,映射出风格独特的民族体育气息和文化底蕴,体现出云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审美理念以及更深层次的心灵寄托。可以说原始人类在人神交流的过程中催衍了祭祀性体育活动的产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延传至今。

2 原始宗教萌生的民族节庆推进着民族体育的发展

远古时期,由原始宗教活动所萌生的民族节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云南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就如法国人类学家马赛尔﹒莫斯认为,礼物交换往往伴随着三种义务——给予、收受与回报。[6]以此理论可将远古人类认为将仪式中的原始体育活动解释为一种“礼物”,他们认为将“礼物”献祭给神灵,那么神灵收受了“礼物”后必将给予庇佑作为回报,通过心灵的寄托达到精神补偿的作用。在这种“施——恩——报”的意识链中,各少数民族通过民族节庆活动不断创造与开展着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从而使整个民族体育活动在各民族广袤肥沃的土壤中枝繁叶茂,繁花似锦。据统计从云南民族民间发掘、整理出来的传统体育活动多达 300多项,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所列项目的 40%以上,云南可谓“多彩的民族体育大省”。

单项的民族体育活动能独立成为传统的节日,在云南各个民族地区的节日活动中产生很大的影响,云南各地少数民族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原始宗教活动中的体育行为达到族群认同、加强交流与团结的目的。各种体育活动成为了各少数民族在宗教祭祀活动或仪式中人神交流的最佳媒介及最乐于被人们所接受的表现方式。随着时光的推移,与各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密切相关的体育表现形式在悦神的同时也愉悦了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并且逐步由悦神向娱己的趋势过渡。许多原始宗教活动演变至今,形成了丰富多姿的云南少数民族节庆文化,并承载着独具各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因子展现在历史的舞台上,赢得了各地民族研究专家、学者及游客的一致青睐和好评。少数民族节庆成为了进行少数民族体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与切入点。与此同时云南各地民族节庆也推动着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长足发展,近年来云南各地相续打造出富有各民族特色的区域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如云南石林彝族的“火把节”摔跤、斗牛;大理白族的“三月街”赛马;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赛龙舟、丢包、打水架;红河哈尼族的“苦扎扎”与“姑娘节”打秋千、摔跤;怒江傈僳族“刀杆节”爬刀杆、射弩、下火海;丽江纳西族的“米拉会”赛马;族独龙族“卡雀哇” 剽牛等等。远古时期由原始宗教催生的体育活动在现代文化的进程中找到了新的立足点,使许多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

3 结语

可见,原始体育行为是成为了原始宗教活动的表现方式,人们不仅从中获得的精神补偿与心灵的慰籍而且也获得了身心上的锻炼与愉悦。原始宗教活动从某一侧面上萌生和推动了原始体育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各民族体育活动也促成了各具民族风情的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并逐步演变,形成了独具各少数民族文化因子的民族体育活动,成为云南各地少数民族同胞在日常生活生产和民族节庆中娱乐身心的健身活动。

[1]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346.

[2]饶远,陈斌.体育人类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12:156.

[3]李延超,饶远.水与火洗礼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傣族体育与彝族体育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11):41-47.

[4]谷跃娟,王翼祥.双柏老虎笙[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7.

[5]饶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1.

[6]马赛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彝族少数民族云南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彝族海菜腔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彝族荞粑粑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少数民族的服装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