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普通高校实行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可行性研究

2012-08-15 00:52
运动 2012年5期
关键词:人制排球海南

云 江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海南省普通高校实行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可行性研究

云 江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建立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为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和寻求排球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普通高校;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 终身体育

排球教学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俱乐部的形式开展排球教学活动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新的教学模式,海南高校体育采用这种模式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海南省排球运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排球早在 1905 年就已传入海南,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海南排球运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排球基础,形成了为排球界所称颂的“海南现象”。

1 普通高校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含义

1.1 海南普通高校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据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被确立为新世纪高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俱乐部教学模式以学生自愿参加、参与目的多样化、参见内容丰富、管理制度完善等特点为大学生所喜爱。开设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优势:一是突破高校体育课时的限制,把对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以终身体育为主线,获得各种体育技能;二是有利于提高高校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又可通过有计划地开设“专项体育课”和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及裁判员培训班,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排球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技术的全面性、高度的技巧性、激烈的对抗性、攻防技术的两重性、严密的集体性等特点,为高校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核心内容是以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后能经常从事排球的娱乐、健身、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环境的体育锻炼能力,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前,不但掌握了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

1.2 海南普通高校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目标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转变片面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观念,同时发挥排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法,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教学模式为蓝本,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和上课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排球学习的新鲜感,在学习排球的态度上转变为“我要学,我要练”。在全面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发挥学生个人特长,在自己感兴趣、爱好的项目上有更高层次的发展,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2 海南高校实行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情况

2.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三亚学院大三年级2010~2011学年的排球选修课的教学班(男生)中任意抽取两个班,实验班46 人,对照班 45人,两班均为自由选课班。实验班采用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2.2 研究方法

把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参加一学年排球选项课的学习。实验班采用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对照班则仍用常规的教学模式。教材、教学内容、教师、场地器材等其他条件均相等。

2.3 测试方法

身体素质测试安排在选课后第一周和学年教学最后一周,地点为校运动场。排球专项技术测试安排在该项技术教学后第二周和学期末的考试周,考试场所在校体育馆排球场。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排球教学的认识

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下,9%的同学在老师讲解动作技术要领时,不会去听;有 31%的学生偶尔会听;有60% 的学生会认真听取动作技术的讲解。但是,整个班级只有40%的学生认真练习排球技术,排球技术的掌握非常差。根据统计分析,学生均喜欢排球运动但是感觉学习排球比较枯燥,学生身体素质变化不大。

实验组俱乐部教学模式下,90%的学生会认真听取排球技术动作的讲解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85%的同学在学习完排球技术之后会主动认真练习,排球技战术掌握情况较好。根据统计分析,学生均喜欢排球运动,也喜欢在这种模式下学习排球运动锻炼身体,学生身体素质变化明显。

3.2 对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影响

创设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型体育教学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具有多样性、实用性、自主性的特点,采用分层合作和小群体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健身的意识,并化被动为主动。实验组的学生经过一学年的排球学习之后相对于对照组的同学,运动积极性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明显提高,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活动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健康意识增强。

4 海南高校开设排球俱乐部的可行性分析

4.1 环境条件

海南省炎热潮湿的气候不太适合剧烈的对抗性较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展,而排球以对抗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相对小的特点受到青睐。同时,排球运动相对于羽毛球、乒乓球等其他隔网运动项目在室外受风的影响小,运动成本相对要低,所以排球运动成为很多海南高校学生健身的首要选择。海南高校基本配备排球场地设施,尤其是对物质条件要求极高的项目——沙排,在开展中“沙子”可以就地取材。

4.2 排球文化

排球在海南有深厚的文化,从 1905年开始海南已经有了排球活动,文昌是海南的排球之乡。在海南排球运动已融入当地社会,打排球已成为当地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多数的海南群众都能看懂排球,并且熟悉排球的规则,海南人有很深的排球情节,排球已成了他们精神支柱和追求。每年在海南举办的排球比赛有:“力加杯”排球联赛、海南九人制排球联赛、3对3排球联赛、4人制排球联赛、海南沙滩排球联赛。海南排球球迷的数量和狂热,在全国可谓是首屈一指的,为了看一场没有自己本土球员的排球赛而不惜买高价票走后门,甚至很多买不到票的球迷围在排球馆外面用耳朵听排球馆里激烈的比赛,这样的情况在海南屡见不鲜。这正是排球“海南现象”的真实写照。

4.3 排球活动形式

在海南排球运动形式不仅仅局限于室内6人制排球,海南排球运动中还有9人制、5人制、4人制、3 人制、2 人制和1 人制排球(即所谓的单挑),这也说明海南排球发展繁荣。

4.4 学校领导的支持和体育教师的参与

新世纪来的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是学校领导的主要业务工作。开展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高,符合高校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需要,同时也利于丰富校园文化,有利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排球俱乐部的组织者应充分开发相关内容获得学校领导支持。

体育教师是排球俱乐部组织运行的实施者,对俱乐部开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对排球教师个人教学水平教学技巧的培养,是俱乐部成功发展的关键之一。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师收入和建立奖励机制用以提高教师教学兴趣,吸引更多的体育教师参与到俱乐部建设发展道路上来。

4.5 在校大学生的需要

通过实验研究可得出,大学生是非常喜欢排球运动的,仅由于教学形式枯燥的原因没有参与到排球的学习和锻炼中来。在排球俱乐部中经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要做好宣传,经常组织排球比赛和活动吸引学生参加。

[1] 段兴军.排球“海南现象”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0.

[2] 张荃,李洪亮.我校试办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2(3):65-67.

[3] 史友宽,赵明楠.河南省高校排球运动“海南现象”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5):282-286.

[4] 钟秉枢.曲径探幽话排球[J].中国排球,1998(2):27-30.

[5] 郭春凤.“小群体学习法”在普通高校排球俱乐部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1):62-64.

[6] 佟远堂,吴冶.排球教学俱乐部发展因素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105-106.

[7] 赵朋霞.“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排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2010(3):68-71.

[8] 董先锋,王瑞民.对大学生排球俱乐部组织、管理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10-111.

G842

A

1674-151X(2012)03-09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3.043

投稿日期:2012-01-14

云江(1985 ~),助教。研究方向:排球教学、休闲体育。

猜你喜欢
人制排球海南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怀念海南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三人制羽毛球运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5人制足球运动价值及推广策略研究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执裁原则与临场应变的探讨
广西高校气排球和硬式排球公体课教学的价值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