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的探索

2012-08-15 00:52李小五
运动 2012年5期
关键词:体育课新课标体育教师

李小五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江苏 南通 226015)

理论与方法探索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的探索

李小五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江苏 南通 226015)

新课标强调体育教学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树立健康意识。在体育教学中从教法改革入手,着力转变师生观,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健康意识;教法改革;师生观念;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1 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总体要求

新课程的实施对体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体育教学要从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运动兴趣入手,把体育的训练与健康成长相融合,实现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把体育教学的重点放在以人为本上,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更应该树立全新的育人观,按照新课程标准设置好教学目标,力求达成预设目标。教学实施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内容上的选择权,努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和促进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从而为学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体育教学新模式需要关注的几个重点

2.1 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广义的体育课基本都是指室外体育课,教学场地大、气氛活跃。户外课堂能否有实效,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建立一个师生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稳定有序、充满欢乐的课堂。例如,我们可以尝试改变体育课的问候语。如果是进行队列训练,老师可以说:“同志们好”;如果是游戏技巧训练,老师可以说:“朋友们好”;如果是广播操训练,老师可以说:“运动员们好”;如果进行有一定难度的训练,老师可以说:“孩子们好”等。这样的课堂问候语会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们感觉到每次体育课都有新意。在课堂上,师生有时候难免会出现摩擦,有矛盾的时候我们可以像朋友一样交流、解决,像朋友一样握手言和。当学生们知道体育老师不仅仅是自己的老师,更是爱护自己的朋友,在课堂上就架起了师生的友谊桥梁,也就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2.2 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和综合教学能力

体育课的教学可以看作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项互动活动。教师作为组织、实施、指导者,在课前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炼课堂语言,课堂上要完美组织,优美的正确示范、夸张的错误动作模仿,都能够促进教师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多才多艺的楷模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3 运用多媒体,进行创造性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体育教学也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多媒体在体育创造性教学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对于高年级的女生作用更明显,如学校利用多媒体投影上可以在室内开设韵律操课程、集体舞课程、瑜伽课程等,学生们一起跟着优美的节奏、欢快的舞曲学习,既陶冶了情操,又增强了审美情趣,实现了体育教学与音乐教学的整合。这类课程是学生特别喜欢的,因为它不同于以往的体育教学,它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比较欢快,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设这类课程学生们都是在集体之中学习和感受的,动作要协调一致、步骤要完整统一。同时,通过学习,也非常有利于促使学生自我完善,进一步体育课学生的学练氛围。

2.4 开发校本课程,拓展教学外延

新课程给予体育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给师生一起研发教材的机会,创设具有本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创设适合本地区、适合各个季节的校本课程,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学校可以组织冰上课程;南方夏季炎热湿润,学校可以组织游泳课程。在春季,学校可以组织春游,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去探索,寻求自然的奥秘;在秋季,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庄稼地里进行粮食收割,让学生参与实践劳动,体味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这样的课程很多,只要是符合本地区的区情,对学生成长具有指导意义就是好的校本课程。

2.5 综合考量,尽量避免伤害

追求健康、维护健康本来就是体育的最初目的之一。如果由于我们教师的疏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显然与体育课的宗旨背道而驰。那么,体育教师一直有时刻结合体育教学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的“弦”,要有体育为健康服务的教学思想;体育教师要在钻研体育技能教材时、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合理布置场地器材,合理安排保护人员;体育教师还要善于利用一些突发事件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

3 小 结

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更多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们必将为这个目标不断探索,推动学生全面成才。

[ 1 ] 吴永章. 再谈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 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4).

[ 2 ] 张彦.如何上好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体育课[ J ].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4).

[ 3 ] 颜孟龙.浅析新课标对非智力因素的要求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 J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08(10).

G807.0

A

1674-151X(2012)03-10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3.050

投稿日期:2011-12-20

李小五,中教二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新课标体育教师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