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实求新 适应新课标

2012-08-15 00:52黄先斗
运动 2012年5期
关键词:钻研新课标体育教师

黄先斗

(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福建 宁德 352100)

维实求新 适应新课标

黄先斗

(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福建 宁德 352100)

解读2011年秋季即将实行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送审稿,大体有如下特点:日益凸显技能教学重要性;重视对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体育健康理知识的传授占有较大的比重。再审视2011年12月3日至4日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笔者认为,一线体育教师要勤学练能教、勤钻研会研、勤思考能写、广交流能说,维实求新适应即将实行的新课程标准,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1 勤学练动作技能,适应学生发展需求

运动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一种能力。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体能和增进学生的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而体育教学的手段主要是身体练习,操练动作技能。在“快乐体育”的冲击下学生的体质曾持续下降。新课标强调运动实践,进行运动技术学习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体育实践的能力,日益凸显技能教学的重要性。第一届体育教师技能大赛(实践部分),规定项目有广播操、武术操、队列队形和自选项目:田径(田赛、径赛)、球类(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技巧、器械)、武术(徒手、器械),以及韵律操、健美操与舞蹈等。这些规定项目无不考验参赛选手的动作技能能力。在浙江师范大学的综合馆、新体育场多数参赛选手勇于担当对自选动作的精彩亮相,展示出了扎实专业技能功底,赢得了与会者掌声和喝彩。也有少数几个选手对规定动作技能的操作稍逊色些,这些选手有的是上了年纪的老教师,力不从心;有的体重超标、身体肥胖,明显是缺少锻炼造成的老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确完整的动作示范是必要的,优美规范的示范能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浓厚测学习兴趣。中小学生身心还处在处在发育时期,对体育专业动作技能的要求不高,也不适宜追求高难的动作。区别于专业体育运动学校的要求,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大多都经过专业动作技能训练,我们在日常生活教学中不能“荒废学业”要勤于练习,善于组织技能教学,客观地看待运动技能教学,防止淡化运动技能、只教运动技能、过分强化运动技能教学的现象,在新课标背景下适应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正如开幕式上,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谈到:体育教师只有具备完成体育动作技能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活动。

2 勤钻研教材教法,迎合课堂教学需要

第一届全国中小学技能大赛,比赛规定项目的内容设置,都是中小学必修教材,比赛过程个人出场前10分钟抽取教材内容,不提供任何教材进行准备,后进行规定项目10分钟的模拟课堂教学。选手们如果在日常教学中没有钻研教材教法“吃透教材、读懂学生”在赛场上会措手不及,很难取得好成绩的。上海代表队一位选手展示《跪跳起》教材的精彩片段教学,短短10分钟把观摩者带入课堂实境,时刻吸引观摩者的眼球……最后获得9.5的高分。让我们深受启发,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教材合理地进行分单元处理,实施模块教学,勤于钻研教材教法,把握教学的细节,善于提炼教学重、难点,遵循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进行分课时、分步骤教学。尤其对武术器械、套路、体育舞蹈、健美操等学校日常教学相对冷门项目,我们要投入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教法,不能出现“动作示范的瓶颈”无所适从,通过巡回指导、互帮互助、游戏、竞赛、激励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逐层递进教学,渗透体育健康知识,教会学生养护身心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迎合课堂教学的需要。

3 勤思考精讲多练,提升体育教学实效

体育教学的有效内涵指,通过不同的体育手段和练习方法使我们的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教学有效率,即教学中师生学有所得、学有成果,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科学,学生学有价值、学有用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通过观摩参赛选手规定项目的比赛,笔者觉得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把一项动作技能正确完整的示范,使学生建立完整直观的动作表象,还要勤于思考、潜心研读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掌握驾驭课堂的技能技巧,细心揣摩教学机智,把掌握动作技能方法过程,通过我们言语的精炼表述,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做到精讲多练,提升体育课堂教学实效。

4 广交流提升理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杨贵仁同志指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整体健康水平有所改观,这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然而,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仍不容乐观。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便成为提高体育教育水平、改善青少年体质的关键环节、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体育水平、强化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体育课质量的提高,也是指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关键。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结合自身的现状,细读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积极地征订有关体育教学学刊学以致用,利用便捷的网络搜索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智慧,加入体育博客圈等;了解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广泛交流,摆脱地域性教学“井底之蛙”小视角,拓展体育教学大视野,时常关注自身教学技能的储备,发现自身的不足;关注体育教育理念的革新,加强体育与健康意识,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一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参加展示交流的180名体育教师在我国庞大的体育教师队伍中只是冰山一角。因此,各级政府要提供经费保障,统筹规划,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完善教育学会、教研部门的功能,积极搭建平台,在我国应试教育改革前行路上,让体育学科的教学技能交流,教学教研活动更加频繁,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让更多的体育教师英雄有用武之地,广泛地交流提升教学理念,提高体育教学水平;让体育教师名副其实地成为学生健康的奠基人。

G807.0

A

1674-151X(2012)03-10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3.053

投稿日期:2011-12-19

黄先斗(1978 ~),小教高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钻研新课标体育教师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Desire for Youth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乐在钻研中
因式分解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汉字新解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