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沙滩排球有助于室内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术的提高①

2012-08-15 00:54杨江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29期
关键词:弹跳力沙滩排球排球

杨江明

(湖北理工学院体育部 湖北黄石 435003)

浅谈沙滩排球有助于室内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术的提高①

杨江明

(湖北理工学院体育部 湖北黄石 435003)

排球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直接与教练员运用的训练手段有关,教练员在训练手段的选择上单纯墨守成规或盲目照搬他人的经验是不行的,只有不断探索创新,才能提高训练课的质量。同时不应人为的把沙滩排球与室内排球分割开,而应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并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借助沙滩排球练习就可以提高室内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

沙滩排球 室内排球 运动员 身体素质 技术

1993年,国际奥委会正式将沙滩排球纳入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创了沙滩排球的新纪元。凭借着奥运会的国际影响力,沙滩排球被人们誉为是“21世纪最杰出的运动”[1]。而中国排协从1994年开始举办正式的全国沙滩排球比赛,1997年首次派队参加世界沙滩排球比赛。并且从我国沙滩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上看,我国沙滩排球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特别是从雅典奥运会到北京奥运会的周期里,呈现最为强劲的发展势头[2]。显现出我国沙滩排球与室内排球并驾齐驱之势,然而沙滩排球是否对室内排球有可借鉴之处,是否有助于室内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术的提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沙滩排球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已得到较好的开展,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祝嘉铭先生现场观看了在上海举行的亚洲沙滩排球赛后说:“室内排球运动员未必能打好沙滩排球,沙滩排球打得好的人一定能打好室内排球”[3]。许多世界优秀的排球运动员也是由沙滩排球起步,然后步入室内排球,直至成为世界级球星。原美国男排队长卡奇·凯拉里就是如此,现役美国女排主攻手汤姆也是如此。他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沙滩排球打下的良好身体素质和技术基础。虽然沙滩排球与室内排球在竞赛规则、场地的软硬程度和打法上有所不同,但借助沙滩排球无疑会对室内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术的提高有所帮助。

1 沙滩排球有助于室内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

室内排球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主要身体素质,分为弹跳、反应移动、挥臂速度、场上灵活性、比赛耐久力和柔韧六个方面[4]。结合沙滩排球运动的特点,笔者以为,通过沙滩排球练习有助于室内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反应移动速度和场上灵活性的提高。

1.1 有助于增强室内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

无论室内排球运动员,还是沙滩排球运动员,弹跳力是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之一,并且弹跳力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击球点的高低和拦网的高度。由于现代排球比赛中,发球的攻击性增强和运动员扣球力量的增大,一传和防守不到位的球明显增多,这就需要主攻队员更多地完成强攻或调整进攻,同时也对主攻队员的弹跳力和全队的拦网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即使是比赛成绩比中国男排好得多的中国女排的主攻队员,身高比对手高,但击球点偏低,出现被拦或其它失误较多,造成关键时刻无法一锺定音的被动局面,同时拦网的高度也有待于增加。因而,除了过去运用的一些弹跳力训练手段外,还可以适度安排运动员进行沙滩排球练习,因为在松软的沙地上运动员进行移动和跳起击球比在室内完成同样动作的难度大,所需的蹬地力量也要大,同时由于球网的高度与室内排球一样,且一方只有两名运动员参赛,运动量也相应加大,运动员在这种条件下进行比赛,通过反复多次的快速移动和跳起击球,既练了排球技术,无形中又使弹跳力得以增强,再回到室内地板场地进行训练,运动员完成起跳动作时就会感到蹬地有力,身体轻松,这样运动员的弹跳高度将增加,击球点将增高,主攻手的攻击力将随之增大,全队拦网的高度也将相应提高。

1.2 有助于加快室内排球运动员的反应移动速度

当代排球有着快速发展的趋向,对运动员在场上的移动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攻时要求助跑快、错位快、战术变化快,从而也迫使拦网前的移动快,不拦网时的后撤更快,后排的取位、迎球、接应、保护等的移动都必须相应加快[4]。而进行沙滩排球练习时,一方只有2名队员参与进攻或防守,其防守的面积会比室内排球比赛时大大增加,加之对手进攻时往往注意扣球的路线或落点的变化,无疑增加了防守的难度,这就要求运动员防守时反应快,并在松软的沙地上移动快,稍有迟缓,球就会落地。而运动员在松软沙地上的移动比在室内地板上移动所需的后蹬力大,且移动速度所需要的爆发力主要体现在后蹬上。那么,伴随着沙滩排球攻防对抗的进行,运动员就需要相应地完成多次快速反应移动,在这一反复过程中,运动员的反应和移动速度均得到了训练。一旦回到室内排球场进行训练或比赛,其反应会加快,后蹬力会加大,进而使反应移动速度加快。

1.3 有助于提高室内排球运动员的灵活性

灵敏素质是迅速而及时地改变身体或身体某部分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能力[5]。而排球场上所需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合球的各种变方向移动;二是在各种情况下及时合理地运用各种倒地和起立的动作;三是空中动作的变化和平衡能力[7]。由于在沙滩排球比赛中,一方场上只有两名运动员,因此,运动员要进行更多次地各种变方向移动,在这一过程中,松软的沙地需要运动员付出更大的后蹬或侧蹬力量,才能及时完成相应的防守或进攻动作。同时在松软的沙地上,运动员更敢于完成各种倒地、滚翻或鱼跃救球的动作,这样通过沙滩排球比赛中的攻防对抗,运动员就能更熟练自如地完成上述动作,从而使运动员的灵活性得以提高。

2 沙滩排球有助于室内排球运动员技术的提高

2.1 有助于提高室内排球运动员的强攻或调整进攻技术

在沙滩排球比赛中,每方2名运动员需要随时变换自己所担任的角色,或担任进攻队员,或担任二传队员,但由于运动员接发球时往往站在距离中线6m左右的位置,当一名运动员完成接发球后,立即就要准备进攻,并且进攻往往是通过强攻或调整进攻来完成的。而当运动员处于防守状态时,由于对方扣球的力量大、速度快、落点刁,一旦将对方的来球防起,本方的反击也只有通过强攻或调整进攻来完成。那么,在接发球进攻或防守反击过程中,2名运动员需要完成多次强攻或调整进攻,这无疑会促使室内排球运动员该方面技术的提高。

2.2 有助于提高室内排球运动员的防守技术

沙滩排球比赛的场地与室内排球比赛的场地一样大,但沙滩排球场上的运动员只有室内排球场上运动员的1/3,可见沙滩排球运动员防守的面积大于室内排球运动员,加之松软的沙地,运动员移动时比在室内场地上困难,并且沙滩排球防守时,往往是一人拦网,另一人要担任本方整个场地的防守,而对方扣球时,一对一的拦网相对容易突破,防守的难度可想而知,对运动员的判断、反应移动、灵活性和防守动作的完成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临场对方每一次进攻就伴随着我方的一次防守,每一场比赛运动员都需要完成多次防守,无形中就会使室内排球运动员的防守技术随之提高。

2.3 有助于提高室内排球运动员的全面技术

在伦敦奥运会的排球比赛中,许多优秀运动员所表现出的技术全面是以一专多能为主要特征的。即在掌握过硬专位技术的同时,对其他专位技术也能运用自如。例如:美国女排主攻手汤姆不仅攻击力强,防守出色,而且传球组织进攻时,能很好地将球调整到位,便于本方扣球队员实施进攻,显示出自身全面的技术。相比较,中国女排有的进攻队员临场传球组织进攻时,不是出现“倒三角”,就是将球调整得不够理想,进攻队员无法发力扣球,甚至出现失误。再如:俄罗斯男排在决赛中先失两局,随后教练员果断将一名主攻队员与一名接应队员司职的位置进行了互换,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这两名运动员均有出色表现,整个球队实力大增,反而连赢三局,实现了成功的绝地反击。这充分表明在现代排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各专位之间没有明显的技术界线,需要运动员具备全面的技术。而沙滩排球一方只有两名队员上场,由于场上人数比室内排球减少,便促使运动员既要能扣球,又要能传球组织进攻;既要能定点攻,又要能调整攻;既要能前排攻,又要能后排攻。各项技术必须人人投入,并且没有技术上的“黑洞”。同时由于比赛场地并未因场上人数的减少而相应缩小,这就扩大了运动员的防守区域,加大了防守的难度,对运动员的防守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把沙滩排球作为室内排球运动员的一种练习,不仅能提高运动员对其他专位技术的运用能力,而且还能提高运动员的防守水平,从而使运动员向着能攻善守的全面型方向发展。

3 结语

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直接与教练员运用的训练手段有关,教练员在训练手段的选择上,单纯墨守成规或照搬他人的经验是不行的,只有不断探索创新,集思广益,才能提高训练课的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排球运用员的日常训练往往是长时间处于一种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加上每次训练课常常是一些动作的千百次重复,单调而枯燥是引起运动员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日常训练中适度而合理地安排沙滩排球练习,以改变运动员单一的训练环境和条件,那么,就能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热情,使运动员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感,并以良好的竞技状态投入训练,避免运动员过早出现疲劳而产生厌练情绪,从而保证训练计划的顺利执行。同时不应人为的把沙滩排球与室内排球分割开,而应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借助沙滩排球练习就可以提高室内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

[1]百度网.沙滩排球[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76442.htm.

[2]张玉红.我国沙潍排球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9):56~59.

[3]汤世芬.行动中的中国沙滩排球[J].中国排球,1995(4):16~17.

[4]李安格,黄辅周.现代排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5]葛春林.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G842

A

2095-2813(2012)10(b)-0014-02

杨江明(1963-),男,江苏常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排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弹跳力沙滩排球排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沙滩排球:阳光少年,驰骋“沙场”
辽宁省大连市市民沙滩排球开展现状分析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弹跳力
如何提高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
试论沙滩排球的扣球技术及发展趋势
对提高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措施分析
广西高校气排球和硬式排球公体课教学的价值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