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研究

2012-08-15 00:43戴伟娟秦燕霞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1期
关键词:医生心理培训

戴伟娟,秦燕霞,王 朋

(济宁医学院:A.图书馆;B.解剖学教研室,山东 济宁 272067)

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研究

戴伟娟A,秦燕霞B,王 朋A

(济宁医学院:A.图书馆;B.解剖学教研室,山东 济宁 272067)

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心理治疗在患者医疗诊治过程中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知识匮乏,是制约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因素之一。本文从心理教育内涵入手,提出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知识的培养措施,旨在改革乡村医生的培养模式。

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农村卫生;医生培训

乡村医生是农村卫生技术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主力军,是广大农民的健康保护者[1],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急需高素质的乡村医生,心理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与中介[2],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对病情焦虑、紧张、抑郁及恐惧等程度,促进患者及时康复[3-5]。乡村医生具备心理教育知识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节省患者医疗费用及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素质应作为基本的执业技能进行培训。

1 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内涵

心理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教育兼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特点。心理教育是从心理学发展起来的,心理学是心理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柱,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心理教育内涵在于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的心理生活,发展和提升人的心理素质[6],心理教育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是引导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对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对个人以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关注和促进[7]。作为教育学范畴的心理教育分为教育、辅导、咨询、治疗四个层次,心理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8],同时心理教育具有社会属性,具有社会制约性,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6]。

WTO认为健康的标准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处于理想状态,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的产生不能仅从生物个体本身找原因,也应从心理状态和所处社会环境去分析,心理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根据上述对心理教育内涵的阐述,笔者认为,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较好的服务患者,减轻或治愈患者因心理问题造成的紧张和抑郁等痛苦。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医生实施心理教育培训是乡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2 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现状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根据卫生部下发的《1991-200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和《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等有关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政策,我国各级别乡村医生教育培训政策相继出台,乡村医生培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目前乡村医生培训以获得学历和考取行医资格为目的,忽视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需求[9],心理教育素质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其培养没有得到重视,在治疗疾病时就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医院中很多因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和诊断,且大部分治疗并不规范,导致患者病情贻误、影响预后,并造成过度医疗[10]。

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疾病中的心理因素,临床研究发现: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易造成消极情绪状态,可使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心身疾病,还可加速疾病恶化[11]。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行为方式、饮食理念和生活节奏等因素都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状态,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人民群众的疾病,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

调研显示,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具有同情心,热心讲解病情治疗过程,倾听患者感受,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对乡村医生进行心理教育培训成为当前乡村医生教育工作重点。

3 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策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1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真研究乡村医生执业特点,将心理教育贯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通过心理教育培训,增强乡村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的主动性,鼓励乡村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3.1 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相关政策法规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工作,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政策,鼓励乡村医生自觉提高心理教育素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工作愉悦度低,有消极的工作情绪[13],培养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素质,应首先关注乡村医生心理状况,研究乡村医生心理需求,使乡村医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将心理教育培训纳入乡村医生考核体系是激励乡村医生提高心理教育素质的有效措施。

3.2 建立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研究基地试点

医学教育机构应积极配合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工作,高等医学院校可以建立心理教育专项研究基地,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资源优势,提供医学心理学、病理心理学、护理学等心理教育培训课程和文献资源,在培训课程、师资保障等方面加强与乡村医生的互动,深入研究农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的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

3.3 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需求也不断增加,心理教育依托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当前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医学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同时,乡村医生对心理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欠缺,造成农村卫生心理教育知识普及较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带头做好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使乡村医生认识到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帮助。通过心理教育宣传,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发展,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4 结语

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基层医疗组织的庞大群体,加强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是当前中国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的组织和实施面临许多困难,由于执业技能层次不齐,工学矛盾突出,薪酬和养老制度等乡村医生关注的问题依然存在,单靠政府和医学教育机构的努力是不够的,社会各界应努力探索,不断实践,重视乡村医生心理教育,规范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制度建设,并不断改革完善,提高乡村医生队伍心理教育素质,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新农村建设时期,加快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改革乡村医生培养模式刻不容缓。

[1]王芝芳,郑全庆.中国乡村医生现况[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2):234 -235.

[2]崔景贵.素质教育场域中的心理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7):30-34.

[3]张疆莉.心理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前后焦虑者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48):9487-9490.

[4]孙 珂,高玲玲,李 毅,等.产前心理教育对初产妇社会支持和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32(1):90 -95.

[5]郭亚君,张丽莎.术前心理教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13):1325-1326.

[6]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7]申荷永,高 岚.心理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17.

[8]崔景贵.心理教育·职业学校[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9]周 令,任 苒,马芳春,等.乡村医生的现状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6):250 -251.

[10]武 强,范 利,李 靖,等.综合性医院患者心理疾病特点以及心理工作现状和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8):791 -792.

[11]唐 斌.临床医生应重视病人的心理问题[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12(5):456 -457.

[12]杨 帆,姚黎英,汪海波.现代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新探索——“乡村医生”培养项目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98-99.

[13]杨秀梅,王海宁.当代医生心理压力现状探讨[J].医学与哲学,2006,27(3):61-62.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Training for Rural Doctors

DAI Wei-juan1,QIN Yan-xia2,WANG Peng1
(1.Library;2.Anatomy Department,Jining Medical College,Jining 272067,China)

Presently biomedical model is changing into a bio-psycho-social medical one,and psychological therapy has an increasing role in medical treatment.However,rural doctors’inadequate knowledge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ffects the quality of rural health service.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then propose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training measures for rural doctors so as to reform the mode of rural doctor training.

rural doctor;psychological education;rural health;doctor training

G640

A

1006-2769(2012)01-0036-03

2011-09-27

山东省科技厅课题“新农村建设下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创新研究”(2009RKB497)

戴伟娟(1960-),女,山东济宁人,医学硕士,济宁医学院图书馆馆长,教授,发表论文50余篇。

王 朋(1979-),男,情报学硕士,济宁医学院图书馆馆员,发表论文8篇。

猜你喜欢
医生心理培训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最美医生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