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建立良好的科研思维

2012-08-15 00:43柳英兰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1期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临床

柳英兰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产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怎样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建立良好的科研思维

柳英兰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产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建立良好的科研思维应从多方面入手。从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和科学实验室设施的建设,改良传统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尽早进入科学实验,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的力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吃苦耐劳意识等均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建立良好的科研思维大有帮助。

医学硕士研究生;医学科研;科研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是评判人才创新性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如果没有创新性的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性的能力和创新性的成果。而一切创新性成果的出现都离不开科学研究。

医学科研作为一种特殊的科学研究,肩负着治病救人的重大使命。医学科研既包括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又包括二者的结合。但无论是何种医学科研,都需按科研设计逐步实施,而科研设计始于科研构思,科研构思来源于科研思维所形成的框架。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信息时代,怎样培养医学硕士生建立良好的科研思维成为教育者们思考和探索的主题。研究生教育仅有半年的理论课学习,而如何在前期理论课教学的有限时限内,把理论知识和科研思维的培养结合起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扩展思路,以使其尽早开启科学研究之门。笔者就此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1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和科学实验室设施的建设

在学生的科研训练中,导师的指导或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导师所掌握的国内外科研动态,某一研究内容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均有助于学生的选题及设计。另外,导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某种现象或产生的某些想法可能就是一个新的创新点。导师的身体力行将直接关系到培养效果,因而导师要从科研作风、道德修养等方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风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高等院校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必须具备综合性、开放性、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综合科学实验室,以及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的综合性专业化教师队伍。固定而专业的实验室教师可对实验的相应环节进行适当地指导,这样可以减少因仪器故障而导致的实验中断的时间,提高效率,利于实验操作技术的学习。

指导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建立克服一切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训练可以巩固专业知识,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磨炼意志,开阔思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协作精神[1]。

2 改良传统教育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多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加之当前部分教师仍沿用“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教育方法,学生自主发言的机会极少,使学生在学习上逐渐形成一种依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获取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就是创新教学法的一种具体应用,它要求将科研思维结合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目前正在不少院校进行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2-3]。在整个教授过程中教师起着掌控全局,重点引导的作用,需要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者,教师可注意尽量以启迪式的教育方式来指导学生,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这样更利于科研思维的培养[4]。

总之,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使培养的人才有知识、有能力,又有把知识及能力充分发挥的良好素质。

3 鼓励学生尽早进入科学实验,参与科研活动

有学者认为医学研究是一切医学进步的基石。已有报道显示,在医学院校本科生中开展科研能力培训和教学,将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兴趣爱好并增强其科研能力。在美国的医学院校中,均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学生再读期间的科研实践和培训,采取导师制、暑期科研实习制度,科研训练方式多样化[5]。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是培育创新思维及能力的极为重要的途径,组织科研兴趣小组参加本学科的硕士生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报告、SCI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报告、研究生毕业论文报告等。还可以利用教学和科研力量,引导一年级医学生在指导教师或高年级学生的带领下参与科研实践活动,进行医学实验,实验后统计数据、整理结果等。并可在实验过程中及实验完成后进行撰写论文,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科研经历将影响学生的未来学术和职业发展。现代社会需要大量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因此,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创新思维培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点。学生在参与重大课题的过程中,实验、科研能力会得到既快又好的提升,可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6]。

4 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的力度

国外的医学教育更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要求学生自第1年起就直接与患者接触[8]。我们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认识上,纸上谈兵是不能提高业务水平的,必须付诸实践,医学生临床诊断、治疗技能方面的训练是必要的。随着医学科学的突飞猛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也是日新月异,教材上的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病人身上症状可以千姿百态,发展过程可以千变万化,没有一个病人是照着书本生病的,因此在临床思维活动中,单凭教材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应该做到既注意直接经验的积累,又注重间接经验的扩展,让学生直接与患者接触,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去看书更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培养前沿的科研思维

正确临床思维的形成除了临床实践还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培养,这是将疾病的一般规律运用于判断特定的个体所患疾病的思维过程[9]。医学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任何真理性的理论,都同一定的科学方法相联系,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就不可能有新理论的发现。

5.1 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医学科研思维和一般临床思维相比,虽不能脱离形象思维,但具有更多的理性思维的内涵。理性思维即抽象思维,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和探索事物的本质属性。对于一个临床医生来说,面对临床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经常问一个为什么,如果头脑中提取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查阅专著和文献,均不能对此进行解答时,应进一步寻求答案,看似一个普通的问题,都可能会成为一个科研命题的雏形。

5.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思维的科学性

创造性方法寓于创造性思维,在医学科研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从类似中联想,灵活地概括,果断地评价并顶住各种流言蜚语,决不可能出现创造性的成果,因此创造性思维对指导医学科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学科研的课题均来源于临床存在的实际问题,管患者、做手术、查文献都可能成为科研命题的来源。

科学性是科研思维的精髓,一般体现在:①选题的实用性。临床研究,也包括实验研究,应来源于临床,贴近临床,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或实用前景。②设计的合理性。临床病例资料和素材的收集,实验分组,实验动物的选择,方法建立,检验数据的采集等等都应先考虑成熟,反复思考如何才能达到预期目的。③结论的可信性。结论必须有根有据,立据充分,实事求是,总之要如实反映客观的真实性,要让人信服,要经得起检验和重复。

5.3 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意识

要想在科学创新上有所成就,就要不怕艰苦、不怕失败。要有献身科学的精神。多数科研成果都是经过了长期的科研累积及很多人的艰苦工作,才能得到的成就。所以,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有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科学问题就是要寻求未知,全力以赴投进去。

总之,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志在培养高素质、优潜质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兼备科研能力的临床医学人才会较好地将科学工作方法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能更敏锐的意识到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铸造大批医学后备精英,对其科研思维进行培育,势在必行。

[1]杨 明,刘 斌,杨小庆.医学影像系大学生科研计划训练的实践与探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6,15(2):93-94.

[2]汪雪兰,朱小南,伍宇平,等.中国式课堂PBL的实践与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3):13-16.

[3]聂宏光,蔡际群,魏敏杰,等.PBL教学模式在药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医学教育,2005,6(6):56-57.

[4]周志平,尹丽娟,王 什,等.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6):68 -72.

[5]董海龙,熊利泽.美国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教育现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38-39.

[6]董 鹏,王 滨,孙业全.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与论文质量关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57 -63.

[7]夏 欧,曾志嵘,马 艳.关于我国长学制教育培养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2006(8):10.

[8]欧阳钦,吕卓人.临床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03-506.

How to Cultivate Scientific Research Thinking of Candidates of Master’s Degree in Medicine

LIU Ying-lan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

Cultivat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hinking of candidates of master’s degree in medicine involves multiple aspects:upgrading teachers’professionalism,strengthening the supply of teachers and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laboratory and facilities,modify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encouraging students to enter the lab as soon as possible,emphasizing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and cultivating students’awareness of innovation and hard work.

medical postgraduate;cultivation;scientific research thought

G643.0

A

1006-2769(2012)01-0049-03

2011-11-10

柳英兰(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妇科肿瘤研究。

猜你喜欢
医学研究生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