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学系皮肤性病学教学体会

2012-08-15 00:43李咏梅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1期
关键词:教研室儿科课件

李咏梅,王 华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重庆 400014)

儿科医学系皮肤性病学教学体会

李咏梅,王 华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重庆 400014)

在目前没有专门的儿童皮肤性病学教材的情况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经过多年努力和尝试,以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手段为重点,以强化督导为保障,积极探索培养儿科医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临床教学;儿童皮肤性病学;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皮肤疾病发病因素越来越多元化,社会对儿科医生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儿科医生在临床诊疗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皮肤疾病处理需求,给儿童皮肤性病学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在目前的医学教育中,皮肤性病学属于考查科目,教学大纲及教材的编写相对滞后,课时数相对较少而内容相对较多,而且没有专门的儿科皮肤性病学教材,教学矛盾较为突出。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不断尝试,以优化教学内容为核心,改变教学手段为重点,强化督导为保障,积极探索培养儿科医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努力提升教学质量。现将主要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1 以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适应需求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种多达2,000余种。儿童皮肤病则以先天性、遗传性、感染性和变态反应性为多见。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研室组织所有任课教师共同讨论,针对授课对象是儿科医学系本科四年级学生的情况,忠于教学大纲,结合儿童皮肤性病学的特点,选定了总论(皮肤组织学、症状学、治疗学)、感染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脓疱疮、金葡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毒性: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真菌性:头癣、手足癣、体股癣)、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荨麻疹、药疹、接触性皮炎、湿疹、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等与儿童密切相关的病种为大课重点内容。同时,结合当前性传播疾病的防控状况,调整淋病、梅毒、艾滋病等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疾病的最新进展。

2 以多媒体辅助传统教学模式为重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板书+挂图”为模式,具有富于人性化、适应性较强、教学进度适宜等优点,在医学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教学手段单一、刻板、内容表达受限及传达的信息量有限等缺陷,已经不能很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1]。近年来兴起的多媒体教学因其具有形象、生动、直观、信息量大以及便于资料收集、修改、交流等优势备受教师青睐。我们根据不同章节教学内容的需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力争取得最佳教学效果[2]。如在讲总论时,基础复习及治疗学采用传统讲授为主,基本皮损则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展示大量典型图片,配合教师生动的讲解,让学生对丘疹、斑疹、风团、水疱、脓疱、囊肿、浸渍、糜烂、溃疡、瘢痕、萎缩等损害留下深刻的记忆,而且在下课前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图片抽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在讲授各论时,教师通常把主要题干板书在黑板上,如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再结合多媒体课件按顺序讲授,既避免了幻灯片的不断更替引起的条理不清等弊端,又让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以直观、生动、形象的幻灯片或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同学面前,易于理解、消化和接受。以荨麻疹为例,病因和发病机理以讲授为主,临床表现则是用多媒体将同一个病人从风团初发到消退过程中多次采集的照片一一展示,让学生充分理解疾病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教师能有效控制讲课的进度与速度,学生既有时间理解课堂内容,也有时间记录重要笔记;教师充分运用肢体语言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以诱导、启发、提问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 以规范临床见习与实习为重点,培养学生临床处置能力

3.1 紧扣理论学习内容,组织见习课程

带教老师在每次见习课前认真准备见习内容,提前约好典型病例。见习内容既要与大课内容一致,又要作适当扩充。如病毒感染性疾病,大课主要学习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由于课时有限,没有安排病毒疣、手足口病、水痘等课程,但这些疾病是儿童常见皮肤病,所以在见习时予以安排。见习课分3个步骤进行,首先复习与此次见习相关的大课重点内容,让学生有准备的接触典型病例;第二由学生自己询问病史并查体,提出可能的诊断意见,由老师汇总;最后再集体观看由教研室准备的相关章节视听教材以加强记忆。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强化并丰富了大课所学的理论知识,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把握实习关键环节,做好临床医生角色体验和教师言传身教

实习由临床及教学经验都很丰富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带教,每位教师带2名同学。学生报到时进行入科教育,包括临床规范、规章制度、医患沟通技巧以及在门诊的工作内容。教师言传身教,充分尊重实习医师,让其询问病史并查体,得出疾病的初步诊断和处理措施,教师在旁加以补充指导,提出相关的鉴别诊断,对细节进行分析,予以适当的鼓励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增强学生自信。如面对一个全身出疹的幼儿,询问病史的时候要注意其是否有发烧、腹泻、出疹的时间、是否用药、皮疹的变化等一系列情况,结合相应体检、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得出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一些简单的治疗操作,鼓励学生亲自实践,教师协助指导,比如传染性软疣钳夹治疗,湿疹渗出严重的病人进行开放性冷湿敷,亚急性湿疹病人糊剂封包治疗,寻常疣疣底注射治疗,真菌镜检取材涂片、Wood灯检查等。通过以上的学习、实践,学生很快进入医生的角色,临床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同时通过与病儿及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医德的培养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实习结束前由总住院医师结合当前常见病种进行小讲座,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适当补充近年来国内外皮肤性病学新进展,以拓宽学生视野。出科前考试,并由带教老师针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给出评价和评分。出科的学生也会给带教老师评分,这样促进教师改进,共同做好实习带教工作。

4 以严格的教学督导,提高教学能力

搞好皮肤性病教学工作需要教研室的统一管理和督导。教研室由具有丰富临床和教学经验及较强科研能力的医师担任组长,组员层次有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助教等,大多数都具有多年临床和教学经验。为了搞好教学,教研室实行集体备课制、试讲制和听课制。集体备课即每位教师把自己的课件演示一遍,阐述自己备课的总体布局和具体思路,再由各位老师对其从具体授课内容、幻灯片的制作技巧以及讲课的条理性、逻辑性等提出有益的建议,便于改进,大家还把平时出诊时遇到的典型病例照相后资源共享,作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信息来源。通过这样多次集体备课后,老师的课件制作及讲课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对于年轻教师,实行严格的试讲制,由教研室的医师以及医院教学督导专家组成评审,提出意见及讲评,试讲不合格者再次试讲,直到合格为止,这样就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为规范化、统一化及标准化。正式讲课时,本科室教师随堂听课,做好笔记,观察同学的反应,同时医院也派有专家听课督导,课后由专家、本科室老师、同学分别填写专家评议、同行评议、学生评议表并打分,最后综合得分,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指标之一。

儿童皮肤性病学是一门既有独立性又和其他临床医学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是儿科医学系临床医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科目,提高儿科系皮肤性病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需要多个部门、环节的相互配合,需要我们医学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平衡好医疗和教学的关系,积极面对教学工作中的挑战,为培养优秀、全面的儿科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王忠永,邱会芬,张玉杰.新形势下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结合[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434-436.

[2]欧阳莹,冉素娟.多媒体课件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2):1194.

Teaching Experience in Pediatric Dermatology Department

LI Yong-mei,WANG Hua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Children’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4,China)

Currently,there are no specialized children’s textbook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After many years of hard work and attempts,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tries to emphasis on optimization teaching content,change in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for protection,then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mode of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 in training pediatric medical students’interest in the study of this subject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clinical teaching;children dermatology;the quality of teaching

G642.0

A

1006-2769(2012)01-0211-03

2011-11-02

重庆市2011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13158),儿科皮肤性病学实践教学改革与优化

李咏梅(1971-),女,硕士,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教研室儿科课件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走进大山里》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
趣闻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