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之探究

2012-08-15 00:52李胜凯
运动 2012年17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农民农村

李胜凯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之探究

李胜凯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新农村体育是目前群众体育重点,探究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方向,以使得新农村体育得到良好的发展,找寻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道路其意义可谓是现实的、深远的。

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

新农村体育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清楚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农村体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充分挖掘农村体育所蕴涵的各种条件和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和挖掘长期沉淀的农村体育资源,弘扬和发展农村优秀体育传统项目,是走好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既要求农村体育能够在农村经济社会进步的历史过程中得到切实的、全面的自我发展,又要求农村体育在自我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农村和谐社会的建构,实现与农村经济社会和睦共生的共同发展。

1 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影响因子

1.1 体育意识形态错位,体育观念落后

农民思想上还存在着封闭性和相对保守性,农民中很多人对体育锻炼有理解上的错位,体育意识较淡薄,认为日常农务劳动就可以代替体育锻炼,没有清醒认识到体育锻炼是科学地、有目的地锻炼身体。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自主性不强,认为体育锻炼必须有人组织,体育是富人游戏,和他们关系不大。也有人认为体育就是比赛,是运动员的事情,若有村民频繁进行体育健身,或许会被误解为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加上政府和社会对于健身和健康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对农民进行身体健康的检查和体质的监测,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农民身体素质的下降。目前,让广大农民身着运动衣,有组织地参加体育活动和比赛,仍然比较困难。陈旧的传统体育观念是制约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是限制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思想大关。

1.2 经济欠发达,体育经费不足

经济基础制约着体育的发展,农村经济水平制约着体育活动的开展。人们整日忙于生计,有的甚至温饱还没解决,谈何进行体育锻炼。经济基础薄弱是影响农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在经济收入较低的状况下,人们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不会很高,不可能普遍开展,也不可能出现大量的体育活动,使得农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少、效果差。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体育发展不够平衡,国家对体育的投入大部分用在了竞技体育上,我国农民在文化教育,就业工作、社会保障和农村居民获得的福利性体育服务等方面远落后于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应逐步增加对农村体育事业的投入,促进农村体育发展,增加体育设施建设。新农村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成了制约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瓶颈。

1.3 体育人才缺乏,体育资源匮乏

在农村,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状态,体育教师或体育文化传播者往往得不到相应的承认和尊重。在农村基层开展的体育工作,一方面缺乏体育人才;另一方面城市中的体育人才不愿意到农村来,造成现今农村体育工作举步维艰的局面。农村体育场地、器材严重短缺、器材的损坏和陈旧、保管的不善等人为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农民参加体锻炼的积极性。欠发达地区体育人才的缺乏和体育资源的匮乏,对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进程。

1.4 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滞后

政府重视不够、组织管理不健全,在当前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建设中,乡、镇、县级体育局把主要精力放在竞技体育方面和城市体育活动的开展上,很少顾及农村体育发展进程。目前,我国县以下的行政机构中管理体育的部门很少,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很多县乡以下就没有专门的体育机构, 多数乡镇为了响应我国精简机构的政策,把本应独立出来的体育部门并入到文化部门,把重点放在了经济建设上。乡镇一级文体机构大都是空壳,根本没有能力去开展适应农村特点的体育活动。

另外,我国当前还缺乏建设系统的农村体育发展运行机制。在当前新农村体育发展建设中,不仅没有能够发挥我国行政体制的优势,反而由于层级多、利益分化等原因,造成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建设效率低下,使城市体育发展远远超过于农村体育发展,满足不了农民对于体育锻炼的日常需求,对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造成严重制约。

2 构建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途径分析

2.1 树立正确的体育健身观,营造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

新农村体育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劳动者。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体育教育的投入,加大体育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认识体育的本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农民自身素养的提升,能够加强农民对体育健身的进一步认识。

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应追求健身、娱乐、树德、益智、育心等育人的多元化价值观,最终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壮大体育健身队伍,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村的文化气息和政府政策,准确制定出符合当地农民的体育健身计划,营造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开展符合农民的体育运动项目。结合农村地域广、农务季节性强等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农民的体育健身项目,尽量选择或开放趣味性强、简单易学、投入资金少体育健身项目,并按年度、季度等时间段公开评选体育健身先进,树立典型。在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积极性的同时,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体育健身对提升个人素养,增强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丰富新农村体育文化生活,使农民享受体育到来的乐趣,让体育健身融入到家家户户。

2.2 加大政府体育资金投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新农村体育的和谐发展,既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也需要农民自下而上的拉动对体育的需求。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政府的投资是体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我国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要考虑到农村的实际,加大对农村的投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为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政策保障。形成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经济体系,多方面、多层次地提高农村人均收入。

农民群众要主动争取国家财政,利用体育彩票资金,加大对新农村体育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吸引华侨、外商以及动员本地企业自筹资金,采取多种渠道进行融资等方法,使社会各种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减少对政府资金的依赖,当地农民群众也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自我创收,进一步拉动农村经济,从而促进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

2.3 加强体育教育指导,丰富体育设施资源

要落实农村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充分发挥体育指导员的作用,丰富村民的体育知识,开展符合当地农民的体育活动,建立由体育专业人员组成的健身中心与辅导咨询中心。同时,学校要扩大体育师资队伍数量,在机构改革的前提下,根据农村生源现状,要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能够配备专职体育教师的学校尽量配置专职教师。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应全方位、多途径地拓展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渠道,为农民真正加入并了解体育健身提供实实在在的保证。要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在现有条件下,建议以镇或乡机关所在地为基地,逐步建立农村体育活动中心,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农村体育场地数量。加强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民拥有便捷宽敞的活动场所是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2.4 加强体育管理组织建设,搭建新农村体育发展平台

体育管理组织的发展状况直接体现了农民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是构建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点。要下移工作重心加强农村体育基层管理的力度,把农村体育工作的中心下移到乡镇。各乡镇政府应根据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制定出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并按计划进行实施,成立乡镇农村体育工作组织机构,形成以乡镇体育社团为主线,各基层设立健身指导站,县文化、体育部门对其实行目标管理,配备热心体育、精于业务的专干,将新农村体育发展贯穿起来。培育和发展一批区域特色鲜明,建设管理规范、队伍整齐有序、活动内容丰富的体育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组,积极有效地推进新农村的体育组织建设和发展。发挥市场在农村体育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农村体育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水平,积极出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在县、乡镇建立“农村体质监测站”,随时将体育健身的结果和身体状况反应给农民群众。

3 结 语

构建和谐要素是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新农村体育要终身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从资源调配、观念形态、社会结构的破与立、发展经济、组织保障、政策调配与干预等多层面多围度的发展新农村体育,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我国新农村体育和谐发展,尽快摆脱落后的局面。

[ 1 ] 朱家新,黄瑞国,林朝晖.福建省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J ].体育文化导刊,2006(3):19.

[ 2 ] 马新民,刘凤婷,任保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思考[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9):1161-1163.

[ 3 ] 周伟昂.论体育促进和谐新村的的建设[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17-18.

[ 4 ] 唐萍.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与运行机制研究[ J ].浙江体育科学,2009(1):22-25.

G80-05

A

1674-151X(2012)09-14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9.077

投稿日期:2012-07-26

李胜凯(1987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耕牛和农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
新农村 新一辈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