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支部建在科研创新团队的意义与路径

2012-08-15 00:45胡丽伟
党史文苑 2012年8期
关键词:心智学习型愿景

胡丽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支部建在科研创新团队上,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选择,既可以在科研创新团队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渗透到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环节中;又可以通过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促进整个创新团队的思想凝聚和业务发展。

一、创建科研创新团队党支部的意义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 “以学术问题为纽带,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由为数不多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互补的科研人员组成的既分工又协作,具有良好互动性和凝聚力的学科内或跨学科的创新研究群体”[1]。随着高校科研学术活动的增强,学科团队也蓬勃兴起,“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既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精神的落实,也是高校在快速转型时代背景下的现实选择。

1.推动创造力。支部建在科研创新团队上,有利于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紧密结合。科研创新团队“不是一个简单的学者集聚体,而是一个具有共同研究方向、较强凝聚力和学术研究目标的高层次的学术群体”[2]。把党支部建在团队上,有利于在政治思想上给团队以更高的指引,使大家认清形势,辨明方向,促进团队日常工作的良性运作,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自觉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成员之间也能借助科研创新团队的优势,通过理论研究或项目申报营造较强的学术氛围,提高成员的业务素养。

2.提高战斗力。支部建在科研创新团队上,有利于推动团队发展上层次上水平。团队是大学的基本组织单位和运作单元,由于教学科研等业务上的共同性,团队成员之间联系紧密,在活动的目标、方式、内容上容易达成共识。支部工作直接面对具体人员和问题,便于直接联系、宣传、组织、团结群众,从而找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发挥团队的核心作用。把党支部建在团队上不仅有利于教育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做好党员发展、教育工作,吸收更多的优秀知识分子加入到党组织中来,同时,能够通过党员的表率作用去影响和感染每一个团队成员,在学科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引导团队向更高层次的学术目标发展。

3.增强凝聚力。支部建在科研创新团队上,有利于发挥党在团队日常运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以人为本,团队党支部在贯彻以人为本的过程中,要求以成员的发展为本,充分尊重教师,并通过党内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形式,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支部的活动,辐射到团队的每位成员身上,有利于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团队党支部建设的启示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德·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管理理论,主要观点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非常强调学习力、生命力、创造力的组织,需要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来创建”[3]。由此可见,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通过五项修炼,实现“组织愿景的一致性,个人潜能的超越性,组织活力的持续性”[4]等目标。而这些目标与科研创新团队党支部的目标是一致的。如前所述,科研创新团队党支部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各方面都处于前沿地位,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来指导团队党支部的建设,是促进团队发展、发挥团队作用的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发展愿景的一致性,是指组织中各成员能形成基本一致的共同愿景,这个愿景既能被个体所接受,又能促进个体为之努力。共同愿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组织中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追求。科研创新团队党支部建设的目标是通过组织建设,达成个体发展目标与团队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更好地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贯彻党的教育思想。因此,追求发展愿景的一致性,是团队支部建设的基本前提。

个体潜能的超越性,是指组织中各成员都能通过组织的激励与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充分实现组织成员的人生价值。科研创新团队党支部建设的内容就是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民主科学的管理,通过系统持续的学习,改善个人和团队的心智模式,发挥党员在整个团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实现团队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因此,实现个体潜能的超越性,是团队支部建设的重要途径。

组织活力的持续性,是指组织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使组织具有竞争力和凝聚力。组织的活力是通过制度、人员来保障的,需要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科研创新团队党支部建设的任务就是通过组织建设,努力保持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引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使组织在教学科研中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因此,达成组织活力的持续性,是团队支部建设的最终任务。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科研创新团队支部创建中的应用

1.加强文化建设,努力塑造团队党支部的共同愿景。高校的科研创新团队是“人才强校”指导下的一个创新项目,近年来在各校都掀起了创建的热潮,但由于长期依托教研室的习惯一下子并不能完全改变,团队组成之后存在拼凑现象,稳定性、协调性都比较差,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党支部也无法发挥组织应有的战斗堡垒作用。共同愿景是加强支部建设的基础,而共同愿景是支部成员在不断的磨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自发的、求同存异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要建立支部的共同愿景,需要做到:一是建立平等、自由、民主的交流机制,在成员之间形成交流与沟通的良好局面。组织内部要畅通诉求渠道,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信任与尊重,为组织共同愿景的形成提供充分的基础;二是尊重个性,加强融合。在组织中既重视每个成员的个性发展,提炼每位成员的个体愿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点,使形成的组织共同愿景是集合了成员的个体目标的,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一种团体精神。这样,就易于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发挥团队党支部在团队建设中的作用。

2.健全运行机制,努力改善团队党支部的心智模式。一个心智开放的团队,具有强大的创造力,而一个团队的创造力是由每个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组成的。促进个人心智模式的改变,就要在团队中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成员发挥想象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转变领导模式,培养支部领导的个人魅力。在创新团队党支部中,每位成员都是业务上的优秀人才,要融合这个团队,靠传统的行政命令方式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只有通过独特的人格魅力,运用专业上的权威影响,才能“有效转化团队成员的观念和态度,激励他们改善心智状态和增强创造力”。[6]因此,在支部书记的选拔上,既要考虑思想素质、党性修养,也要具备学术造诣和专业权威,这样,不仅能为团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治学环境,也能感召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既能引领整个团队的发展,又能将支部建设与团队发展工作结合起来。二是建立支部学习机制。团队学习的目的在于“将个体的心智模式与共享心智模式结合起来,把简单的线性单环路学习模式转化为互动的双环路学习模式:只有当个体心智模式通过共享心智模式而成为组织的一部分并进一步影响组织行为时,才发生组织的双环路学习”。[7]学习强调的是组织成员的共同成长,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重视团体学习,要建立支部的定期学习交流制度,通过研讨论坛、报告讲座、文化沙龙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和思想交流,实现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通,促进支部成员“学习力”的不断增强,激发整个团队党支部乃至整个团队的生机活力,推动个体和团队的整体发展。

3.围绕中心工作,努力促进团队党支部的组织活力。促进团队党支部的组织活力,是加强组织建设的关键,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把党支部建在创新团队上,初衷就在于能够将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与创新团队的业务创新作用最佳地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发挥团队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因此,要促进团队党支部的组织活力,就必须把党建工作与团队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中心工作展开党建工作,改变以往那种游离于业务工作之外,纯粹谈政治学习或党内问题的倾向,把团队党支部的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育人服务的工作中去,在一线工作中体现出党组织在人心凝聚、思想渗透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出党员教师在团队中的作用和价值。第二,促进团队党支部的组织活力,还需要各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就需要党建工作与解决团队成员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成员的需要满足程度与积极性的发挥呈正比例,因此,要发挥团队党支部的作用,就要尽可能地为组织成员创造一个有利于进行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的平台和氛围,努力促进个体成员的目标实现,从而推动整个团队的发展。

[1]何静,蔡兵,顾新.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04).

[2]宣勇,何作井.支部建在学科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1,(03).

[3][美]彼德·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4][5]徐涌金,林培元.试析学习型组织理论在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建设中的应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03).

[6]余敏,黎志辉.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机制探讨[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04).

[7]成长春.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心智学习型愿景
塑造心智教师 构建心智课程 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校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冬日的愿景(组章)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