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肠功能障碍42例临床分析(附典型病例报告)

2012-08-15 00:47王志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3期
关键词:黄粉胃肠功能器官

王志平

山西朔州市怀仁县人民医院,山西朔州 038300

小儿胃肠功能障碍42例临床分析(附典型病例报告)

王志平

山西朔州市怀仁县人民医院,山西朔州 038300

目的探讨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科42例胃肠功能衰竭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生大黄粉敷脐法结合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显效34例,无效8例,显效率为80.95%,其中2例患儿由于病情恶化死亡。结论严重感染是急性胃肠功能碍障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调整内环境、改善微循环,早期发现和干预可改善患儿预后。

小儿;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特点;治疗

本文笔者对入住我院的42例胃肠功能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讨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要点,现简要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选自2009年3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胃肠功能衰竭患儿,诊断参考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相关诊断标准[1]。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9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4岁,其中4岁以下患儿30例。临床表现:除原发病症状外,均表现出肠呜音减弱或消失、腹胀、呕吐等临床症状,其中腹胀并发腹痛29例;高热 21例,超高热16例;后期发生循环衰竭15例,死亡2例。原发病:吸入性肺炎6例,颅内感染10例,脓毒败血症8例,急性肠炎9例,中毒性菌痢7例,其它2例。

1.2 实验室及检查

实验室检查:WC>15.2×109/L38例;大便潜血阳性18例;血培养大肠杆菌6例,变形杆菌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2例;血糖升高(6.5~8.0 mmol/L),血钾降低(2.3~3.6mmol/L)。

1.3 治疗

①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吸氧、保暖、适当输液,维持患者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②禁食与胃肠减压。③肌肉注射维生素B1(50mg),静脉注射新斯的明(0.2~0.4mg/kg)。④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酚妥拉明。⑤其他处理:酌情应用H2受体拮抗剂,静滴止血药物等。⑥应用中药生大黄粉敷脐治疗小儿胃肠功能障碍,为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较好的方法。我将42例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2组,生大黄粉敷脐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生大黄粉敷脐治疗;常规组用常规治疗方法。两组在入院时和入院后72h检测TNF-α、IL-1、IL-6及血乳酸。结果生大黄粉敷脐治疗组患儿的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生大黄粉敷脐治疗组TNF-α、IL-1、IL-6及血乳酸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生大黄粉敷脐法治疗小儿胃肠功能障碍能降低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改善胃肠功能障碍患儿的预后,生大黄粉敷脐法对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更加具有实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的优点。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

患者24h内,肠鸣音恢复,腹胀减轻,呕吐减轻,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为显效;患者24h内,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甚或加重为无效。

2.2 临床疗效

生大黄粉敷脐法结合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显效34例,无效8例,显效率为80.95%,其中2例患儿由于病情恶化死亡。

3 讨论

3.1 病因及机制

胃肠功能障碍多发生于各种危重症抢救过程中,如严重感染、创伤、败血症、休克等这些危重症常常可导致患者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其中在临床上重症感染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2]。胃肠道黏膜是人体中代谢最活跃的器官之一,当机体受到致病因素侵害时,人体在应激状态下,全身血流量重新分布,胃肠处于低灌注状态,最先受到缺血缺氧损害,由此引起的中毒使肠壁细胞代谢障碍、组织损伤,而出现胃肠功能障碍[3],如果缺血缺氧状况继续发展可累及到全身其它器官,继而出现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

3.2 临床表现及治疗

各种危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在临床上主要表现出肠呜音减弱或消失、腹胀、呕吐等症状。胃肠功能障碍是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征象[4],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酚妥拉明是α受体阻断剂,可阻止5-羟色胺及组织胺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同时可改善肠道微循环,增加肠道供血供氧。H2受体拮抗剂可抑制基础胃酸及各种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减少胃内氢离子浓度,保护胃粘膜。本组应用新斯的明、2%碳酸氢钠注射液、酚妥拉明、H2受体拮抗剂等调整内环境,改善微循环治疗小儿胃肠功能障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轻中度的胃肠功能障碍。

胃肠功能障碍多发生于各种危重症抢救过程中,是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征象,常常预示者患者病情的恶化,具有很高死亡率。因此在临床上,当患者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如肠呜音减弱或消失、腹胀、呕吐等时,应该引起临床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防治患者病情恶化,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1]祝益民.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1):6-8.

[2]曹敬燕.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原因与预防[J].航空航天医药,2010,3:343-344.

[3] 韦巧珍,王琳林.感染与胃肠功能障碍[J].医学综述,2008,14(9):1339-1341.

[4]刘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141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5-16.

R722.1

A

1672-5654(2012)05(a)-0136-01

2012-03-19)

猜你喜欢
黄粉胃肠功能器官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某战术弹热防护件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类器官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海胆黄固体饮料开发工艺优化研究
ORGANIZED GIVING
梨黄粉蚜虫的防治方法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