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启示

2012-08-15 00:43李成保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主观马克思哲学

李成保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21世纪的今天,人类的实践活动在诸多方面都以全新的方式存在着。众所周知,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和存在方式。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人类的实践活动越来越纷繁复杂。同时,实践的内容、结构和运行机制也在不断突破前人。无论在社会关系实践维度上还是在生产力实践维度上,都存在着合理实践与不合理实践的历史活动。只有运用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发掘其当代意义,才能更好地理解与践行科学发展观,从而进一步分析和化解社会发展的难题与困境。

一、马克思之前的实践观的历史嬗变

在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形成之前,许多哲学家对实践都进行过研究和论述。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就有过关于“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要继续教导、劝勉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1]的表述。柏拉图提出的关于灵魂的三个能力和国家的三个职能相一致的观点,都体现了实践活动的含义。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实践哲学的真正创始人,他第一次用实践概念来分析和反思人类的行为,认为实践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实践哲学体系,开创了实践哲学的传统。他将科学分为实践科学和创制科学,并认为实践领域已不再是纯粹思想的自我认识,实践知识的目的不在于自身而在于行动。

到了近代德国,康德把实践分为按照自然概念的实践和按照自由概念的实践,他所理解的真正的实践(道德实践)是以自足的形而上学存在为原型的,因为道德实践是独立于任何经验条件的。后来,黑格尔把实践解释为观念(即精神)本身的活动形式,认为人类实践仅仅表现了理性的机巧,所以他只是抽象地表达了实践的能动方面。而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的时候,把其中的能动原则和辩证法也一起取消了。正如马克思所批判的那样:只是从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而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2],最终忽视了社会实践的作用,这是德国古典哲学终结的重要原因。

从马克思实践观诞生之前的实践哲学分析看,它们始终没有摆脱形而上学的阴影,也没有在理论哲学范式之外发展出独立的实践哲学范式,更不能理解社会实践在链接主客体方面的重大意义。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及其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前人的实践思想的基础上的批判与借鉴,使得马克思的实践观实现了根本上的超越与实质性的转换。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马克思论述了实践在历史和认识中的作用,开始从“对象性活动”意义上理解实践,但尚未把实践概念作为中心范畴来使用。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又进一步论述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指出了思想的实现要靠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把“现实的人”规定为“生活在现实实物世界中并受这一世界制约的人”,而实践概念的决定性地位还没有被最后确定下来。直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才把对实践观点的理论从局部的阐述转变为全面的系统的论述,不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从人和人的关系方面揭示了实践的社会本质。该书被恩格斯称做“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3]。自此,马克思真正开启了具有革命意义的哲学的“实践转向”。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4]。在这里,实践观点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标志。其基本观点主要有:

1.实践是标志主体和客体之间本质关系的范畴。实践所包含的基本要素是主体、客体和中介,这是一个以三者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在此,实践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是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实践的客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对象,是制约性因素;中介是各种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的程序和方法等。马克思指出,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导致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5]马克思认为,实践的主体有自己的能力结构与社会结构,也就是说,人不仅仅是自然的人,更是现实的历史的人。

2.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他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6]另外,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这里的实践的对象性质包含了以人作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的活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7]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动物是在消极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的,它的存在方式是本能的活动;而人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物质存在的。

3.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是生产劳动,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们一切活动中最基本的方式。“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8]。正是通过感性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人的感性生命存在才成为可能。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最基本的方式,是人的生命及其生产活动的直接存在形式。他把人类实践分为四个主要类型:物质生产实践、人的自身再生产实践、精神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实践。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9]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与谬误的根本标准,是由真理与谬误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与谬误的内容包含着思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相互关系。要想验证这种关系的状况,即主观思想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不能用主观思想来检验主观思想,而客观对象也不可能自动地提供与思想相对照的方式,这种对照只能由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进行。因此,判断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的标准,就只能在思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上,即只有依靠主观和客观相互结合、相互统一的形式,才能检验主观与客观是否相互一致的内容。而实践恰恰是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唯一形式。实践的过程是把主观目的性加以物化,实践的结果是物化了的主观目的。因此,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把它应用于实践并考察实践的结果后才能作出回答。

三、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启示

如前所述,马克思实践观是科学的实践观,又具有总体性。在当代社会现代化的境遇中,它有助于我们养成实践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认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分析和解决当代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一把钥匙。今天,我们把实践观点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切入点,就是要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加深对马克思所实现的“实践转向”的理解。这个转向不是转向实践活动本身,而是把实践观点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去理解人类与世界的关系,并由此出发去理解当代世界的各种实践变迁从而获得新的思维方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正确把握当今世界主题的变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在实践层面上带领人民敢于实践、大胆实践,从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邓小平理论中处处体现着对于实践的重视,“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世纪之交面对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党情与民情,在“如何建设党、怎样建设党”等问题上的重大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其中的每一个要点都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对各种关于发展的问题的总结与提炼,每一点都是对马克思实践观的最好诠释。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人类社会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发展难题,诸如理性的专制、人性的淡化、精神的空虚、生态的灾难等,这主要是人类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实践观念和实践思维方式出了问题。因为“如果一个时代出了问题,一定是那个时代的哲学出了问题”[11]。因此,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必须消除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误差;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曲解科学实践观的实用主义。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81.

[2][4][6][8][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55,81,79,58-5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91.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11]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启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

猜你喜欢
主观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像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菱的哲学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对立与存在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