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辅导员与班主任相互协作的途径

2012-08-15 00:44
镇江高专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班级班主任

刘 曦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管理系,江苏 镇江 212003)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的规模日益扩大,大学生的管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应对这样的变化,高等学校对学生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和创新,增加辅导员的数量,提高辅导员的准入门槛,加强班主任的配置,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正日渐成熟完善,但在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及其相互协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善。

1 辅导员与班主任难以协作的原因探究

1.1 辅导员、班主任的角色错位

目前,高校的班主任大部分为专业教师。聘请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他们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也易于融入学生,在学生中树立威信,降低管理的难度,但也容易出现班主任过于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忽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诚信意识的培养。专业教师大部分未系统地接受过学生管理方面的培训,对学生管理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一旦出现问题,则需要辅导员加以解决,而各班学生的情况又存在很大差异,这些问题都将影响辅导员工作的开展,降低学生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高校的发展呈现市场化的趋势,为了减少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特别是职业院校和民办学院,通常会减少辅导员的配置人数,甚至不能达到辅导员人数和学生总数1∶200的规定比例[1],这时,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落在了班主任的肩上,这不仅消耗班主任的精力,而且造成重复劳动。此外,在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通常兼任班主任,久而久之,容易将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混为一谈,出现角色错位。

1.2 辅导员、班主任在工作上的矛盾冲突

1.2.1 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职权不清影响他们的相互协作

我国很大一部分高校实行的是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工作制度,在有些高校也有选拔优秀的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班主任的做法,班主任肩负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和其他事务,有可能存在不把学生工作看作自己本职工作的现象,对学生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造成班级各项工作的滞后,不能和辅导员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愈高,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力争打造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全能型大学生,这使得辅导员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同时受到多重领导、管理和考核,大量的、琐碎的工作,让辅导员疲于应付,直接影响到辅导员的核心任务,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2 辅导员和班主任协作意识淡薄

第一,在学生管理上,辅导员和班主任由于工作着力点不同,辅导员着重在整个学生群体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班主任则负责班级具体事务的组织、引导、协调,因此,他们会产生“各自为政”的想法,忽视协作管理学生的必要性。第二,辅导员和班主任接触交流的时间仅限于课余时间,部分班主任还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学生答疑、备课、批阅作业等工作,他们交流的时间非常有限,很难充分地交流。另外,工作地点上的不同也使一些工作难以传达到位,长此以往,会减弱他们之间相互协作的意识。第三,无论是单纯地认为辅导员是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服务者,或者仅仅将辅导员定位为班主任工作的监督者,都会人为地割裂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关系,严重削弱辅导员和班主任相互协作的意识。

1.2.3 辅导员间接地承担对班主任的部分考核工作,影响他们之间的相互协作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具有总揽性,有时需要向班主任传达上级的精神,分配工作,对班主任工作的完成情况比较熟悉,所以间接承担着对班主任的部分考核工作,具有一定的“权力”。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权力”被错误地放大或歪曲地理解,容易形成工作上的对立,破坏他们在工作上本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 辅导员与班主任相互协作的基础和优势剖析

2.1 相互协作的基础

2.1.1 两者的工作具有相同的本质和目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中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共同承担着教育关怀学生、处理突发事件、指导学生活动、培养学生骨干、架设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等方面工作,这说明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本质是一致的,有共同的目的,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1.2 两者的工作具有互补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辅导员侧重于整个学生群体,班主任则根据学生个体不同的个性特征、生长环境、学习情况等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学业发展方面,辅导员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确立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上的方向和目标,规划合理的人生蓝图;班主任则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用渊博的文化知识吸引学生,传授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常规工作中,辅导员及时准确地将工作任务分解、布置给各班级,班主任根据要求督促班级认真完成,并交辅导员汇总上报。形象地讲,如果辅导员工作是告诉学生“需要做什么”,班主任工作则是指示学生“如何去做”,只有两方面相互协作,都落实到位,才能高质高效地完成相关工作。

2.2 相互协作的优势

2.2.1 点面结合,拓展教育层面

从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来看,辅导员主要负责“面”上的工作,班主任则具体负责班级“点”上的工作[3]。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相互协作,一方面有利于辅导员全面把握学生群体情况,整体推进“面”上的工作;另一方面,各个“点”上的工作内容、工作思路都能紧紧围绕“面”上的要求,又能提高各“点”之间的竞争意识,从而推动整个“面”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2.2 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相互协作,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工作上的互补性。对于学生群体中的共性问题,辅导员可以在学生干部会议上集中统一解决,避免每个班主任都深入班级解决同样的问题。而对于需要分别布置到各个班级的具体任务,辅导员可以在班主任会议上布置给班主任,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或深入班级时布置到班,在最快的时间内将任务和信息传达到班级,可以降低辅导员工作的难度。

2.2.3 广泛交流信息,增强教育效果

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相互协作,将最大程度地提高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信息交流的频率。一方面,由于班主任对学生个体的情况相对比较了解,通过及时和辅导员交流能提高辅导员认识学生的速度,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对于班主任普遍反映的共性问题,辅导员可以集中解决;对于一些在个别班级新出现的不良苗头,辅导员了解后可以及时提醒其他班主任注意防范。另一方面,辅导员和个别班主任交流获取的经验和先进管理方法可以给其他班主任以启发和灵感,同时,辅导员通常深入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线,能及时发现问题,向班主任反映情况[4]。

3 辅导员与班主任相互协作的途径

3.1 明确责任,合理分工

辅导员和班主任相互协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明确各自的责任,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做到分工合理,只有做到对自己应该负责的事务了然于心,才能避免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现象出现[5]。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明确他们的责任:一种方式是通过制定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职责,明确两者的责任与分工,应特别注意工作上的交集部分,要将结合部位的工作清晰化、精确化;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制定覆盖高校各项学生工作的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具体责任人,从而达到合理分工的效果。

3.2 营造和谐氛围,引入竞争机制

第一,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各级领导要树立建设和谐院系的观念,和谐的工作氛围是开展协作的重要基础,可以通过集体活动、教育培训、素质拓展等方式,增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协作意识;第二,引入健康合理的竞争机制。竞争是维持合作的必要条件,竞争带来的压力能促进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的自发协作,形成“利益共同体”。

3.3 形成辅导员和班主任相互协作机制

建立完善的辅导员、班主任联系台账,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相互协作作为要求纳入辅导员、班主任的岗位目标责任,从制度上加以保证。同时,在辅导员、班主任的考核中着重考察他们之间的相互协作,与评优、奖励挂钩,提高他们相互协作的积极性[6]。

3.4 创建辅导员、班主任互评制度

首先,相互评价对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起着激励的作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相互评价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做到相互了解,不断深入的了解则为相互协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相互评价增强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的合作博弈,提升他们的全局意识和协作意识。

3.5 构建辅导员和班主任交流、沟通的平台

可以建立辅导员、班主任例会制度,每周定期召开辅导员、班主任会议,不仅有利于辅导员传达上级精神、布置工作及班主任反映班级问题,充分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而且提供一个面对面沟通的机会。还可以举办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论坛,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等共同的工作展开讨论,加强工作经验的交流,探讨工作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也能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为相互协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6 优化辅导员和班主任的配置

辅导员和班主任的配置需要重视性格和年龄两个因素。不同的性格往往决定了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工作中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时也就各有千秋。性格互补的人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取长补短,提高效率。年龄相近的人有共同的语言、相似的思想,容易形成共识,工作相对而言能更融洽,有利于他们深入配合。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4):36-38.

[2]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10-15(01).

[3]沈萍.辅导员与班主任相互协作的意义和途径[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4):61-62.

[4]滕怀荣,章小成.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协作管理机制探析[J].学术纵横,2009(9):127-128.

[5]张希中,关洪侠.高校专职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分工协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初探[J].文教资料,2008(12):196-197.

[6]姚晓萍.关于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几点浅见[J].镇江高专学报,1996(3/4):9-11.

猜你喜欢
辅导员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