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造特色学校过程中提高以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语文素养

2012-08-15 00:47浙江
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口琴特色学校交际

浙江 严 霞

一、对两个问题的理性思考

1.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

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所表现的独特的风格。就是学校独有的一种文化。可以总结为四句话:第一,学校特色不是依赖于某一个单独的学科,也不是几个学科的简单堆积,学校特色是一个综合体。第二,特色引领学校发展,学校发展提升学校特色。特色是一种育人文化,学校特色的积淀决定了教学艺术、教学品质与教学质量。第三,学校特色是对育人方向的引领,而不是对潮流的追随。学校的育人方向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更是学校特色教育的追求。第四,学校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独有的文化积淀,特色不可以复制。

关于特色学校,重庆教科院胡方在《人民教育》上发表的文章中下了一个定义,她说: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和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

《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先生说,“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这些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自身的传统和优势,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育管理、课程内容、师资建设、教学方法以及学校文化、环境、设施等多方面的具有独特的、稳定的并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格和特征,其特色表现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价值规范;制度、模式、结构行为方式;文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物质环境、校容校貌建设等方面。

2.特色学校打造与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整合。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它是与人的审美情趣、思想道德、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相融合的。

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中能力的主要构成,它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特色学校打造的过程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表现内容,因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十四年磨砺打造出一所口琴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杭州市刀茅巷小学是一所以普及口琴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学校。

每日清晨,学生每人斜挎一只小袋,内装一把口琴走进校园,全校师生列队操场,在一曲口琴声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每逢新年,“口琴音乐会”拉开了学校艺术节的帷幕,学生们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迎接新的一年。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把口琴一所学校。学校从1998年成为中华口琴会中小学教育基地开始,一直将普及口琴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全校已经形成了“生生会吹奏、班班响琴声、级级有乐队、学校有乐团”的口琴艺术表演梯队。14年来,学校的口琴艺术教育在广泛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从2000年到2011年的十几年中,前后参加组织过六次较大规模的国际口琴赛事,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8年11月,中国第一家口琴博物馆在杭州刀茅巷小学落成。每年有上千人次到学校的口琴博物馆参观,与师生进行口琴艺术教育的交流与探讨。

十四年如一日,一把把口琴演绎出一个个艺术梦想……学生们在琴声的伴随下长大,老师们在琴声中感悟教育的真谛,学校的特色日渐彰显。

杭州刀茅巷小学在学校特色打造过程中,不仅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口琴技艺的培训,更重视通过“口琴”这一载体提升学生以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为主的的语文素养。

如:在介绍口琴博物馆展品时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撰写介绍口琴博物馆展品时的实用写作能力,记录各种赛事活动过程及感受的叙事能力,以及搜集口琴文化相关资料的信息处理能力等,这些其实都是语文素养中说与写能力的体现。

在打造“口琴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这一平台上,刀茅巷小学的学生得以提高语文素养。

而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会作用于学校特色的打造。口琴艺术普及教育特色与学科教育交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特色学校打造中得到培养

语文综合素养的涵盖面较广,本文主要从打造口琴艺术特色学校过程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两方面进行阐述。

1.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1)在各种赛事中锻炼

语文课本中“口语交际”往往有很大的假定性,并且有很大的任务性,往往与本单元的主题,与后面的习作训练有很大的关联。少有实实在在指导学生生活的实用性的口语交际。

作为口琴特色学校,外出参赛演出的机会很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每次参赛总是以“团队”形式出现的,这种赛事少则两三天,多则七八天。在一个大集体中,生与师、生与生之间的交往密度增加,交往能力也大有长进。

而每次外出前,学校会组织学生进行集中的交际教育。如何自我介绍,用餐时想添饭怎么说,遇到困难该怎么求助……有高年级同学的经验介绍,也有同伴间的模拟演示,这样到了现实中,学生就能运用。

例文:

小W同学,男,四年级,一向内向口拙,不善表达。2010年随团参加新加坡举办的第八届亚太口琴节。比赛时要求男生穿白衬衣,带黑领结。黑领结的扣子在后面,一个人独立很难完成,一般都是两个男生互相帮忙。小W比较内向,纳于言语,交往能力弱,素不愿意求人,可眼见其他同学都已整理好服装了,独独就他还在和领结较劲,他忍不住了,但又开不了口。老师及时现身帮助了他,还和他就表达问题进行了探讨,告诉他老师只能帮助他一次,他不肯开口请人帮忙,吃亏的是自己。后面的几次演出,老师都仔细观察小W,发现他从羞涩地求助到自然求助只不过一次而已。跨出了这一步,小W逐渐愿意与同学交流,表达障碍在慢慢消除。

小Z同学,女,三年级,第一次随团出国,参加独奏比赛。当天参加独奏比赛的就两个同学,由一个老师带队。小Z表演完了出来找不到老师了。

比赛完了,我走出表演厅,没看到老师,心想,林老师可能在后台陪小L,于是到后台的入口处等。等了很久还没有等到,我有点心慌了,老师该不会带着小L回宾馆了吧!我该怎么办?我想到来之前老师说,万一在比赛场地走丢了就找工作人员帮忙。于是我找到胸前挂牌子的工作人员,说清楚了我的名字、学校、带队老师的名字,我参加的项目,怎么和老师失散的。工作人员让我等在一楼办公室,不多久,老师就带着小L来接我了。原来,老师等小L比赛好从表演厅出来,没看到我也很着急,已经找了我很久了。

——三(1)班 张悦

这种完全不同于学校课堂封闭环境下口语交际模式的“实战”训练,效果出奇的好。

(2)“异形教室”实地训练

平时在上语文课时,同学们的口语交际时间有限,表达内容长度也受到限制。但有了口琴博物馆这个“异形教室”,面对丰富的各种展品这一感性材料,更有众多的参观者这个现实的受众环境,学生既有兴趣,也有了实际操作的压力,所以,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很快。

我们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都把学生带到博物馆,按年级划分板块,按年级撰写解说词。低年级的可以是几句话,中年级的篇幅可以长一些,高年级则可以通过自己搜集相关资料丰富拓展讲稿。学校每年设置“小小讲解员”擂台赛,看看哪个同学对口琴博物馆最了解,解说词写得最出色,讲解最能吸引人。

2.习作能力的培养

(1)感悟体验型习作训练

外出参赛演出,我们总是让每个队员带上日记本。训练时的疲惫,演出前的紧张,演出时的努力,演出后的放松,观光时的欢乐,等待奖项宣布时的忐忑,获奖的激动与喜悦,无不收录于他们的习作中。

例文:

上了台,我努力克制自己的紧张,脸上努力带着微笑,眼睛看着指挥,按她的手势做出反应。可能因为紧张过度,在吹《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连怎么把曲子吹下来的都不知道。

——六(3)班周婕盈

晚上,我们参加了第八届亚太口琴节的闭幕式。“口琴大合奏第二名是中国浙江……”大家听到之后激动地都跳了起来,拍手的拍手,欢呼的欢呼,心中的喜悦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

——六(3)班虞檬檬

今天是来到美丽的新加坡的第二天,我们去了环球影视城。这里有许多好玩的游乐设施。我和小组的同学坐在木乃伊过山车里,当车子急速下坡时,我和陈旻一边尖叫着一边紧盯着黑暗又恐怖的前方,生怕怪物突然出现。这时,车子来了个剧烈后退,只见一个不明物体从我身边飞过,紧接着隐隐看到一只手在空中挥舞了几下,准确无误地抓住物体,这简直是妙手神抓呀!下了车才知道原来是陈旻的眼镜在过山车飞驰时飞走了,又被他自己抓回来了!

——五(2)班孔臣源

赛前离开宾馆时,老师再三叮嘱我们,再检查一遍,看看口琴带了没有,所有人都说带了。到了比赛场地,郑老师又问了一遍,口琴都带了吧!大家又齐声说,带来了。只有孔臣源还在找,过了几分钟,他满头大汗,紧张地说,我口琴忘在宾馆了。老师和同学都急了,马上就要比赛了,这可怎么办?郑老师马上和导游联系,让他去找,找到了马上送来。严老师马上向姜家镇中心小学的同学去借,倪老师还安慰孔臣源,让他不要担心……

进入后台了,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只见林老师冲了进来,把手里的口琴递给了孔臣源。大家终于舒了一口气。

——四(3)班王易陶

《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的主编吴志翔对学生说过:尽可能把作文当成一件自然的事。

自然地把自己的感受与体验记录下来,这在封闭的教室里是难以做到的。

(2)实用型习作训练

口琴博物馆有丰富的藏品,每件藏品都有严谨的说明。这是书本上没有的说明文体,是难得的应用文教材。有了这个教材,可以让学生模仿,尝试对新藏品进行说明。

写展品说明书:

各种口琴的说明,必须遵照生产时间、国家、分类的格式进行描述。

例:20世纪30年代,中国生产的最早的24孔复音口琴,以中国口琴工业创始人潘金生的名字命名。(上海中华口琴会捐赠)

学生模仿这种说明格式对进入博物馆的“新口琴”做出如下说明:

20世纪60年代,中国生产的12孔48音半音阶口琴。(上海大众口琴会提供)

1935年,日本生产的复音20音口琴。(通宝国际贸易<天津>有限公司提供)

说明文的简洁、确切的语言,应用文程式化、规范化的格式,以及两种文体都要求的真实性的特点,可以在此得以强化训练。

写解说词:

例:

博物馆的入口处展出的是中国20年代——70年代的国产口琴,其中一把的介绍是这样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生产的最早的24孔复音口琴,以中国口琴工业创始人潘金生的名字命名。(上海中华口琴会捐赠)

同学写的解说词是这样的:

现在你们看到的是我们国家自己生产的口琴。年代最早的是1930年生产的以口琴之父潘金声的名字命名的口琴。潘金声是中国台湾人,早年在日本留学,在日本学习了口琴制造技术。回国后,到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口琴制造厂。慢慢的,中国口琴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也出现了以口琴演奏者名字命名的口琴,如石人望等等。

——四(1)班 胡淳浩

(3)叙事型习作训练

口琴博物馆中所有藏品的说明都是简洁的,但在面向参观者进行介绍时不是读读说明就可以的,而是要将简单的说明和这把口琴背后的故事告诉参观者。

在博物馆中珍藏着4把德国OHNER公司的口琴,这四把口琴的说明是这样的:

低音贝斯口琴,这四支琴现已绝版,德国OHNER公司生产。(上海中华口琴会捐赠)。

但这四把口琴背后还有个故事。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把口琴是低音贝斯,它的模样比较笨重,吹出的音厚重,相当于乐队中的低音提琴,是伴奏用的。这把琴和边上的三把琴的生产年代都很久远,就连它们的生产厂家,也被世界众多的口琴家及爱好者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口琴品牌,第一个大规模生产口琴的厂家,就连德国OHNER公司也没有它们的踪影。HOHNER公司总部有世界上最大的口琴博物馆,他们希望能拥有这些口琴,以丰富馆藏。据说这四把琴的市值已经达到了8万元。可当时的所有者——上海中华口琴会不同意出售,他们认为与其把琴卖掉,不如放在我们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认识口琴,了解口琴的历史,爱上口琴,爱上音乐。于是,这四把琴来到了这里,成了我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四(3)班 王娅妮

这类提供一定材料的叙事性的习作训练,更像是扩写训练。老师提供的是简单的材料,需要学生拓展思维,进行润色,使之更有趣味性,更能吸引参观者。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使之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毫无疑问,在打造特色学校的过程中结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既有长远意义又有实际效果,很值得尝试。

[1]张华东博客.什么是学校特色.2009,4.

[2]傅国亮.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人民教育.2009.3—4期.

[3]罗日荣.什么是学校的特色.中国教育报.2011,9.27.

[4]胡仲国.落实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2011,5.25.

[5]吴志翔.作文其实是生命的眺望.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2012,3.17.

[6]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门户网站.2011,12.28.

猜你喜欢
口琴特色学校交际
情景交际
布吉的口琴
交际羊
新时期山区特色学校创建策略探究
两块磁的交际
吹着口琴适合一个人坐在溪旁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又见口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