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作文 享受作文——谈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尝试

2012-08-15 00:47浙江沈剑虹
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习作情感

浙江 沈剑虹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抓好作文教学,使学生学会作文,喜欢作文,将写作当成一种享受,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对此,我反复探索,在下列三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在阅读中学习作文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多读书对学生作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阅读,才能使学生具有开放的视野,使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会谋篇布局的方法,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供丰富的知识背景。这里,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指导。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优秀作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本着“以读带写,读为写引路”的原则,充分发挥课文对写作的指导作用,积累语言文字,学习遣词造句、连句成段、构段成篇的技巧。例如,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执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中,先出示几组有关钓鱼的词语,让学生用上这几组词语,说说我是怎样钓鱼的,要求说清楚说连贯。再把这几组词拿掉,让学生自己写“我钓鱼”。并且提出要注意一定要写清楚动作,还要有周围的变化以及自己的心情。薛老师这样指导后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具体、生动。

其次,教师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在阅读时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能通过读书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进一步的读书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不仅仅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更要体会和掌握文本表达技巧的高度,在阅读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到语言文字自身的魅力,感悟到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的。

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量,从优秀作品中获取有益营养以作为已有知识的补充,借以拓宽学生的视野,积累和丰富写作材料。用文学作品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笔下日渐丰润起来。

二、在体验中学会作文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情感是发展学生语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凡学生对所写的内容“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笔有所写。才能写好文章,写出真情实感。”而现在有些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或者表达不够生动,只是辞藻堆积,缺乏真情实感。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丰富学生的体验。

1.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体验,激发他们的情感,让学生在体验中作文

有了情感的参与,劳作的艰辛会化作愉悦,写作过程就会变得津津有味,写作也就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享受。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时,先问学生: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什么感觉?当这种震耳欲的声音传入你耳朵 ,你什么感觉?再问学生你想待在那样的环境中吗?最后让学生回忆母亲劳作的画面,给钱的细节。这样充分结合生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了母亲的辛劳,感受到了慈母情深。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后让学生写话:“我想对在……环境中工作的母亲说,我想对佝偻着背的母亲说……”此时,丰富的体验使学生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欣然提笔,一挥而就。

2.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接触社会

叶圣陶先生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他认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熟悉生活,积累生活,挖掘生活,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去多接触社会,多接触人,多观察生活,并指导他们在此基础上去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在生活中品尝生活的美好,成功的自豪,失败的教训,从而丰富情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家庭实践活动,让孩子当一天家,做父母的角色,开展家庭娱乐活动等。记得“妇女节”前夕,我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为妈妈洗一次脚”,“为妈妈梳一次头”,“为妈妈洗一件衣服”的体验活动,并写了体验作文。活动中,学生第一次仔细地观察了妈妈的手脚,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妈妈的辛苦。有了这样的真实体验,学生们对妈妈的情感在作文中自然流露,作文也就写得真实感人。

三、在写作实践中享受作文

叶老说过:“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我们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

凡读书的人,都有这样的亲身体会:读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往往会使人心潮澎湃、思潮起伏,被书中曲折的情节、强烈的感情、深刻的哲理、生动的语言打动,心中似有千言万语要倾吐、要表达。这时如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必是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如果过了十天半月再来写的话,可能激情早已消退,当时独有的见解也模糊不清,再没兴趣提笔了。读书的效果大打折扣,十分可惜。而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过的事情也是如此,由于没有及时地把印象深刻的事记录下来,过上一段时间,记忆便逐渐淡漠了。这样,又怎么能写出动情的文章来呢?因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当灵感的火花闪现时,一定及时地记下来,让学生乐于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当然,所写内容应就地取材,既可以是对阅读内容的评点,文中人物的褒贬,也可以是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思想看法的异同。不一定长篇大论,也不一定强求完整,只要有自己的想法,都可以写。

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执教《燕子专列》一课,学生品读课文,了解了文中燕子的危险处境之后,都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时,老师让他们帮忙写一写政府的呼吁,让市民们都来参与到保护燕子的行列中去。学生趣味盎然,一个个奋笔疾书,不一会儿就完成了练笔任务。

有一位女生这样写道:

亲爱的市民们,你们好!当你们围聚在温暖的火炉边烤火时,当你们家里喝着热腾腾的咖啡时,当你们和亲人欢聚一堂时,你们有没有想到过:现在正有成千上万的燕子,由于气温骤降,风雨交加,被困在半路上。它们饥寒交迫,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再往南方去了。它们正挣扎在死亡的边缘,它们多么希望我们人类能帮助它们。市民们,燕子是人类的朋友,拿出你们的爱心去救救这些可怜的小燕子吧!让我们走出温暖的房间,一起到冰天雪地里去寻找这些即将失去生命的小燕子吧!

在场的听课者都被这位小姑娘文中的激情所打动,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除了抓住课堂进行写作练习。还可以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如举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以此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和自信心满足感。同时还可以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前两分钟活动。课前两分钟,由学生主持,开展成语接龙、绕口令、猜谜语、讲故事、脑筋急转弯和即兴演讲等方式,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提高作文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由此看来,只要老师潜心研究,掌握规律,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心的习作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习作方法,构建起一个快乐阅读习作的模式,习作对学生来说就不再会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享受。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六月刊.

[3]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七月刊.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习作情感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