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的三个结合

2012-08-15 00:47浙江徐立华
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教师

浙江 徐立华

小学高段学生的年龄大致为十二三岁。这一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从小学进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是学生逐步由儿童进入少年的转型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自主意识、自我控制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智力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

为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学段的“习作”目标提出了以下7点要求: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早在1922年,叶圣陶先生就当时“国文教学授于教室之内,限于书本之中”的弊端,明确提出:在趣味的生活里,才可以找到一切泉源的观点。他又强调:“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命题作文是个不得已的办法,不是合乎理想的办法,进而提出命题作文可以废止的设想。至于作文批改,他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老师只给予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然而“课标”实施至今,虽然有很多教师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但就本人所在小学的教师作文教学的情况,及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本人感觉作文教学的尝试,还任重道远。应关注学生的阅读积累,生活经验,让熄灭在自读自改中自我提升,这几方面的合力,有利于学生真实体验到写作的乐趣。

一、作文与阅读教学融通结合,整合借鉴

在日常教学中,相当一部分老师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脱节的,课堂上字词句教学呈现割裂状态,对文本缺乏整体的把握,结果导致优质文本的写作范式学生却不能应用到自身的写作中去。为了应试而写作,写作过程的指导不细致,不深入。有时为了应付作文抽测,一些教师只能被迫指导学生背作文,但是事实上,这种囫囵吞枣的过程对学生的写作是非常不利的,只要写作的要求一变,一些学生的作文就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除了关注文本字词教学和主题的把握之外,还要关注类似段式训练的小练笔。小学六年级《山中访友》一文,题目中的一个“访”字就是全文的文眼。作者以“访”的踪迹为顺序来描写山中的景物。从空间上来看,表示空间顺序的词语有:“走出门”、“踏一条幽径”、“那座古桥”、“走进这片树林”、“这山中的一切”、“幽谷里”等作者按照走出家门——进山途中——山中访友——挥手告别的顺序来写。从时间顺序上来看,按照雷阵雨前、雷阵雨中、雷阵雨后的顺序来叙事写景的。在学习这一课时,就可从写景的顺序、景物的特点、写景的语言几个方面,对文章有个初步地把握,并迁移到片段描写中来。比如尝试写写“早晨的学校真_____,______。”这样就能够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很好地整合起来,避免二者的割裂。学生在写作时也有了整体印象,掌握了基本点模式,基本的表达就不成问题了。

当然只靠课文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作文就是另一种表达,只有通过海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才能保证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我们不妨给学生广阔的自由空间,让学生从题海中爬出来,从作业堆里钻出来,加强阅读训练。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训练语文的多样性,再加上学生大胆的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学生遣词造句就会灵活多变,语言表达也会异彩纷呈,自然活泼。

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存放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存放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搜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材料,写起来就比较容易,素材匮乏,写起来就会搔首抓耳,有的江郎才尽;素材丰富,写起文章来就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文思泉涌。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做杂食动物,广泛涉猎,不断充电。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训练学生酿蜜,还应指导学生采花。所以“摘抄本”的使用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随高段学生爱好的不同而变化,可以摘抄报章、广告、短信、诗句、歌词、乐谱、美文、名篇甚至法律,建设学生写作的资源库。

二、作文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真实表达

臧克家说过,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感受就是体会,也就是用心去琢磨,去品味,去体验,去发现。观察是感受的基础,感受是观察的深入,生活中一种自然景观,一件平凡小事、一个甜甜的微笑,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就会因观察者的不同而产生各自不同的内心感受。只要我们善于捕捉这些细腻的情感波动和微妙的情绪变化,就会找到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当然写作和说话是一样的,“立诚”是最要紧的。但是假若学生所具有的素材都是间接获得的,那么表达出的情感必然是不够真挚的。结合本人本学期任教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笔者发现二者之间是可以找到很好的契合点的。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按照作文要求清晰地写好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可以了,事情不一定很大,但是真实的情感很重要。只有学生真实参与的活动,他们才会更有表达的欲望,写作自然也就多了一份趣味性。

还可把握学校的其他活动,如组织看电影、春游、游园活动、艺术节、体育节、升旗仪式等,很好地解决了材料问题,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提高了思维品质。“现场作文赛”的形式因明晰了写作的时间,40分钟写就不少于400字作文的目标,强调了时间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另外,新农村是个广阔的实践天地,有着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把它充分合理地利用起来,把学校教育的视野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这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认知,使他们得到更好的教育。我们说“社会即学校”,大自然是活学校,这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生活中处处是实践,学生的生活就是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每一次的成长过程中都蕴涵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践体验,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三、作文评改中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修改结合,提高效率

新“课标”倡导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作为教师,就应该给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遇到的困难。但事实上,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仍然停留在学生写、教师改上,而所谓的“修改”无非是打一个等级,加上几个似乎可有可无的,隔靴挠痒的眉批、总批。空耗低效已成为客观存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对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笔者颇为赞同,目标上也有此要求。具体做法为:

(一)教师指导,明确修改目的。

1.面向全体,师生同改

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要重点批改一些有代表性的习作,选取一二篇典型性的习作,或投影出示,或复印给学生人手一份,然后组织全班同学集体讨论修改。修改时,要对学生讲清每一组词句该怎么样修改,并要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边修改边说明,让学生直接感知教师批改的全过程,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经过师生的反复修改,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懂得了该怎样写,该怎么去改进,而当学生自己在修改时,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2.批改结合,赏识鼓励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天赋是被赏识的渴望。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期待也是如此,教师应多用鼓励、肯定、欣赏的语言,有的放矢的写评语,然后交给学生去修改;赏识共阅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对习作的兴趣。

(二)学生实践,尝试修改方法。

1.自吟自读,不顺则改

自吟自读是一种比较好的自我检查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哪些地方安排欠妥,哪些地方读的语意不顺畅,都能有所发现。顺,则留;不顺,则删或改。

2.学生互改,教师勤指导

在作文讲评课上,四人小组成员或同桌之间,互相阅读,互相指出作文中存在的毛病,说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互改时,学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批语该如何写,错字病句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要随叫随到,别怕麻烦。并鼓励学生多查字典、词典,讨论或查阅手头资料,同时要告诉他们,遇到问题时应集思广益,不要轻易下结论,批语要尽量做到准确无误。

3.学生自改,逐步提高

当学生初步具备了认真修改作文的意识和能力之后,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自改时,要让学生各自朗读自己的初稿,边读边修改。有些错字、漏字、笔误以及不通顺的句子,只要学生多读几遍,就能发现并改正过来。如有可能,学生再把作文读给别人听,听者往往能够发现问题,从而使写者“茅塞顿开”。自改后,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自改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通过批语或修改符号,进一步指出问题,要求学生再改。这样坚持下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就会愈来愈强。当然,我们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不能操之过急,要注意掌握阶段性,从“抱”到“扶”最后到“放”。化难为易,分步到位,从而逐步培养起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

4.写眉批和总批

课堂上要将眉批和总批的提纲在投影幕上呈现出来,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罗列具体要求:

(1)文中有无错字词或不恰当的句子。

(2)文中那些写得较精彩,写出欣赏的话语。

(3)文章哪些地方写得不够深入,提出修改意见。(以上三点评语写在批注栏中)。

(4)读完后你能学到什么,写到总评栏中。

告诉学生,眉批要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准确性。总批要简明,富有启发性、具体性和建设性。在修改中逐步完善自己的习作,并进而产生写作的幸福感。

总之,笔者在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发现,有意识地将作文与阅读教学结合,作文与学生的生活积累、个性体验结合,作文评改中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修改结合,这三个结合是使写作教学焕发新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作文教学创新实践的客观需要。

[1]汪潮.小学语文教学新视野.杭州大学出版社

[2]朱水根.新课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平.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1)

[4]郭元祥,姜平.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与问题[J].基础教育课程,2006

[5]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08(3)234

[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习作展示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