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教材问题研究

2012-08-15 00:44黑龙江李德志
职业技术 2012年4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英语课程校本

黑龙江 李德志

旅游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教材问题研究

黑龙江 李德志

本文从旅游英语课程的矛盾和必要性出发,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我国旅游英语教材在编写和使用中存在目标不明、层次不清、内容形式单一和研究滞后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以专业教师、旅游业界人士,语言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共同体开发校本课程,以素质技能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材体系建设地方性为突破的教材开发思路。并提出了五种旅游英语ESP教材建设的校本模式。

ESP;校本课程;教材

1 英语专业课程与教材现状

1.1 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的矛盾

我国英语专业以ESP(特殊用途英语教学)和CBL(内容依托英语教学)为形式的课程和教材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旅游英语作为专业英语的构成,它既具有专业英语课程面临的共性问题又有其独特的个性问题。

旅游英语教育缺乏需求的分析,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建立以社会需求特别是地方需求为导向ESP教学模式是未来英语教学改革方向。如何最大限度地与需求结合,增强择业竞争力是高校ESP教学解决的核心问题。由于英语专业课程与教材表现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旅游英语教学与社会需要难有机融合,语言交际能力与专业能力难同步提高,不能实现英语与旅游专业融合的理想。

现有英语专业课程和知识课程的专业性强,单纯英语教学难以完成知识学习和语言教学双重任务。旅游英语尝试衍生出旅游英语写作、导游英语、领队英语、旅游业概论等复合型专业课程。这类课程在教学大纲中被定义为相关知识课程,但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此类课程在整个复合型专业建设中应形成独立的体系和清晰的层次定位,实现从一般英语学习向专业英语学习的过渡,并形成本科教育向研究生教学有效衔接。由此,英语专业课程与教材不平衡发展导致的内在矛盾,使旅游英语课程和教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1.2 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的紧迫性

满足社会需要是专业课程和教材开发建设的本质。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目标顺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是通过具体课程和教材开发将教育理念实施的过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做好。旅游英语课程的本质是个体需求的满足,其专业教材应反映学习者需求的不同和个性追求的差别。如何找准切入点?如何确定主攻方向,以达到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目的,已成为学校面对的首要问题。两者在满足需求和用途的本质上是一致的。旅游英语课程与教材开发需要解决“怎么开发”和“开发什么”这两个基本问题。旅游专业英语教材需要结合不同开发理念,以需求为前提,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平衡专业知识与语言学习矛盾,实现学习者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的转型,满足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是满足对地方经济和地方企业的需求。

2 旅游英语专业教材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规范

2.1 教材与课程目标脱节与规范

培养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和未来职业联系为课程内容的原则要求旅游英语专业教材与旅游英语课程相一致。严明(2008)指出我ESP教材进行调研发现教材的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目的学生需求难于判断。目前我国的特殊用途英语(ESP)在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尚存在模糊性,即没有明确划分学术英语(EAP)和职业英语(EOP)。导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课程如《导游英语》与作针对旅游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课程EOP课程与《旅游营销》所面对的应用对象专业发展方向是截然不同的。而在实际英语教学中由于课程的定位不清致使教材难于定位,使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得不到保证。其中课程目标与教材选用和教学方法上的差距是影响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上体现课程标准对课程设计的理念。科学合理的需求分析与课程标准的制订是教材编选的前提和保证。旅游英语专业教材的编选以对课标和材料的科学分析、内容筛选和精加工为前提,不仅考虑教材本身,还要兼顾教学理念,学习理念和评价方式上的衔接性。

2.2 个体需求与教材定位不清与规范

忽视个体需求和教育背景差异分析,原版教材和自编讲义居多。莫再树(2003,67)认为:不少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者没有专业训练,对ESP的相关理论不了解,不能从理论上去考虑学习者目的需求和学习需求,或者虽然对学习者需求进行过分析,但却未体现在教材建设中。其次,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缺乏与EGP课程的有效衔接,教材使用效果不理想。由学生需求决定,借助对学习者的调查,依托专业英语语言的词汇、句型、文体特征等内容,通过语言技能的形式和交际任务的编排实现语用能力的提升,语言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性成为旅游英语课程和教材开发必然。对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上建构的正向迁移,以学习者职业需求和专业学习兴趣为尺度,考虑学习的多样性,阶段性和个体的差异性。

2.3 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与规范

严明(2008)调查发现,ESP教材都包括阅读技能,但很少涉及翻译、写作练习,对于语言和语法的练习只有极个别教材涉及。在教材主题方面,语言体现了真实性,内容彰显了专业性,但趣味性不够。高校学生与在职人员、社会用人单位的语言需求差异主要表现在对英语听说技能的重视程度上,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源于以应试为导向,这与现代外语教材追求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的融合有很大差距。教材内容展示形式上缺乏多媒体运用,在编排和组织上很少体现以任务和活动的练习,暴露出我国在课程和教材建设,忽视特色和创新的教材开发。

2.4 教材开发的研究不均与规范

我国英语教材研发与研究发展不均衡。国内市场上已有的旅游英语教材有针对本科生的(如教育部《旅游英语》教材编写组,2002),也有针对职校生和高职生的(如南凡,2005),还有针对基层从业人员的(如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2004)。市场上已有的旅游词典分英汉旅游词典 (如陈丕琮,2000)、汉英旅游词典 (王逢鑫,2001)和英汉双解旅游词典(如王军等译、P.H.科林编著,1998)。黄建滨,于书林(2009)研究表明,我国英语教材主要存在相关教材的研究数量较少,系统理论欠缺、研究对象不均衡、缺少具体的实证研究等问题。缺乏理论支撑和实证研究使经验难以升华,导致教材建设理论与实践脱节。针对此缺失,迫切需要进行具有理论价值和推广意义的实证性研究。本文认为以校本课程和教材研发为主的旅游英语专业课程模式为旅游英语教材开发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有利环境:其一,校本教材开发符合旅游英语ESP课程开发个性化发展的理念;其二,校本课程和教材的研发对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理念有促进作用;其三,需要对教材开发的目的、步骤、评价做出实际研究,这需要依靠教师的积极参与,因此校本模式是一种结合教师发展和教材研究的具体形式。从宏观的角度看,旅游英语教材体现相关学科和语言融合的特色,针对不同学习者学习需求的特殊性,使学校更有的放矢的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因地制宜的实施特色办学、特色教学、落实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理念。对广大英语专业教师而言,旅游英语课程为实现语言优势与相关学科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研究领域,校本旅游英语课程的开发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课程实施和教材编写的实践者和研发者,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向研究性教师的转变。由于我国英语教师长期缺乏教育专业素养的培养,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不高,没有接受相关的教材编写的培训和指导,因此造成旅游英语教材研究匮乏。

3 旅游英语教材五种开发策略

特殊用途英语课程(ESP)的教材编写问题主要集中在其“特殊性”上,因此,旅游英语应加大地域文化和地方性的开发和建设。从本质上说旅游英语教材开发是专业复合性与知识融合性问题,与传统语言教材的开发存在根本性差异。针对我国目前旅游英语专业英语教材开发中的问题和其本身的特点,本文提出以下的几种教材开发应对策略:

3.1 科学性为指导的旅游英语教材开发

瑞格鲁斯指出,教学设计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科学。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处方的一门科学,是如何为了更好地帮助人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清晰指南的一种理论。旅游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属于其研究范畴,因此具有科学性。在教材选用及编写时应考虑吸收国外的先进知识与理念,增加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和前沿性;在选择和编写教材时要注重专业性,对学生语言难易程度要适中,便于教和学;在选择与编写教材的时候可以邀请有资历的教师或是外国旅游界的友人,编写更加贴切实用的旅游英语教材等。

3.2 教学系统性设计旅游英语教材开发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个系列教学系统的过程,是一门注重理解和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达成预期目的的最优途径,从而促使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它是操作和规划教学活动的程序和过程;它是以多种理论为基础的设计性学科;它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协作活动。与之相关的旅游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即系统性设计和开发旅游英语校本课程。旅游英语课程的系统性要求对旅游英语课程的改革也必须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这是由于旅游英语教学中传授和学习的旅游英语知识本身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学生认识活动也是有由已知导向新知的顺序的;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也是有顺序的。旅游英语教学系统性与改革教学活动是相辅相成的,系统性原则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反复证明的教学原则,也是对旅游英语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必须遵循的。

3.3 以地方旅游资源为依托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建设

以地方文化为底蕴的校本课程实施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实习,吸收反省及建构地方文化。无论是发现问题、分析反思、还是开展教学活动,都需要学生对学科知识和地方文化进行整合,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认识本土文化开始,逐步树立爱家乡的思想,激发其树立建设家乡的远大理想。鉴于课程与教材的内在联系,教材的建设是以课程标准为根本出发点,并通过内容和形式的组织编排实现的。教材编写主体以外语课程专家、语言专家和一线教师、相关学科专家和学生及教育管理者共同参与的课程和教材开发主体,通过对课程目标与教材内容审议和调整,保证学习者需求前提下,整体考虑课程目标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使目标与教材得到有效衔接。这种合作模式将有效的实现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学评价之间的互动,同时使教师、旅游业界人士,专家、学生之间形成了最广泛的参与共同体,调动各方的力量为实现需求而共同合作。这种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的模式将为旅游英语课程和教材的建设提供有效的保证。同时课程与教材以校本为单位开发,有助于发挥学校特色和专业学科特色。教材的质量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实验和材料筛选更新保证了教学资源和教学之间的互动,因此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开发教材的模式将为旅游英语课程和教材研发提供平台。

3.4 分级、分层,以部门岗位培训为教材改造创新为突破的教材建设

旅游英语教材是融合性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对语言和专业知识都有明确的要求。对相关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英语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通过需求分析和内容筛选降低其专业性,增强其语言技能提升的内容,并以此实现旅游英语教材满足不同层次的教材使用需求和多样语言技能的需求。这是在开发成本与开发难度的一种折中处理,使传统的语言课程具备一定专业性或知识课程具备一定语言学习性,这将极大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教材使用效率,是教材建设的精简开发模式。

3.5 以专业教师教学科研引领教材建设

以旅游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为主的校本研究和以教学反思为主的行动研究都为教师参与教学科研提供了广阔天地。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手段的更新,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让他们参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及实习指导,以科研研究为依托,通过实验研究和教学反思丰富教学内容,在语言和专业知识上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这种研究过程本身也是教材开发的有效手段。同时,教师对教材的研发通过教师在开发过程中的积累,对文本资料、媒体资源、教学模式、相关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整合利用使教师获得了教材建设的宝贵经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了专业的发展和进步,为职业素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旅游英语教材开发中需要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合作来实现双赢。

4 结束语

我国的旅游英语专业发展已经步入了由规模增长到质量提升的新阶段,为实现培养综合性复合型外语人才目标,发掘地方旅游文化和旅游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特色旅游英语专业成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旅游英语专业教材建设为旅游英语专业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过渡提供了具体实现途径,在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上,针对目前我国旅游英语专业教材目标定位不明、层次不清、内容形式单一和研究滞后的问题,本文提出以学习者需求制订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兼顾科学性、系统性,以专业教师、旅游业界人士,语言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为主体,以教材体系建设为方向,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并充分结合地方文化的校本开发课程和教材的改进思路。希望能通过五种不同的开发模式推动我国目前旅游英语课程和教材的研究和应用,并为实现我国普通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升级转型做出贡献。

[1]黄敬华.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探讨[J].当代经济,2009(4):112—113).

[2]严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ChihIiua K.Problematic Issues in EST Materials Development[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993(12):171-181.

[4]莫再树.专业英语教材建设: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03(4).

[5]唐耀彩.ESP教学理念在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6]黄建滨,于书林.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研究:回顾与思考[J].外语界,2009(6).

[7]刘志华.教学系统设计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14页.

[8]刘志华.教学系统设计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18页.

[9]郭连锋.地方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及策略探讨 [J].教学与管理,2011年5月20日.

[10]王嘉铭.英语专业ESP教材建设的困境与反思海外英语[J].海外英语,2011年4月.

【注】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ESP视角下普通高校旅游英语校本课程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522229)和黑龙江省高教学会“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旅游英语校本课程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号:HGJXHB2110506)”阶段性成果。

(编辑 李艳华)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英语课程校本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