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临床疗效

2012-08-15 00:42陈卫华潘泽意涂振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3期
关键词:矫形胸廓胸骨

陈卫华 潘泽意 涂振东

漏斗胸指胸骨、肋软骨及部分肋骨向背侧凹陷畸形形成漏斗状,是小儿最常见的胸壁畸形,常因胸骨凹陷,导致心肺受压,肺功能降低,表现为活动耐力差,肺活量低,易发生心悸及呼吸系统感染,宜早期进行手术矫治。我院在2009年7月至2011年11月开展了无胸腔镜辅助、钢板单侧固定的矫形板置入胸骨抬举术(即改良的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68例,所有病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进行改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68例,男57例,女11例,年龄2~15岁,体重6~35 kg,其中1例为复发病例。多数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或活动后有胸闷、气促、易出汗等表现。60例漏斗胸呈对称型,8例非对称型。除常规检查外,所有患儿术前均行胸部CT及心脏超声检查,以评价漏斗胸严重程度及有无合并心脏畸形。所有患者根据胸部CT片计算Haller指数,本组Haller指数3.11~14.21,其中轻度14例(Haller指数 <3.25),中度24例(Haller指数3.25~3.5),30例重度以上(Haller指数>3.5)。

1.2 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患儿仰卧,双臂外展位,暴露前胸。用软尺在胸廓表面准确测量双侧腋中线之间的长度,选择合适尺寸的Nuss钢板。矫形钢板两端根据胸壁期望抬高的弧形,用折弯器将矫形钢板折弯成弓状,弧度与预设抬举高度一致。术前用记号笔标记胸骨最低点、与其相平的两侧肋骨最高点(作为矫形钢板穿入和穿出胸壁处)以及两侧切口。无胸腔镜辅助下,在胸骨凹陷最低点的同一水平处,两侧胸壁腋前线至腋中线作横行切口约2~3 cm,手指在肋骨浅面钝性潜行游离至胸骨旁凹陷开始的部位,在左侧胸壁最凹陷处肋间隙用血管钳分开肋间肌,再用扩展钳经此紧贴胸肋关节缓慢向前通过胸骨下陷处,并紧贴胸骨最低点在胸骨后越过纵隔,至对侧同一肋间隙穿出。把矫形钢板用双7号线连到扩展钳上,将已塑型的矫形钢板弓背向下从左向右拉出至右侧切口,到位后,翻转矫形钢板使其弓背向上,使胸骨和前胸壁突起达到期望抬高的形状。单侧矫形钢板套入固定片,将固定片缝在肋骨骨膜上,再把固定片与胸壁及矫形钢板缝在一起。缝合肌层、皮下组织,不需留胸腔引流管,漏斗胸矫形完毕。术后常规镇痛、雾化吸痰,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疗效评价 关于Nuss手术的疗效评价,小儿漏斗胸的手术效果评价标准:①胸部X线片显示胸骨改变。②胸廓外观效果。③患儿和家属满意程度。④胸廓饱满程度、伸展性和弹性。符合4条者为优,3条为良,2条为中,0~1条为差。

2 结果

6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8 ml,无一例输血,无心包、心脏、肺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术后无心包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金属过敏等发生。术后早期并发少量气胸1例,未行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自行吸收良好;6例皮下积气积液,经相应处理均痊愈;2例左侧固定片滑脱,经重新固定后,不影响手术效果。术后住院6~8 d。所有患儿随访5~21个月,胸廓塑形良好,患儿活动耐力增加,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无钢板旋转移位、固定片滑脱等发生,矫形效果满意。

3 讨论

漏斗胸是小儿最常见的胸壁骨骼畸形,占小儿胸廓骨骼畸形的90%以上。患儿可出现胸痛、心悸、运动耐量受限及心电图等异常,常致心肺功能受损。漏斗胸引起的左心结构及心脏收缩功能受损,随年龄增加,这种损害越明显。由于凹陷畸形对患儿的呼吸循环生理及精神造成损害,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应进行外科手术纠正。手术是治疗漏斗胸的惟一有效方法。改良Nuss手术治疗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并且保持了整个胸部的完整性、伸展性,扩张性,柔韧性和弹性,效果好,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1]曾骐,彭芸,贺延儒,等.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60例回顾分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4,20(4):223-225.

[2]胡廷泽,韦福康,刘文英,等.小儿漏斗胸的外科治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4,(8):198-200.

猜你喜欢
矫形胸廓胸骨
矫形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呼吸肌的运动和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模型制作
昆明医科大学假肢矫形工程专业通过国际教育标准认证
胸骨柄体脱位一例
成人心脏手术胸骨正中入路术后胸骨闭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板型胸骨固定系统与爪型胸骨固定系统在心脏手术中胸骨固定中应用效果比较
胸骨结扎带固定胸骨在成人前正中切口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双簧管演奏中的呼吸方法
腹腔镜在儿童胸廓出口处疾病中的应用
矫形工艺对6N01-T5铝合金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