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等数学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构想

2012-08-15 00:48刘志林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积极性基础人才

刘志林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科学部,江苏泰州 225300)

高职高等数学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构想

刘志林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科学部,江苏泰州 225300)

文章从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学生现实情况的需求、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激发等方面分析了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明确了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

自从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甚至同一个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差距加大,教师组织教学面临很大的困难。选择同一层次教学,既难以确保所有学生达到基本教学要求,又束缚了优秀拔尖人才的迅速成长。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采取分层次教学,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1 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1]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它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高等数学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奠定数理基础,更重要的是学生接受数学思想,学会数学思维,提高了数学素养,增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适应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同时,为学生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分层次教学符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高专院校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的要求不同,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应根据专业需求,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难度以及考核评价标准,从而满足专业人才培养对高等数学的需求。

(2)分层次教学是学生现实情况的需求。随着高校扩招,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别扩大,面对存在不同认知水平、不同数学基础的学生,用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教学要求,必然会产生不佳的教学效果。一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效果,而另一部分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也会因“吃不饱”而影响学习热情,不利于他们的成长。面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只有实施因材施教,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同的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上才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才能为专业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分层次教学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的迅速成长。多年来,我们采用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授课计划,统一考核评价标准的教学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影响了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的迅速提高,影响了优秀拔尖人才的迅速成长,只有分层次教学,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大纲与目标,才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其“吃饱”,才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通过对培优班的高要求高标准教学,可进一步实施学院的拔尖人才规划,促进优秀人才的成才成长,对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分层次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分层次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协调发展,同时也激发了老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重视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实施分层次教学,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高了“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激发了“吃不饱”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次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大有好处。

2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2]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现有的师资力量和学生水平,在不降低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极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各类人才对数学素质的不同要求,在力争全面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朝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发展,让优秀人才拔尖人才更快更好地成长,同时,让大多数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让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能基本掌握所学基本知识。

3 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按专业需求分层教学内容。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的要求有很大差异,依据专业要求,我院开设《应用高等数学基础》、《应用高等数学》(上、下)、《经济数学》(上、下)。

(2)在教学内容分层的基础上,教学班级分层次[2]。把教学班分为培优班、A班和B班三个层次。培优班的学生须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要求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并且弄懂这些思想与方法的数学原理,使学生在较高的起点上,用较强的数学工具去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培优班的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5%。A班的学生具有一般的数学基础,A班的教学以教学大纲为基础,采用较为统一的教学安排,着重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并为学生的将来积蓄实力,教学方法着重课堂讲授,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A班的学生大约占学生总数的85%。B班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B班学生与我院对口单招学生视为同一教学层次,教学内容以专科学生必备的数学基础为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着重基本内容的讲解,采用“由易到难”、“精讲多练”方法,加强典型题的练习,确保数学核心知识的掌握,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熟练程度,B班的学生大约占学生总数的10%。

4 实施分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分层次教学应根据高考成绩和学生自愿两方面相结合,做好各层次学生的思想工作,特别要避免B班的学生产生自卑情绪。学生分层次教学不能强行选择,主要由学生根据自己原来的数学基础和发展目标自由选择,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与主动性[2]。

(2)分层次教学在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班级中实施。

(3)分层是动态的,相对的,应适时调整。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经过刻苦努力,学习有了较大的进步,出现“吃不饱”的现象时,根据个人意愿,可以调入高一层次学习,反之,处于某一层次的学生,若感到学习吃力,根据个人意愿,也可以调入低一层次学习[3]。

[1]阳妮.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理性思考[J].高教论坛2007,(5):87-89.

[2]杨孝平,俞军,陈萍,等.深化分层次教学提高大学数学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6,(3):14-16.

[3]任崇勋.关于对“数学分析”课实施分层教学的设想[J].琼州大学学报,2004,(5):55-56.

Construction of Layer Teaching in HigherMathematics in High VocationalColleges

LIU Zhi-lin
(TaizhouPolytechnicCollege,TaizhouJiangsu225300,China)

In this paper,the necessity of layer teaching in highermathmatics in higher voacational colleges is analyzed by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needs,students'reality demandsand the outstaning top-notch personnels.This paper showsus the teaching guiding ideology.Itprovides the concretemeasuresof teaching highermathematicsand some problemsof the layered teaching.

highermathematics;layered teaching

G642.4

B

1671-0142(2012)03-0027-02

刘志林(1965-),男,江苏海安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复分析.

(责任编辑 刘 红/杨荔晴)

猜你喜欢
积极性基础人才
人才云
“不等式”基础巩固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整式”基础巩固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