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2-08-15 00:48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思想

梅 琳

(苏州大学校长办公室,江苏苏州 215006)

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的思考

梅 琳

(苏州大学校长办公室,江苏苏州 215006)

文章以新的视角提出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对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完善学生社区管理机制等建议和措施。

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品味,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深化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1 充分认识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对大学生的思想导向作用。学生社区文化不是独立的物质形态,而是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和行动,也引导着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精神追求,形成独特的成员气质。而学生社区思想文化的导向功能就是把学生引导到学校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也就是将学生的意识和行为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其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2)加强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产生激励作用,形成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貌,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激发出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有利于培育他们树立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同时注重对大学生的尊重、关心、培养和提高,满足其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有利于积极发挥其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3)加强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通过营造和谐的精神文化氛围,形成“软约束”,以消除人们心理和情绪上的自我干扰和相互摩擦,减少内耗,协调人际关系,使个体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掘和施展[1]。如校风校貌、道德风尚等,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加强校园社区思想文化建设还能从价值观等深层次上来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认识及社会需求层次,进而促成其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调控。

2 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分析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学校内部格局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教学区和生活区逐渐分离,大学生社区应运而生。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学生社区是他们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教育者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发现存在问题的重要场所。高校学生社区也因此成为学校开展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2.1 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现状

高校学生社区一般采用学校与物业共同参与管理的模式,但两者的工作职能仍是分离状态,即学生社区管理工作主要由物业管理人员开展,学生社区思想文化教育则由各院系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实施。因此出现了高校学生社区管理与教育工作相分离的现象。

随着学分制的推行,传统的班级概念被打破,学生不再以班级为单位聚集。再加上后勤社会化使学生拥有自主选择宿舍的权利,原先以班级、院系为单位的宿舍分布格局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因此,传统的工作模式受到挑战,亟需根据学生社区的现状创新工作模式。

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存在着重物质建设轻活动开展的现象。学生社区建设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社区配套的生活设施和活动场所也日益丰富,为学生生活提供了方便,也为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但充分利用社区物质条件开展思想文化教育还欠缺,目前,学生社区开展的活动有限,较多的活动仍在教学区开展。

2.2 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学生社区管理工作主要由后勤部门和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其工作职责只局限于学生社区安全、卫生等物业方面的管理,无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学校的教师们不再居住在学校提供的校内宿舍,因此,他们在学校停留的时间缩短,对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无法顾及周全,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后情况,导致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的弱化。

传统的学生宿舍区侧重于对学生日常生活管理,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社区的出现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挑战,即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管理对象,而是服务对象,学生主体性地位得到显现[2]。但学生社区工作人员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很多工作仍停留在管理层面,服务意识不够。同时,由于学生社区学生院系专业的交叉性,使得工作难度更大,因此,在学生社区开展思想教育更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2.3 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校学生社区是一种新型的学生校内生活模式,具有相对开放的社区环境,学生生活也相对轻松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但这也导致学生社区教育管理工作难度增加。从学生社区现状看,传统思想教育工作机制较难适应学生社区新环境,高校面对学生社区这一新型教育管理阵地,很多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多数高校已开始重视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但尚停留在管理层面,教育力度不够。

在学生社区出现前,学生生活基本限定在宿舍楼的区域,虽然各宿舍楼已配备专门的宿舍管理人员,但其只负责学生宿舍安全及卫生管理。在学生管理方面负主要责任的是学生工作者和辅导员,他们同时也肩负着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随着后勤社会化及学生社区的出现,高校逐渐将学生管理工作按教学区和生活区(即学生社区)分开,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要承担教学区和学生社区的思想教育工作,事实上他们偏重教学区工作,很少有时间到学生社区开展工作,与学生社区管理人员沟通交流也较少,导致教育与管理脱节。

高校后勤社会化自实施以来,学生社区成为改革的重点区域,将学生社区管理工作交由专门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便是重要体现。学生社区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相关工作人员也由物业管理公司自主招聘,一些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未达到学校育人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在选人用人层面上把好关,把学生社区管理人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成员。

3 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的措施

3.1 关注学生社区生活,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前都未曾体验过集体生活,对学生社区生活会有诸多不适应,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关注学生社区生活,通过开展丰富的学生社区活动,为学生人际交往提供机会,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学生社区教育管理人员也可在关心学生生活、管理学生社区秩序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互动形态的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功能。

学生社区是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有利场所,各种文体活动是学生展示个性才能的重要平台,高校传统的社团活动,如心理短剧比赛、野外拓展、英语演讲等大都在学生社区开展,通过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在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中,不仅可以张扬个性,还能在与同学“切磋”的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拓宽眼界,扩大人际交往空间,丰富社会关系,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3.2 将大学精神延伸到学生社区,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

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大学精神,体现出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学校的校风、校训等都是大学精神的具体表现。高校应在充分解读大学精神所包含的深刻文化意蕴的基础上,延伸其影响范围,将大学精神融入大学生社区文化氛围中,使学生能始终受到大学精神的熏陶。由此,学生社区的管理工作者要深刻理解大学精神的文化意蕴、价值观念并融入到自己的管理工作之中。大学精神还可融入到学生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大学精神的教育影响。例如,可邀请杰出校友到学生社区作讲座,通过他们传递出大学精神所产生的影响,这对学生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易于使学生接受大学精神所传达出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

3.3 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加强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的力度

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是为了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和稳定工作,也是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的要求,是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和学生打成一片,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想法,同时,还可以更多地参与学生的活动,也有利于维护安全、稳定的学生宿舍环境。

3.4 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加强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应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应加强学生社区教育管理人员的作风建设,使他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时发挥表率作用,注重“身教”的影响。如从节约办公用品,节电节水等小事做起,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养成节约习惯;从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做起,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感;从对学生的关心、帮助做起,培养学生的团队互助精神等,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5 充分运用网络媒体,建立思想文化教育新阵地

当今,网络已成为人们交流信息、沟通思想的重要工具,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而大学生又是网络的主要群体,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极大。网络这种快速、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但网络上信息泛滥,很多不良信息未经过滤就传递给学生,对学生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要充分运用网络媒体,使其成为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文化教育新的阵地。

作为网络媒介的论坛,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它给人们提供了自由、不受限制的交流平台,由于论坛可以不用直接面对,不用暴露真实身份,成为很多学生表露思想困惑,与他人分享感情,交流思想,寻求他人帮助的重要途径。思想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关注学生在论坛上的动态了解学生情况,并以论坛普通成员的身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还应在学生社区网络论坛上开展主流思想的宣传教育,如将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及社会所提倡和学习的事例通过发帖子的形式发布到论坛上,以吸引学生关注,得到学生的回应。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对于学生的回应,正确的积极鼓励,有偏颇的要及时引导。

总之,高校学生社区在我国尚属新的领域,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也是新的起步,其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各种问题,需要学校的各个方面形成合力,努力探索,创新和完善学生社区管理机制,为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1]周新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2):136.

[2]李佳,卞颖桃,李亮.浅析高校宿舍文化建设[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3):355-358.

Thinking on Construction of the Thought and the Culture in College

MEI Lin
(Suzhou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215006,China)

This article brings forward,with the new visual angle,that the instauration of the thought and the culture of the undergraduate’s community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instauration of the campus culture,anD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ity,the article also brings the propositions and the measures for how to ameliorate the administration system of the undergraduate’s community.

college;undergraduate’s community;construction of the thought and the culture

G647文献标设码:A

1671-0142(2012)02-0010-03

梅琳(1981-),女,江苏苏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责任编辑刘 红)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社区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社区大作战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3D打印社区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