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构建

2012-08-15 00:45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教育性职业性课程标准

高 华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浙江 杭州 311112)

论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构建

高 华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浙江 杭州 311112)

课程标准是课程设计的系统性表述,是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因此,课程标准的构建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该文介绍了高职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重点论述了高职课程标准构建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基本途径。

课程标准;构建;高职教育

为推动我国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国家教育部先后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相关课程标准的建设是重要的建设内容之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文件也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于是,高职课程标准的构建成为相关人员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献[1]—[4]结合具体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论述了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具体内容,文献[5]则着重论述了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和构建要素,文献[6]—[10]也从不同方面对高职课程标准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但对高职课程标准的特点、构建原则、构建途径等问题仍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系统探讨。

1 高职课程标准的概念及特点

1.1 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

在我国以前的教育领域中一直采用课程教学大纲的概念,课程标准的概念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但国家主管部门对课程标准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将课程标准定义为: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5]。综合现有的观点和我国高职院校中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可以将课程标准定义为:课程标准是对课程的适用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案等相关方面进行的系统论述,是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和基本依据。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已经开始全面引入课程标准的概念。

1.2 高职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由于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所决定,无论和原有的课程大纲相比较、还是和本科院校的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的课程标准都应有着一些自己独有的特点,主要包括:

(1)灵活性和针对性的高度统一。首先,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的课程标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以前的教学大纲主要侧重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刚性规范,对教师的教学规定得相对较为具体。而新的课程标准则应更侧重于课程设计理念的描述,而给授课教师的具体教学留下了较大的灵活性,从而更加有利于授课教师主动性和创新性的积极发挥。其次,新的课程标准应以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基本理念,对于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应是灵活性和针对性的高度统一。

(2)教育性和职业性的有机统一。高职院校作为承担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其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都应体现教育性和职业性的统一,因此必然要求作为课程建设纲领性文件的课程标准能够体现职业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否则,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职业性统一就失去了基础和根本。首先,由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中所反映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过程设计必须和相关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以及素养方面的需求相一致,即高职课程标准具有职业性的特征。其次,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作为高等教育的课程标准,又不同于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的培训大纲,其总体设计理念以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构建又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以保证课程教学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即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又体现出教育性。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应是职业标准和教育标准的有机融合,是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

2 高职课程标准构建的基本原则

为了使所构建的高职课程标准符合高职课程建设的需要并发挥应有的课程教学指导作用,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的构建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2.1 分层次构建原则

由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需要和国家颁布的职业标准相适应,同时高职院校又主要是为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服务的,各高职院校又往往具有自己的专业办学特色(如校企合作的订单班),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的不同课程具有不同的适用层次:有的课程是和国家级的职业标准相对应的,具有国家级的适用范围,如工科专业的电工、电子类课程;有的课程则是为地方区域行业的需求而开设的,其适用范围只限于某区域范围;有的课程则是个别院校应某一家或某几家用人单位需求专门开设的,其适用范围只能是该院校的个别专业。课程适用范围的层次性决定了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的构建应遵循层次性的原则:对于和国家职业标准对应的普适性课程可构建国家层次的课程标准,对于针对区域技能人才培养的区域性层次课程则可构建区域层次的课程标准,而学校针对特定企业开设的特色课程则构建校本课程标准即可。不同层次的课程标准其构建的主体、途径和适用范围都是不同的,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构建必须遵循层次性原则,区分属于哪一层次的课程标准。

2.2 校企合作原则

如前所述,由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所决定,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应是职业标准和教育标准的有机融合,因此,不同于本科院校课程标准的构建主体仅有教育相关专家,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的构建主体不仅包括学校和教育研究方面的专家,还必须包括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因为只有行业企业才能真正深刻理解相关职业标准和人才需求规格。所以,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的构建必须坚持校企合作的原则,由企业方面负责课程标准的职业性,而学校则负责课程标准的教育性,并通过校企双方的深入沟通,达到课程标准的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校企结合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具体学校和具体企业直接合作,也可以是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的代表和代表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指导机构合作;可以是行业企业先制定职业标准作为教育部门或学校构建课程标准的职业性依据,也可以是行业企业和教育部门或学校合作,直接将职业性要求融入到构建的课程标准之中。

3 高职课程标准构建的基本途径

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的构建除了要遵循上述的主要原则之外,不同层次的课程标准还必须遵循不同的构建途径,这样才能保证课程标准构建的高效、可行。

3.1 国家层次课程标准的构建

对于一些具有国家范围、行业普适性的课程,如高职工科专业的电工电子类课程,应构建国家层次的课程标准,和国家颁布的职业标准相呼应。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都非常重视构建国家层次的课程标准,如澳大利亚政府自1998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开发和推广各个行业的“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s),作为澳大利亚所有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依据。而美国于1999年通过的《2000目标法案》中也规定了职业教育应设置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并设立了“全国标准委员会”、“国家职教课程中心”和联邦一级“全国职业技能标准委员会”,以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构建的主体[8]。我国现在急需构建国家层次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根据校企合作的构建原则,国家层次的课程标准可由教育部下属的各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相应的行业协会进行构建,并发布给专业教指委所属院校使用。

3.2 区域层次课程标准的构建

高职教育主要是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因此很多高职院校所开设课程只是针对学校所在区域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如区域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就是如此,这些课程的课程标准就应是区域层次的。与此同时,我国大多数省教育厅已经建立了省级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所属专业院校的教学指导机构,区域经济发达的地区一般也成立了各种行业协会或行业商会,这为校企合作构建课程标准提供了较好的主体基础。因此,区域层次的课程标准可由省级的专业教指委和区域行业协会或行业商会合作构建。

3.3 校本课程标准的构建

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双赢,很多高职院校都和较大规模的企业合作开设了各具特色的订单班,订单班中往往开设针对特定用人单位的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的建设当然也需要构建相应的课程标准,这些特色课程的课程标准只能是校本层次的课程标准。校本层次的课程标准应由相关院校同合作企业共同开发构建。

4 结束语

构建课程标准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具有一些特点,其构建应当遵循相应的原则,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构建途径,以保证高职课程标准构建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并发挥课程标准对课程教学应有的指导作用。

[1] 杨利军,邓木生.基于工作过程的轨道牵引专业课程标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73-74.

[2] 刘桂敏.高职电类专业单片机课程标准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7):51-53.

[3] 贺雪娟.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谭鸿.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935-937.

[5] 张圣喜,贺军,李喜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7):110-111.

[6] 李家瑞.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内涵与制定要素[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4):55-57.

[7] 楼美云,刘鲁平,张雁平.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19-20.

[8] 唐小俊,顾建军.关于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9(4):132-134.

[9] 王联晓.理性构建高职教育中的课程标准[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20(2):105-107.

[10] 田凤权.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4):60-62.

[11] 黄亮.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6):36-39.

The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Criteria in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GAO Hua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Zhejiang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Hangzhou 311112,China)

The course criteria is the systematic description of the course design,it is also the enlighten document for Course teaching.So the Constructing for Course Criteria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work in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In this paper,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urse Criteria of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introduced firstly,then the mai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Course Criteria constructing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curriculum criteria;construction;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G 642.3

A

1671-7880(2012)05-0008-03

2012-06-13

高华(1970— ),男,河南淮阳人,副教授,现为浙江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性职业性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职业性中暑的预防
职业性传染病的预防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预防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教学的教育性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