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显奇才 佳构惊考官——初论汤显祖早期八股文《女有馀布》

2012-08-15 00:52俊,
关键词:八股文汤显祖

邓 俊, 高 琦

(1.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抚州344000;2.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抚州344000)

少年显奇才 佳构惊考官
——初论汤显祖早期八股文《女有馀布》

邓 俊1, 高 琦2

(1.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抚州344000;2.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抚州344000)

汤显祖的《女有馀布》是其科考期间的一篇早期八股文。此文理精气足,篇法谨严,富于文采,在汤显祖所有八股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女有馀布》的发现,对充实汤显祖的文献宝库、研究汤显祖的生平思想、启迪今人如何思维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汤显祖;八股文;文献;意义

笔者在研读龚笃清先生所著的《明代八股文史探》时,注意到作者在此书中所引述汤显祖的一篇八股文《女有馀布》[1],窃以为这是迄今所见被引录的汤显祖的一篇佚文,亦是汤显祖科考期间的一篇早期八股文。

1 汤显祖八股文《女有馀布》

现将龚先生所引述的汤显祖八股文《女有馀布》全文录之于下:

女有馀布

汤显祖

有无售之女功者,弊在不通功也。(破题)

夫女而馀布,无复用之矣,不通功弊至此乎!(承题)

且天地物力,不可独不足,不可独有馀,如子说,特农有馀粟乎!女之有布,岂徒使之自有馀,固将持杼柚之劳,以佐时之急,因而收尺寸之利,以补己之阙耳。(起讲)

乃今功不通矣,女功其何售焉,事不易矣,内事将安鬻之?(入题)

所谓女之用,不过一丝一缕可以卒岁,而卒岁之外,竟不得而贸易之也,遂将为长物乎?

所谓布之用,不过一裘一葛以备裳服,而裳服之外,不可裂而别用之也,得毋有虚积乎?(起二股)

蚕而缫之,苎而织之,女非少怠也,而用不加广,沉积而莫贷,徒以其物填笥筐耳;

寸而累之,尺而成之,布且日多也,而货不益贵,壅滞而难售,卒亦朽纰而不可用耳。(中二股)

夫耕问农而织问女,各有司也。一人织而数人衣,互济也。(过接)

女馀于布,于女得矣,如不织布而衣者何,必有因而受其寒者,是无布者病也。

布自有馀,于布足矣,奈出于布之外者何,且有因而怠若事者,是有布者亦病也。(后二股)

况天下之功,不止一女,而无用之积,尽如此布,然后知通功易事之不可已也夫!(结语)

为使读者更易阅读和了解此文的程式,笔者在龚先生对此文已作标点分段的基础上,另在括号内注明了各部分名称,以供参考。

2 《女有馀布》属汤显祖参加科举考试中的一篇早期八股文

这篇八股文是汤显祖14岁考秀才时的试卷,龚先生录自《小题初集·启蒙》。经笔者查对,前面所引录的《女有馀布》八股文在今人编选的八股文文选中均未出现过。

研究汤学的著名学者徐朔方先生笺校的《汤显祖全集》(1999年版,北京古籍出版社)被公认是迄今集汤氏著作之大全的版本,《全集》中的第五十卷为制艺(八股文)卷收录的55篇,加上第五十一卷(补遗卷)收录的8篇,共收录汤氏八股文63篇,其中就没有收录《女有馀布》这篇。究竟是遗漏了还是未发现,徐先生已经作古,不得而知。

另外,今人田启霖编著的《八股文观止》(1994年版,海南出版社)只选录了汤显祖八股文4篇,临川学者王冰泉等编选的《临川才子八股文选》(2006年版,中国文联出版社)只选录了汤显祖八股文7篇,两个选本也均未收录此文。

再从汤显祖的成长轨迹和科考历程看,汤显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上四代皆有文名,自小就熟读儒家经典,受到八股文写作的严格训练,5岁时就以善作对子而闻名于乡,13岁时参加县学考试崭露头角,14岁时考中秀才为考官称赞,21岁时就中举,声名大震。尔后,因他性格耿直,不事权贵,科举之路不再顺畅,数次会试,至33岁时才考取进士。从考秀才、举人到进士,这近二十年的科考之路,对汤显祖来说,可谓艰辛坎坷,既磨砺了他的意志,也练就了他的文笔,特别是八股文的大量写作训练,为他以后的诗文创作、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功底。

因此,笔者认为,汤显祖的《女有馀布》这篇八股文属于新被引录的遗文,亦是汤显祖参加科举考试中的一篇早期八股文。它的发现并被引录,为深入研究汤显祖的诗文创作和生平思想,认定汤显祖在明代八股文坛史上的地位,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3 《女有馀布》的文体特色

《女有馀布》是汤显祖在考场中匆匆所作,加上当时他还是个少年,社会阅历尚浅,故文章显得有些稚嫩。然而,就是此试卷考官在阅卷后,眼前为之一亮,竟连连发出惊叹:“一尺布作九州被,真奇才也。”[1]立即将其取为生员(即秀才)。

那么,这份试卷何以会引起考官的惊喜呢?它的文体特色何在?笔者反复揣摩体味,觉得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文章的审题立意好。八股文必须思想纯正、入口气代圣贤立言[2]。经笔者查对,文题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馀粟,女有馀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于此有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生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1]取其中一句“女有馀布”作为题目。要求以孟子口吻,阐述织女所织之布,如果不参与流通交换劳动产品,那就必然会有多余的布匹,一有多余就会造成积压无用,便会带来种种不良后果或弊端。作者熟读儒家经典,目睹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现状,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初步认识,因而在行文时思维敏捷,紧扣题意,将文题的意思一层层地推出,以小见大,言之有物,把商品经济中的生产、流通、消费之间的关系及不进行贸易的弊端等方面论述得比较到位,达到理精气足,针对性较强。正如考官所批示的:“一尺布作九州被”,令人信服,遂成佳作。

二是文章的谋篇布局好。八股文格式精严,讲求技巧。作者主张“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因而在行文时能把八股文法与文学色彩糅合在一起,做到既讲求写作技巧又注意文辞生动。一方面作者对八股文的写法运用自如,抓住文题中的关键字“女”和“布”,两层一线,次第相生,采用多角度、多层次全面思维的方式,条理清晰地把文题的意思逐层地表达出来,脱卸承接、谋篇布局达到了严谨明了。即使那些写作八股文的老手也难以超过他。在起二股、中二股中采用正反对比,说明织女所织之布,用作个人消费是有限的,如不贸易,产品则会越来越多;布匹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如不扩展用途(以物换物),则会积压无用,产生浪费,出现产品过剩。意旨被层层托出,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作者在行文时注重骈散结合,恰当地运用排比句式、正反对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既连贯又生动。还适时地使用一些语气词如“也”、“乎”、“耳”、“夫”等,以舒缓文章的语气,达到语句平和自然。这样,就使整篇文章一气贯穿,深刻生动,富于文采,成为一篇佳构。

可以说,研读此文,定会被其内容之切题、口气之到位、篇法之谨严、技巧之讲究所折服,难怪考官会称汤显祖为“奇才也”。

4 《女有馀布》在汤显祖所有八股文中的意义

如上所述,《女有馀布》是汤显祖在科考期间所作的一篇早期八股文。它从散失到归宗,犹如百川归海,在汤显祖所有的八股文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新史料,具有不同寻常的文献价值和研究意义。

第一,这篇佚文的发现,为深入研究汤显祖的生平思想提供了新的材料证据,拓展了新的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科研意义。汤显祖政治思想是复杂多元的,虽然曾受过泰州学派、道家佛家影响,但终其一生思想主流还是儒家正统思想,在汤显祖所有八股文中都有所表现。汤学研究者应以正视的是,在汤氏60多篇八股文中,对《孟子》情有独钟,代孟子立言就有20多篇,对孟子关注民生的进步思想的吸收和领悟是很偏重的。而《女有馀布》一文正好契合这点倾向性,将孟子的民生思想加以发挥,敏锐地触及到民众的修养生息、安居乐业、产品交换等社会问题。这些都是深入研究汤显祖生平思想的新角度和新课题。

第二,这篇佚文的发现,为充实丰富汤显祖的文献宝库回归了一份难觅的史料,具有一定的文献意义。汤显祖所创作的诗文剧作,是一笔留给人类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继续加以发掘、整理、归档。徐朔方先生笺校的《汤显祖全集》基本上汇集了汤显祖的著作,其中就收录了不少佚文。龚重谟先生将自己辛苦收集整理的10多篇汤显祖佚文提供给《全集》,其中就有汤显祖当年参加乡试中举的两篇八股文试卷。现在又发掘出《女有馀布》是汤显祖当年考秀才时的八股文试卷,有待于《全集》再版时收录进去。它们的归宗都是珍贵的文献史料归档,为充实丰富汤显祖文献宝库,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三,这篇佚文的发现,为寻求探索汤显祖的成才途径提供了在思维写作训练方面的一个标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汤显祖在12岁时就写出了平生第一首反映现实的古诗《乱后》,14岁时就写出了《女有馀布》,说明了汤显祖确实是个青少年奇才。汤显祖能较早地成才,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经历严格的思维写作训练,尤其是八股文的写作训练,则是他成才的重要因素。《女有馀布》的成功写作,成了汤显祖成才之路上的一根标杆。吸收八股文写作训练方法中的某些合理内容,在当今对培养并提高青年学子的思维条理及文字功夫,达到文畅句顺,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5 从《女有馀布》看汤显祖在科考期间的八股文创作

在明代,称汤显祖制义、传奇、诗赋为“昭代三异”[3],也就是说汤显祖的八股文构成了他文学创作成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手如云的明代八股文坛,汤显祖称得上是一个佼佼者。在家乡临川,汤显祖、丘兆麟、帅机、祝徽四人当时就被称为“临川四才子”、“前四大家”。在江西文坛,亦有“江西四隽、缺一不可”之说。四隽是指邹泗山、万国钦、汤显祖、叶修,他们同为江西人,同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同为隆庆、万历年间的八股文名家。之后,汤显祖成为明代八股文坛最有成就的代表作家之一,与王鳌、唐顺之、归有光等并誉为“举业八大家”[4]。

汤显祖在科考期间创作了数量可观的八股文。他曾经著有《汤海若先生制艺》一书,都是八股文,万历十年(1582)作于杭州,可惜今不存[5]。明代的制义选本、清代的《钦定四书文》、今人编的《八股文观止》等书均有汤显祖的八股文入选。徐朔方先生笺校的《汤显祖全集》收录了汤显祖八股文63篇,加上笔者在本文所引述的《女有馀布》,迄今能见到的汤显祖八股文共有64篇。

对于汤显祖的八股文创作特色,不少学者、评论家都做过很高的评价。如明末评论家沈际飞对汤显祖的八股文《群臣贺表》中的一段排比句式推崇备至,赞不绝口地说他“字字飞舞、句句精神”[3]。清初学者陈名夏对汤显祖的制义特色作了精当的评述,他在《汤海若先生制艺序》中指出“今观其古文词及诸制艺,巧心俊发,鲜采动人……若先生文有其质,言有其则。镂刻万物之形,巧夺前人之义。”[3]清朝著名学者俞长城对汤显祖的八股文也作了很高的评价:“玉茗堂制义择理精淳,而出之以名隽,以六朝之佳丽,写五子之邃奥,足以自名一家。”[4]认为汤显祖八股文内容精深,议理透辟,富有文采,以名隽胜,如清醇的美酒,味香可口。当代研究八股文的专家龚笃清先生在《明代八股文史探》专著中专辟一节《才子型的八股文名家汤显祖》[1]较为全面地评述了汤显祖的八股文创作特色。资深学者王凯符教授在《八股文概说》中写道:“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也是当时的八股文大家,由于他的艺术天才,八股文模仿口气作得很好,因而为人们所称道。”[2]

到明代末期,八股文变质变味,弊端日显。对此,汤显祖也是深恶痛绝,指斥“八股道中,无一生趣”,最忌小品写得像八股文那样枯燥无味,缺乏“生趣”、“真趣”,并身体力行写了大量富于文采的小品文,为转变八股文风作了一定的努力[5]。

总之,汤显祖毕竟精心创作过不少八股文,并且成为写作八股文的高手。特别是他的八股文很有文学特色,写得有生气、有变化,达到以名隽胜,这是他对八股文演变的一大贡献。

[1]龚笃清.明代八股文史探[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438,439,435.

[2]王凯符.八股文概说[M].北京:中华书局,2002:3-4.

[3]汤显祖全集[M].徐朔方,笺校.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1696,1675,1708.

[4]田启霖.八股文观止[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590.

[5]高琦,李小兰.论临川文学家对制义的独特贡献[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5):105.

Demonstrating His Talents Very Early,Making a Surprise by His Good Essay——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Early Eight-part Essay of Tang Xianzu

DENG Jun1,GAO Qi2

(1.F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Fuzhou344000,China;2.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Fuzhou344000,China)

Tang Xianzu’s“Weaving Maiden Has a Lot of cloth Left”is one of his early eight-part essays during his imperial examinations.This essay covers the subject thoroughly,is organized very well,and is rich in great literary talent.Exploring“Weaving Maiden Has a Lot of Cloth Left”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rich Tang Xianzu’s literature,to work on his life thoughts,and to enlighten us how to organize the article.

Tang Xianzu;eight-part essay;literature;significance

I106

A

1674-3512(2012)02-0105-04

2012-03-04责任编辑:王菊梅

邓 俊(1973—),女,江西东乡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外语教学研究,地方文化研究。

邓俊,高琦.少年显奇才 佳构惊考官[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2):105-108.

Deng Jun,Gao Qi.Demonstrating his talents very early,making a surprise by his good essay[J].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2,31(2):105-108.

猜你喜欢
八股文汤显祖
对近年来汤显祖佚作搜集整理的总结与思考
汤显祖墓园发掘的纷扰
汤显祖家族墓初考
汤显祖家族墓重见天日起风云
汤显祖与明代理学家交游考略
猴年贺岁
汤显祖《邯郸记》的喜剧色彩
猴年贺岁
八股文,学还是不学
一本以编年为体例的八股文史
——《明代八股文编年史》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