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视野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

2012-08-15 00:49李修习王兆良
关键词:时代化三化大众化

李修习,王兆良

“三化”视野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

李修习,王兆良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当前理论界提出的最新的时代课题。“三化”的提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空间、时间和区间的三维立体视野,彰显出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突出了起点、重点及核心问题,揭示了三者之间互为发展和内在的辩证关系,建构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谐发展之路。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和谐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1]这一科学的论述,为进一步提出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新要求、新举措作了预先的理论准备。

一、“三化”的空间、时间和区间视野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涵盖了三个维度的立体视野,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空间视野、时间视野和区间视野。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三维立体的空间视野,这是“三化”的起点。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学说的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道路的起点上具有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它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自发到自觉,由一般认识到具体认识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者,他从中国当时的实际出发,在党内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早在1930年,毛泽东就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实际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2]毛泽东深刻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科学性。1938年10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思想,并向全党发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号召。

第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三维立体的时间视野,这是“三化”的重点。马克思主义从它产生至今已经100多年了,它既是一种科学,也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给出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时代性评价。2003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指出时代呼唤新的理论的科学性论断。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所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具体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空间上的本土化、民族化,它必然要受到新的时代发展的理论制约和影响。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真正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3]因此,从时间视野的角度看,在大力推进和普及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进程中,“时代化”是重点所在。重点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着力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进行时代化的发展和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时间视野上成为引领我们占领未来制高点和选择方向的科学依据。

第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三维立体的区间视野,这是“三化”的核心。人民群众是理论的最有效的载体和传播者、推动者,也是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普及马克思主义 “三化”,其核心和最终目的还是大众化。由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时代课题去研究和推广。推进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在方法和内容上下功夫,要让人们真信、真懂、乐学、会用。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区间民族差别较大,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普及化、生活化。列宁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4]。这说明,要以区间视野针对我国城市和农村、不同民族和党派以及不同阶层和行业,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三化”的鲜明特色

第一,实践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特征。一切科学理论都是人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得来的,而理论也只有经过具体的实践检验,才能成为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这是因为,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实践的重大成果。1961年1月,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曾作了具体的描述。他说,所谓马列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统一,一个普遍一个具体,两个东西的统一就叫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得来的,是全党智慧的结晶,这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具有的鲜明的实践特色。

第二,时代特色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特点。一个时代在人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时代的特色,则为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当前,人类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21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知识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理论,我们决不能只把它当作教条或本本,而应当赋予其时代的特色。邓小平同志指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解决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性问题中产生的,它把握住了时代脉搏、解决了时代课题、顺应了时代的需要。

第三,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有之色。这里所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理解为中华民族的大众化。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各民族在语言习惯、风土人情、地理位置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具有民族特色才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首先,必须在内容形式上和语言艺术上下功夫,避免各民族的语言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障碍。其次,要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理论创新的内容与各民族大众的实际利益紧密结合。如艾思奇所著的《大众哲学》一书,就是采用通俗易懂的笔法和贴近人民实际生活的生动事例,让各民族大众学哲学、用哲学。

三、“三化”的内在联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三化”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与一定的时代相联系、相依存的,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时代也需要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科学。同时人民大众又是理论的真正的传播者和最大的受益者。毛泽东曾指出:“为了做好我们的工作,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6]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不但在具体实践上要中国化、时代化,同时更要大众化。“三化”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是从空间、时间和区间的不同角度和谐发展的三维立体的理论体系。刘云山同志指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中国化、时代化为大众化奠定了前提和基础,大众化是中国化、时代化的目的和归宿,中国化、时代化每前进一步,大众化就要及时跟进一步[7]。

其次,马克思主义“三化”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作为三维立体形式构成的“三化”,不但具有一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特性,而且具有更高的实践特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谐发展之路,这是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社会主义实践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解决的方法,同时也丰富了“三化”新的内容和要求。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A1).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83.

[4]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7.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6]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3.

[7]刘云山.架起科学理论与人民大众的桥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掌握群众[N].人民日报,2010-03-29.

D641

A

1673-1999(2012)02-0001-02

李修习(1971-),男,安徽涡阳人,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合肥 230032)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王兆良(1958-)男,安徽砀山人,安徽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1-11-09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研究”(AHSK09-10D107);安徽医科大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1003-09)。

猜你喜欢
时代化三化大众化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