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模糊语言的翻译

2012-08-15 00:49孙永君
关键词:源语模糊性及物动词

于 娜 孙永君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文学作品模糊语言的翻译

于 娜 孙永君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直接导致翻译活动的模糊性。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使用在所难免。在文学翻译实践中,译者如能正确而能动地使用语言的模糊功能,将会使文学作品的翻译有质的飞跃,读者也将有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语言模糊性;文学模糊性;翻译策略

一、翻译活动的模糊性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之一,模糊语言大量地存在于自然语言中。而翻译活动的本质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活动,这就决定了其模糊性不可避免。翻译活动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翻译标准的模糊性

翻译标准的模糊性是指它的隶属边界和状态不确定或不分明。严复的“信、达、雅”虽然言简意赅地概括了翻译的标准,但在实践操作中却是一个易受主观经验影响、相对模糊的概念。傅雷的“传神”理论要求把原文的神韵翻译出来,而对神韵的界定就更加模糊了。按照钱钟书的“化境”标准,如果译文看不出牵强生硬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文的风味,就可以称得上是“化境”。但由于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的不同,译文与原文很难达到丝毫不差。因此,“化境”作为一种翻译标准,则更理想化,也更模糊。

(二)翻译过程的模糊性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依附并扎根于文化的土壤。翻译并不单单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两种文化的宗教信仰差异、社会历史差异、习俗人情差异和审美价值差异等,对翻译有着巨大的影响,容易使译者对源语的理解产生偏差,这种偏差往往导致翻译的模糊性。同时,翻译也是一种语言输出的过程,尽管译者会尽量排除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诸多干扰,忠实地转换源语的内容,但目的语的模糊性也不可避免。

二、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翻译活动的模糊性增加了文学作品表情达意的功能。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中的非物质形态,如意象、感情、情境和风格等,虽然可以感知,但又因其捉摸不定、不可计量而具有模糊性。模糊语言的魅力就在于提供广阔的空间,让读者去联想。

语言的模糊性为语言间的互译提供了平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发挥语言的模糊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以提高译作的审美价值。专家学者对模糊现象提出了诸多翻译策略,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对等直译法

对等直译是用一种语言的模糊语直接翻译另一种语言的模糊语,寻求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最大的等效。如:

(1)“Believe me,sweet,I could weep to a degree that could astonished and confound such an elastic mind as yours.”[1](P299)

译文:“请相信我吧,亲爱的,我很想大哭一场,哭得叫你这样一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都惊慌起来,不知所措哪。”[2](P331~332)

原文中的“to a degree”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可以理解为“somewhat”,也可以理解为“to the high-est degree”。译者结合上下文语境,采取以模糊译模糊的对等直译法,译成“大哭一场”,成功地传递了原文的信息。

(二)增译法

汉字是表意的象形字,没有时态、语态、词性和数的变化。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如果不做适当的添加,会造成时空关系模糊。因此,有的时候为了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更加通顺,可采用增译法。如:

(2)Day after day he came to his work——sweeping,scrubbing,cleaning.

译文:他每天来干活——扫地、擦地板、收拾房间。

英语中有些动词有时作及物动词,有时作不及物动词。当它作不及物动词时,宾语实际上是隐含在动词后面的,译成汉语时,往往需要把它表达出来。正如例(2)的翻译,为了更好地表现原文,译者采用增译法,将不及物动词sweeping,srubbing,cleaning译成了“扫地”、“擦地板”、“收拾房间”。

(三)省译法

省译指根据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规范,在翻译中进行必要的省略。对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模糊表达,翻译过程中可以采取省译法。如:

(3)The chamber looked such a bright little place to me as the sun in between the gay blue chintz window curtains,showing papered walls and a carpeted floor,so unlike the bare planks and stained plaster of Lowood,that my spirits rose at the view.

这是《简·爱》第十一章的第一句话,描写的是简初到桑菲尔德,对这个地方的印象。这种印象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其中的“chamber”不用译成“房间”,而是可以省略不译,因此这句话可译为:“……这个小地方如此可爱,一看到它我的精神就振作起来了。”[3](P203)

(四)转换译法

1.以精确译模糊

张谷若在其译作《苔丝》中把以精确译模糊的方法运用得淋漓尽致。

(4)Tess sat up in the bed,lost in vague interspace between dreams and this information.[4](P23)

译文:苔丝从床上坐了起来,一听到这个话,一半朦胧,一半清醒,在那儿直发愣。[5](P38)

对于读者来说,这段原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想把它译成恰当的中文则更是难上加难。译者为了忠实地再现原文,借助了目的语的精确功能,用“一半朦胧”和“一半清醒”把苔丝的神态传神地表现出来。

2.以模糊译精确

在很多情况下,译者可以通过目的语中的模糊语言来翻译源语中的精确语言。以朱生豪翻译的《亨利四世》为例,让我们看看原文中确切具体的数字是如何被译成模糊语言的。

(5)That’s to make him to eat twenty of his words.[6](P35)

译文:他是食言的好手,吃几个字儿是算不了什么的。[7](P152)

如果很精确地把“twenty”译成“二十”,会让读者产生困惑甚至是误解。而朱生豪凭借自己对原文的准确把握和深厚的翻译功底,把“twenty”翻译成比较模糊的数字“几个”,成功地抓住了原文的精髓。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所以文学语言也具备模糊性。文学语言有其与众不同的美感,它既能丰富文学形象,使人物更加饱满,呼之欲出,还能最大限度地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拓宽其审美境界。在文学翻译实践中,译者如能正确而能动地使用语言的模糊功能,将会使文学作品的翻译有质的飞跃,读者也将有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1]Hardy,Thomas.The Return of the Native[M].London:The Penguin Group,1994.

[2](英)托马斯·哈代.还乡[M].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喻运根.英美名著翻译比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Hardy,Thomas.Tess of the D’Urbervilles[M].Hertfordshire: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1993.

[5](英)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6]Shakespeare.Henry IV[M].Hertfordshire: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1994.

[7](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五)[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H315.9

A

1673-1395(2012)08-0081-02

2012 -06 -12

于娜(1975-),女,辽宁大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猜你喜欢
源语模糊性及物动词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
Swagger:气场压人
及物与不及物动词的用法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