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文化安全

2012-08-15 00:49徐世平
关键词:价值体系核心文化

徐世平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文化安全

徐世平

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关系。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安全的基本内涵,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基本途径。

文化安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谐文化

一、文化建设涉及文化安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1]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建设必然涉及文化的安全问题。文化安全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处境、地位和发展方向问题,即面对国际上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如何保持特定国家文化的独立和完整性,使其在体系上不被解构、风格上不被改变、价值上不被消解,始终能够保持先进的发展方向。 ”[2]

作为非传统国家安全的文化安全,其产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3]因此,文化安全问题是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当经济冲破封闭状态走向一体化之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是必然。由于各个民族有着价值取向的差异,存在对生存空间的争夺,代表着不同的国家利益,不同文化之间产生冲突和对抗,从而就出现了文化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信息高速公路将打破国界,并可能推动一种世界文化的发展”[4]。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不仅给各国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也给全球的文化传播带来新境遇。

“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文化地震——文化全球化,它几乎涉及地球的所有地方。文化全球化既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大承诺,也非一种简单的巨大威胁,而是一种文化层面上的多元化挑战,原先被认为是不成问题的传统如今陷于崩解,信念和生活方式上出现了多种选择。”[5]在当今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西方对意识形态的争夺、西方文化中糟粕的冲击以及本民族自身的威胁。因此,综合文化国力西强我弱的态势将长期存在,国家文化主权安全冲突将进一步上升,加之国内区域文化发展的不稳定系数仍在加大,所以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更趋复杂多样[6]。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十七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容、关系、要求和方法作了系统的概括。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7]胡锦涛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8]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9]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精髓。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它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四个方面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完整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和谐文化的建设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加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价值体系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在统治阶级主导下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形成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仍有矛盾,但已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体现。

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基本途径

从静态维度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是我国文化安全的基本内涵。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突出表现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能否保持自身的独立,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因此,我国文化安全的基本内涵包括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独立性、方向性和主导性。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把持着文化交流中的主动权,因此,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就必须要提升自身文化的先进性、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独立性。各种国际竞争和斗争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方向性提出了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应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关系到我们能否很好地坚持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性。改革开放在带来许多新的积极的思想观念的同时,也有一些消极的思想观念涌入,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封建残余思想也可能沉渣泛起。因此,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必须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10],积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践行荣辱观。

从动态方面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根本途径。面对西方国家的“西化”、“分化”战略,除了在策略上加强防范外部势力的渗透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抵御和抗衡西方社会价值体系渗透和影响的力量源泉。只有完善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抗衡西方社会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力,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在制度上建立起一系列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制度和机制,为维护文化安全提供物质基础和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彰显和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它在思想观念上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基础、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文化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基础,对维护我国文化安全起到根本的保障作用。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安全的基本内涵,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基本途径。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维护文化安全的根本保证,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动力所在。

四、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当前,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就要强化文化安全意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各个方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独立主导性,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文化,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具体来说,要加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形式,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保障制度。

(一)加强宣传

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必须使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广为人知。因此,必须要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在广大群众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织广大群众集体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人们真正懂得它的基本内容、理论内涵和价值诉求。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增加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学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强学生的理性认识。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形成正确的信仰和追求,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尤其是在当下,我们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又存在文化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足、人们道德缺失和信仰危机等问题,人们也急需用科学的文化思想武装头脑,抵制西方各种腐朽文化思想和封建糟粕的侵蚀。

(二)自觉践行

先进的思想需要体现在行动中,需要先进分子用行动加以引导,“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11]。在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应该敢为人先、以身作则、勇做先行者,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好表率。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和阶级立场,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规范公民的行为,把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要重视榜样的作用和力量,在全社会构建榜样效应。在家庭,父母应注重言传身教,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举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子女的榜样;在学校,广大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楷模,不仅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方式,更应该在工作、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成为人民群众的榜样,以身作则,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创新实现形式

在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形式。在加强宣传引导时,不仅要重视教育,还要运用各种传播媒体营造舆论氛围,通过媒体的手段使宣传工作获得更好的实效。如通过广播新闻、播放教育片等方式,使全社会广泛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可以通过展现、报道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案例,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学习宣传典型结合起来,使人民群众通过实例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荣誉感和自信心,感受到创新的时代精神,感受到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荣誉感。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形式,还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引导全社会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文化产品。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结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加以推进,努力实现形式创新。

(四)不断完善保障制度

要把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更好地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就要发挥规章制度对人们行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首先,在维护文化安全视域下,应构建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机制。注重在全社会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构筑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思想长城。其次,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制度。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和教学过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教育融入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过程中。其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道德教化机制。社会荣辱观的践行,不仅要依靠法律法规的制约,更要注重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教化机制。最后,要鼓励人才发挥创新才能,建立创新机制。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所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建立创新制度,鼓励全体人民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创新,积极进步。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1-10-19(A1).

[2]社会问题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文化安全与社会和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0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5.

[4]花建,等.软权力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竞争潮流[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261.

[5]潘一禾.文化安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1.

[6]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报告[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31-51.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人民出版社,2007.

[9]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N].人民日报,2011-10-26(A1).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36.

[1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7(A1).

D616

A

1673-1999(2012)11-0003-03

徐世平(1988-),女,安徽全椒人,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社会科学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2012-03-20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核心文化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年味里的“虎文化”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谁远谁近?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