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中清政府与袁世凯实施措施的比较

2012-08-15 00:47徐星
长治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直隶北洋清政府

徐星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清末新政中清政府与袁世凯实施措施的比较

徐星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庚子之变尚未结束,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就开始推行“新政”,希望借此挽救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廷。这次“新政”包括对官制,兵制,工商业等方面的改革。新政困难重重,在资金,人才等方面都有严重困难,所以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而整个“新政”中成绩最好的无疑是袁世凯的“北洋新政”。从1901年11月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到1907年升任外务部尚书兼北洋大臣,前后六年间,直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农业,教育,金融,军事等都走在全国前列。这也是袁世凯日后权势日重,声望日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两次新政同时进行,所采取的政策,指导思想等也均相同或相似,但是结果却差距很大。因此希望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更清晰地了解当时的历史。

清末新政;清政府;袁世凯

1900年12月1日,慈禧太后为维护风雨飘摇的清朝统治在西安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官员们“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等,考虑“当因当革,当省当并,限期奏报”。1901年1月,西太后发布变法上谕,内称:“法积则弊,法弊则更,要归于强国利民而已”“安危强弱全系于新”。同年10月,清廷发布变法文告:“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补苴所能挽回厄运,唯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长达10年的清末新政拉开了序幕。同年4月,清政府成立督办处,作为“规划”的机构,命李鸿章、荣禄等6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参赞,逐步推出各项新政。这年11月,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全面开始了新政。主要内容是改革官制、兵制、学制和奖励工商。

一、财政方面

要推行变革,首先便是要有财政支持。清政府本来就已经入不敷出,庚子之变后要支付本利9.8亿的赔款,海关,盐税等几个重要的财政来源已经被外国人把持。在乱增赋税,乱提税率,严剔中饱,多方搜刮仍不足的情况下,便只好让各级官吏自开饷源,任意抽税,从而使财政制度紊乱不堪,贪污勒索肆无忌惮。没有可靠的经费来源,“新政”自然举步维艰。

1902年1月15日,联军向袁世凯移交天津治权,除此之外还有张185万两白银的银票。袁又陆续接收关内外铁路,塘沽机器厂,船坞,港口等。通过这些接收,袁世凯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作为他新政的启动资金。各省练兵费八千余万两归北洋大臣使用,顺直善后捐两百万两归直隶总督使用,同时京汉铁路收益等每年也有数百万两白银。袁世凯自身又与国外银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可以从那里得到资金支持。这些经费来源保证了袁世凯的北洋新政可以顺利进行。

二、官制改革

《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前。随后为适应新政需要,又陆续设立商部,练兵部,巡警部,学部等,并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这种裁撤旧衙门,设立新衙门的事情,自然引起众官员的权利争夺战。而且速度较快,一纸公文就让很多官员失去饭碗。一方面,裁下的旧官员要求安置,另一方面,新的职位又有更多人去争夺。这自然引起很多人的不快。

1904年,直隶对本区34州官员发放廉政津贴,取缔了这一制度,不仅有利于官员上进,而且被裁官员也失去了抗议的借口。

三、兵制改革

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练兵处,实际由袁世凯负责,统一安排调配全国的军事改革,准备在限期内编练36镇(师)新军,以逐渐取代旧军队。但是清政府编练的新军并没有起到维护清朝统治的作用,为争夺“新军”的指挥权,激化了满、汉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而且许多新军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鼓动下,投身反清革命,成为一支反清力量,这是清政府所始料不及的。

新军的编练各地都有不同,但是直到清朝灭亡,只有袁世凯编成“北洋六镇”,因为基础好,动手早,而且经验丰富,北洋军要优于各省,而且由于受中央的直接控制,经费相对充足,所以装备和待遇也要好于各军。北洋军的军官基本上出身于袁世凯创建的北洋系各种军事学校,而士兵则依然坚持湘淮军传统,从最落后地区找最老实的农民,所以,北洋军的整个军队氛围相对比较保守,军官对于袁世凯的依附性很强。

四、学制改革

清末新政中的学制改革主要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奖游学”,1901年清廷谕令废八股,将各府州县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可获得功名,选派留学生留学,毕业后“分别给予进士举人出身”,自费留学生也“一体考察奖励”。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这一措施过于仓促,使不少读书人顿觉读书无用,无路可走,对清廷失去了信心。而留学生出国后,接触了西方先进的制度等,感受到祖国的危难,逐渐走向了清廷对立面,例如同盟会中的很大部分便是留学生。

在教育方面,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等六大臣奏请废除科举制:“是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将士子永远无实在学问,国家永远无救世之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与各国。”由此可见他对科举和新式教育的认识。他在直隶推行新式教育,兴办新学堂,其学堂包括教育,军事,政治,技术,社会教育,甚至师范和女子教育,是个完整的系统。其中仅仅军事学堂便有北洋武备学堂,北洋参谋学堂,北洋军事学堂等门类齐全的教育系统,是日后的各项工作的重要人才来源。

五、奖励工商

清廷主要为工商业的振兴立法和给予兴办实业卓有成效者给予奖励。例如给以爵位,这是当时难以想象的。但是除了立法和奖赏外,清政府几乎没采取任何振兴实业的实际措施。例如严重影响工商业发展的厘金制度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经费不足,而厘金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经济来源,因此他们极力反对。后期的振兴实业几乎无法建设耗资巨大的事业,仅限于办理批准手续而已。名义上,农工商部负责领导整个振兴实业工作,实际上则由各督抚等地方官吏或集聚商会的士绅,商人单独进行。这加重了离心倾向。而且各自为战,分散了力量。地方督抚为了争取民心,不作长久打算,偏重立竿见影的工作。另外随着督抚调转,部下和实行的政策亦随之变化,不利于长期发展。

袁世凯在稳定直隶形势后,立刻开始了稳定金融,整顿经济的工作。直隶在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其中枢地区——天津。针对直省各地民生凋敝的状况,他认为“宜亟兴商务,以保利权而厚民生。”袁世凯利用自己的外交资源和行政手段收回了行政权,解放了天津海关。然后创办户部银行,设立银圆局,铸造三等铜元,以弥补制钱不足。这样一来,经济稳定,袁世凯也获得了一个重要的经费来源。后来,钱币逐渐由银铜向纸币转化,使天津成了日后的金融和实业中心。

1903年在袁世凯的组织下,天津成立了“天津商务总会”。各地纷纷成立分会,这样就形成了一整套有机的连带组织(商务总会——商务分会——商会)。这不仅大大加强了商人们的政治地位,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也使其经济活动具有统一性,有利于对抗外来经济侵略。这年9月“直隶工艺总办”成立,这不仅仅作为“北洋官营实业之总机关”,也是“直隶全省振兴实业之枢纽”。在工业方面,推广新技术,奖励新创造,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还组织博览会,邀请商人参加,加强他们对新技术,新产业的理解。农业方面,设立“农务总局”及“农事试验场”等机构,采取东西新法,进行实地试验。附设农务学堂,教习种植,蚕桑,制造,酿酒。

这些措施使袁世凯获得了工商业界的支持,俨然北方实业领袖。这也是后来他可以争取到资产阶级支持,压迫革命党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获得了国外的帝国主义支持。他个人同英国公使朱而典等人保持了良好关系。在镇压义和团等活动中,使外国人认为他才是外国在中国合适的代理人。

Com parison betmeen the Qing Dynasty Gouernmen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Yuan Shi-kai Im p lementing M easures

Xu Xi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China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Sichuan 637000)

When The Boxer Change is not yet over,The Qing Dynasty Government headed by Empress Dowager Cixi began to implementing the“new deal”,hoping to save the Qing dynasty which is already in a precarious state.The“new deal”includes official,military system,trade and other aspects of reform.But there were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new deal,money,talent has serious difficulties,therefor there were no notable achievements.But themost best thing in the“new policy”is undoubtedly the Yuan Shi-kai's“Northern new deal”.From November 1901,Yuan Shikai took over as Governor in Zhili Province to 1907 hewas promoted to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Minister and Minister for the Northern,in the six years,earthshaking changes had taken place in Zhili Province.Industry,agriculture,education,finance,military,all occupy the domestic front row.This was one of themost import reasons that Yuan Shikai's could got heavy power and reputation in the future.Both of the New deals executed at the same time,and both of the policy,guidelines,was same or similar,but the results vary.So hope tha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can understand the history at that time clearly.

The New Deal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The Qing Dynasty Government;Yuan Shikai

book=73,ebook=73

K252

A

1673-2014(2012)03-0074-03

(责任编辑 王建华)

2012—03—14

徐星(1985—),女,山西汾阳人,硕士,主要从事近现代史研究。

猜你喜欢
直隶北洋清政府
清代直隶铸钱史
李光地治理直隶水患始末
媒体视野下的清末宣讲所——以《北洋官报》为中心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直隶、山东交界地带的八卦教研究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清代直隶旗地考述
浅析晚清政府灭亡的军事经济原因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驻军及其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