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孟子教育思想中的学习方法

2012-08-15 00:45王英娜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学习方法孟子

王英娜

试析孟子教育思想中的学习方法

王英娜

摘 要:孟子教育思想中对学习方法的论述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他提出了渐进的学习规律、恒定的学习途径以及融会通变的应用方式,其目的是达到自得的学习状态。自得是学习者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它是经过不懈钻研后的领悟,是融通后升华的智慧。

关键词:孟子;教育思想;学习方法

王英娜/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系讲师,硕士(辽宁盘锦124010)。

战国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以为述唐虞三代之德可以转变局势,但其述却被统治者认为是不合时宜的迂远之论,于是他“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此种社会境况和他的个人际遇,使他将一生的救世理想寄托于讲学传道之中,并以之为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尽心上》)即是他君子三乐之一。朱熹评价曰:“尽得一世眀睿之才而以所乐乎己者教而养之,则斯道之传,得之者重,而天下后世,将无不被其泽矣。圣人之心所愿欲者,莫大于此。”[1]他行教有方,使被其泽、受其教之人颇为受益,被后世称为著名的教育家。在自主学习方面,他提出了可被后人借鉴的达到自得境界的学习方法,至今具有重要价值。

一、渐进是规律

循序渐进是学习的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天人合一”的古老命题就是人们探寻规律的写照。他们认为人类行为应符合自然规律,同时也就符合人类自身的规律。因为,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他们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既然万事万物的生长都有渐进规律,那么学习也不例外。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朱熹认为,“成章,所积者厚;达者,足于此而通于彼也。”[2](《四书集注》) 他以流水为喻,道出了“学当以渐”的学习规律。如果学习知识没有逐积渐厚的过程,就像水无法充盈低谷前行一样,无法达到通达的境地。为追求结果而忽视渐进过程,只能适得其反。孟子在《公孙丑上》中有这样一则寓言: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也,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从这则寓言中,我们发现揠苗助长的结局只能是反害其苗,然而欲揠苗助长者却不是少数,这是苗的悲哀,更是人的悲哀。赵岐在《孟子正义》中为此段作注云:“以喻人助情邀福者必有害,若欲急长苗而反使之枯死也。”[3]“天下人性善,皆欲速得其福,恬然者少也。”[4]可见,此寓言是针对那些不内治于善、急于求福之人的道德说教。朱熹评论说:“不酝则失养而已,揠则反以害之。”[5]虽然这段话讲述的是养气、集义之事,但其蕴含的道理却古今相通,即事物的自然发展不能缺少渐进的过程,好的动机未必有好的结果,而决定其结果成败与否的关键就是过程。过程不但不可省,而且过程本身也有其内在不可违反的因素,那就是渐进。苗违犯了生长的规律就会枯死,读书学习如果违反了渐进的过程规律,其结局也只能是良图不果。孟子在提出并论述渐进道理的同时,引发了后人在学习领域的深思。

二、恒心是途径

不言放弃的恒定追求是学业有成的必经途径。对万事万物的把握,既不难也不易。言之不难,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可见的和潜在的行动能力;言之不易,因为矛盾无处不在,于是行动过程中的阻碍也屡见不鲜。如果没有恒心和定力,可见的行动会被阻止,潜在的行动能力也会被限制和扼杀,那么所做的事情就会半途而废。缺乏恒心的做与根本不做的结局是一样的,正如孟子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掘井者的目的是得泉,若不能得泉,井虽掘九轫亦无益。而不得泉之因就在于掘井者缺乏坚持不懈的恒心,而终为功亏一篑,学习之道亦是如此。正如张居正讲评中说:“为学者,始勤而终怠,进锐而退速,其归于无成,与弃井者,何以异哉?”[6]其时,无论表面看是多么简单容易的事,如果没有专一的恒心都会一事无成。孟子曾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能有生者也。”(《孟子·告子上》)为此,孟子以一则寓言更形象地表现出了其中的道理: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这则寓言以学弈为喻,说明了专一恒久之心的重要。下棋本是小技术,但如果不能专心致志,也无法得到其中的妙处,天赋资质只是一种辅助因素,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与停滞不前的结果相比,缺乏恒心甚至也会造成“不进则退”的局面,孟子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这句话阐述了山间小路的形成是因为走的人多,鲁迅先生也曾说:“其时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7]反之,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人走,那么就会茅草丛生,堵塞道路,已有之路也便不是路了。人的学习亦是如此,“介然用之”意味着不懈努力,“成路”意味着学有所获。学习之路是充满着阻碍的,有的以诱惑之式将你引入歧途;有的以挫败之式使你自暴自弃。当我们明白其中之理,我们会发现恒定之心是克服一切困难的法宝,再坚持一下就有可能扭转局势,实现质的飞跃。

三、融通是关键

融会通变的应用方式是学习的关键。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之一是人具有积极思维的能力,或者是形象思维,或者是抽象思维。人对思维的运用使人具备了判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选择是融通后的判断,融通是广泛内容的综合运用,它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厚积薄发。孟子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这是孟子关于博学以求融通的表述,朱子在《四书集注》中说:“言所以博学于文而详说其理者,非欲以夸多而斗靡也。欲其融会贯通,有以反而说道制约之地耳。”[8]可见,广博不是以博而耀为目的,而是以简约为目的,博是约的基础,约是博的升华。广博需要厚积渐进的过程,但博不等于泛滥,它是以本原为核心之博,否则,不能达到约与通的境地。正如孟子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孟子·尽心上》)

从博至约的归宿是为了学以致用,然而实践与理论的融合离不开变通之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千变万化之中,如果没有理的存在,人在面对一切之时就会杂乱无章,因此,必有事理存在来指导实践。学习读书的目的是能够明理以至于指导生活,如果不能明理便失去了读书的意义,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朱熹对此引程子曰:“载事之辞,容有重称而过其实者,学者当识其义而已。苟执于辞,则时或有害于义,不如无书之愈也。”[9]只有学思结合而得可通之理,学才有价值。孟子与淳于髡的一段对话充分表现了变通的重要:

“淳于髡曰: ‘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 ‘礼也。’曰: ‘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 ‘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孟子·离娄上》)

《四书集注》释“权”曰:“权,秤锤也。称物轻重而往来以取中者也。权而得中,是乃礼也。”[10]可见,权变是衡量之后之礼,它并没有失去礼的根本。男女授受不亲是常礼,但在嫂子危险之际伸出援助之手,这也合乎世间人情。所以,在实践行为中不能拘泥,懂得权变或通变才最合时宜。张居正对此讲评说:“若但知有礼而不知有权,则所权者小,所失者大矣,岂识时通变者哉?”[11]融通是学习的关键,因为实践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需要具体的分析和判断,正如伽达默尔所说:“用法律和道德的规则去调理生活是不完善的,这种调理还需要创造性的补充。这就需要判断力去正确评价具体情况。”[12]因此,只有经过融通的学习,才能获得正确的理性判断,才可能达到学习和生活自得的境界。

综观孟子教育思想中可借鉴的学习方法,自得是学习者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而欲达至此境界离不开渐进的积累、专心持恒的探究和融会通变的应用。同时,自得境界的达到又会进一步推动学习的深入。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总之,自得是经过不懈钻研后的领悟,是融通后升华的智慧,它是孟子教学中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1][2][5][8][9][10][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5:449,452,286,365,462,356

[3][4](清)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204-205,206

[6][11]陈生玺等.张居正讲评《孟子》皇家读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417-418,211

[7]鲁迅.鲁迅文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83

[12](法)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9

中图分类号:G40-09

B

1671-6531(2012)10-0054-02

:贺春健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学习方法孟子
磨刀不误砍柴工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