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与绩效

2012-08-15 00:43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
财政监督 2012年23期
关键词:钻头产品管理

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 汪 鹏

企业创新与绩效

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 汪 鹏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利润的来源,如何让创新能够实实在在提升企业绩效,是当今学者和企业家们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对近五年国内有关创新和企业绩效关系的学术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整理,总结了企业创新的类型和模式,概括了企业创新与绩效关系的影响因素;然后结合江钻股份的创新实践经验,强调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三者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对于企业绩效提升的重要意义。

创新 企业绩效 财务管理

一、引言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增长模式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创新的作用至关重要,国家领导人甚至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号召。对企业而言,创新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力保障,坚决推行创新战略已成为全球企业家们的共识。

创新的概念最早萌芽于美国经济学家熊皮特的《经济发展概论》一书,在20世纪新技术革命的强力推动下,创新的概念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是指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概念化过程。创新不是简单的新观点的产生,而是由产生新观点、推广新观点和实现新观点三种间断行为所构成,其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甚至是组织(张伟兵,张永军,2012)。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创新研究中的热点:大量国外研究文献结果证实创新对企业绩效和企业价值创造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Dougherty&Hardy,1996;Nohria&Gulati,1996),而注重创新的企业的绩效一般要要好于不注重创新的企业的绩效(Hitt,Hoskisson,Kim,1997;Porter,1990)。

为了对我国企业创新与绩效关系的有一个系统而深刻地认识,本文对近五年来国内有关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学术文献进行了概述回顾,并结合江钻股份的创新实践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为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创新提供了理论建议和实践经验。

二、企业创新的类型与模式

学者们对创新的分类和方式的划分也不尽相同,Daft(1978)将创新划分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Yamin等(1997)将创新划分为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过程创新),Johne(1999)将创新划分为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过程创新。国内学者也大体上遵循这些分类方式,只不过命名方式和概念范围稍有变化而已,例如杨伟等(2011)更加强调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的重要性。这些分类方式都有过于强调技术创新及其细分类别而忽略了市场创新的倾向,回顾熊皮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对五种创新形式的总结,将创新划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三大类别则更为合适。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研究中最为普遍的问题,是指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以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它包括新技术研发、工艺创新、过程创新、产品创新(新产品、新设计、新质量)等。但是也有将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区分开来的划分方式,Yami等(1997)以及姚山季、王永贵和贾鹤(2009)等学者认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既有密切关系又有所区别,产品创新可能包含技术创新的成分,还可能包含商业创新和设计创新的成分。一方面,技术创新可能并不带来产品的改变,而仅仅带来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例如改善生产工艺、优化作业过程从而减少资源消费、能源消耗、人工耗费或者提高作业速度;另一方面,新技术的诞生,往往可以带来全新的产品,技术研发往往对应于产品或者着眼于产品创新;而新的产品构想,往往需要新的技术才能实现。从本质上看,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是相辅相成,都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革新。

管理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创新而言的,是指企业组织形成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包括管理理论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和管理技术创新,具体体现在企业文化、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管理手段、管理思想等方面。近些年来,管理创新逐渐受到学者和企业家们的重视,相对于技术创新而言,管理创新是企业“软实力”层面的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要素。杨伟等(2011)认为管理创新作为企业内部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方面它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经营能力,提高企业组织效率,增强企业抵御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管理创新可以建立起更加合理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增强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等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的认可,为企业获取资源、开拓市场提供了机会。

市场创新是指企业从微观的角度促进市场构成的变动和市场机制的创造以及伴随新产品的开发对新市场的开拓、占领,从而满足新需求的行为,是市场各要素之间的新组合,它既包括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域的创新,也包括营销手段的创新,还包括营销观念的创新。市场创新共分地域、需求和产品三个层面:地域意义上的市场创新是指企业产品进入以前不曾进入过的地域市场,它包括老产品进入新市场和新产品进入新市场;需求意义上的市场创新是指现有的产品和服务都不能很好地满足潜在需求时,企业以新产品满足市场消费者已有的需求欲望,例如近些年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和IPHONE手机热潮;产品意义上的市场创新是指通过创新将市场上原有的产品变为在价格、质量、性能等方面具有不同档次的、不同特色的产品,可以满足或创造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群体需求。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同的是,市场创新是一种外部形式的企业创新。

企业创新的模式主要分为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两种。探索性创新是指企业为了迎合正在形成的市场和顾客,依靠新知识或脱离既有的知识,为企业提供新的设计、创造新的市场、开发新分销渠道等,着眼于企业长远利益,是一种激进式创新模式;而开发性创新是指为迎合既有的市场和顾客而依靠既有知识来提高企业既有的技能、过程和结构等,是一种渐进式创新模式。早期的学术研究认为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是不可以权衡取舍的替代关系,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不仅可以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并存而且可以权衡取舍,进行这种双元性创新的企业在保持现有能力的同时也能探索新机遇,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绩效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李桦,彭思喜,2011)。

三、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及影响因素

现有的学术研究表明创新活动显著影响企业绩效: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开发新产品,改善现有产品质量,改进生产流程,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其市场份额和销量;通过管理创新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优化组织结构增强组织适应性,学习氛围和创新性文化导向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和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通过市场创新不仅可以开拓新的地域市场和产品市场,还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营销策略和方法,掌握和引导顾客需求,降低新产品开发的市场失败风险。

Hall和Mairesse对350家法国制造业企业调查研究显示企业的研发活动与绩效呈强烈的正相关;Wakelin对170家英国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收益率显著高于非创新型企业;Grulke和Silber(2002)认为有意义的创新活动可以产生竞争优势,具有创新特征的产品可使企业增加成长与扩张机会,而销售创新产品可能带来绩效提升。我国部分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创新对于企业绩效的积极意义:姚山季、王永贵和贾鹤(2009)运用Meta分析和文献研究的方法研究后发现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显著的;而杨伟等(2011)则证实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可以分别增强企业内在和外在能力;池仁勇和叶成雷(2012)则发现提高产品创新度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先进的技术对企业获得财务绩效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体现在利润总额和新产品的销售上。

但是并不是所有学者的研究结果都支持创新对企业绩效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观点,Szymanski(2007)就认为目前有关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是模棱两可的,秦晓蕾、杨东涛和魏江茹(2007)也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产生正向的企业绩效。海本禄和聂鸣(2012)认为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够从创新活动中获益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影响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客观因素,因此研究导致创新收益差异性的来源的客观因素非常重要。

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呢?国内近几年的研究中有关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绩效考核、高管个体、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战略选择以及国际化等方面。李宝新和岳亮(2008)建立了一个关于治理机制、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新概念模型,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提高技术创新对长期绩效的贡献。创新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和推动创新,促进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张伟兵,张永军,2012)。高管个体对企业创新与绩效关系的影响,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有趣的研究:李婧、贺小刚和茆键(2010)发现CEO与控制性股东之间的亲缘关系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绩效;而王瑛、官建成和马宁(2003)发现高层管理者的学历与任职年限的差异性对企业创新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李忆、司有和(2009)基于397家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检验了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的前因和后果,发现正规化的组织结构对两类创新均有促进作用,集权化的组织结构对开发式创新有负面影响。王玉芹和张德(2007)研究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与绩效的影响,发现创新型文化通过影响企业新产品或服务开发的速度来影响企业财务绩效和总体竞争力,而文化强度与企业财务绩效、总体竞争力有显著正向效果。郑兵云和李邃(2011)构建了一个关于竞争战略、创新选择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的战略选择对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有着不同的影响。相对前面所述的影响因素而言,国际化的影响属于外部因素,而有关外部因素对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本禄和聂鸣(2012)以技术能力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国际化对企业创新收益的影响机理,通过对湖北省49家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国际化程度是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重要调节变量,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增强企业通过创新提高绩效的能力,国际化程度不同的企业创新收益显著不同。

四、创新实践——以江钻股份为例

江钻股份是中国石化江汉石油管理局控股的上市公司,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亚洲最大的油用钻头、矿用钻头、工程钻具和麻花钻头制造基地,世界油用钻头制造商五强之一,在近些年的发展中通过不断地积极创新,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实践经验。

其一,深化技术创新,取得可喜成果。公司通过完善基础研究条件、扩充研发资源、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加强技术攻关等措施,不仅巩固和拓展牙轮钻头的技术领先优势,而且研发出更多适应市场的金刚石钻头新产品,螺杆钻具、涡轮钻具、海洋钻头等新产品,建立了涵盖基础技术、材料研究、产品开发、工艺研究、石油机械研究的技术体系,公司技术中心研发团队获得“湖北省首批重点产业创新团队”称号。公司牙轮钻头新产品收入在“十一五”末达到3.3亿元,较“十五”末增长了2.8倍,已获国内专利144项,国外专利16项,专有技术116项,专利技术转化率达20%,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其二,深化市场创新,提升营销能力。近三年来,公司从多层面积极探索市场创新策略。以个性化技术服务和良好的销售全程服务拉动市场销售;探索全井承包方式,实施产品组合营销策略,大力抢占市场份额;大力开拓南美、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等新市场。这一系列的市场创新努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面对国际市场容量减半、同行降价甩卖的竞争态势,乌兹别克、哈萨克斯坦等市场的高端钻头销售比重显著提高,同时开辟了埃塞俄比亚、埃及、利比亚、古巴等10个新市场,国际市场占有率由11.5%提高到13.7%,2011年实现外销收入3.48亿元,新市场销售收入占到外销收入的30%。

其三,深化管理创新,提升运营价值。公司近三年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创新。推进精益管理理念,制订实施精益管理的工作规划,建立精益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精益管理的目标考核和全员改善体系,强化信息系统对精益管理的支持;注重市场导向,创建顾客导向服务体系,促进“研产销”整体联动、系统优化和效率提升;推进资金集中管理,实施财务集中核算,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努力降低各项库存,加快资金周转。经过这一系列的管理创新,公司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牙轮钻头平均制造周期由2010年的16.73天缩短到16.32天;胎体和钢体金刚石钻头平均制造周期分别缩短到5天和4天;2011年末牙轮钻头成品库存较年初减少2,236只,其他原材料、半成品及在制品库存较年初下降38.3%;严格过程控制,产品质量稳步提升,钻头产品市场开箱合格率均达到100%。公司初步建立了集团化的管理模式,完善了内控、质管和HSE三大管理体系,将精益生产上升到精益管理的高度,各项专业管理在创新中扎实推进,逐步迈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的轨道。

公司近几年的创新经验表明,技术创新要与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相互协同才能将创新的效益最大化,三足鼎立才能稳定支撑企业的发展。以前公司非常注重技术创新,忽略了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绩效提升不是特别明显。随后,公司管理层意识到这一问题,加强了对管理创新和市场出现方面的努力,实现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三种之间的平衡和协调,企业绩效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五、结语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源,是企业永续发展的推动力。如何让创新能够实实在在提升企业绩效,是当今学者和企业家们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最近五年国内有关创新和企业绩效关系的学术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整理,总结了企业创新的类型和模式,概括了企业创新与绩效关系的影响因素;然后结合江钻股份的创新实践经验,强调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三者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对于企业绩效提升的重要意义。这些来自学术文献和企业案例的经验总结,对于我国企业创新如何提高绩效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1.池仁勇、叶成雷.2012.产品创新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浙江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科技管理研究,2。

2.海本禄、聂鸣.2012.国际化、创新与企业绩效:基于湖北省的实证研究.科研管理,33(4)。

3.李宝新、岳亮.2008.公司治理、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30(3)。

4.李桦、彭思喜.2011.战略柔性、双元性创新和企业绩效.管理学报,8(11)。

5.李婧、贺小刚、茆键.2010.亲缘关系、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南开管理评论,13(3)。

6.李忆、司有和.2009.组织结构、创新与企业绩效:环境的调节作用.管理工程学报,23(4)。

7.王瑛、官建成、马宁.2003.我国企业高层管理者、创新策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管理工程学报,17

(1)。

8.王玉芹、张德.2007.创新型文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5(12)。

9.姚山季、王永贵、贾鹤.2009.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Meta分析.科研管理,30(4)。

10.杨东涛、魏江茹.2007.制造企业创新战略、员工培训与企业绩效关系.管理学报,4(3)。

11.杨伟、刘益、沈灏、王龙伟.2011.管理创新与营销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新创企业和成熟企业的分类样本.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32(3)。

12.张伟兵、张永军.2012.创新导向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科技进步与对策,29(5)。

13.郑兵云、李邃.2011.竞争战略、创新选择与企业绩效.科研管理,32(4)。

猜你喜欢
钻头产品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可抑制毛刺的钻头结构
可切换式反循环潜孔锤钻头设计及优化
PDC钻头侧钻现场应用
金刚石钻头用钎料的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