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性化教学之我见

2012-08-15 00:48张力化
关键词:理论课人性化政治

张力化

(长春工程学院人文社科部,长春130012)

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性化教学之我见

张力化

(长春工程学院人文社科部,长春130012)

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性化教学的内涵及必要性,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性化的缺失,并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性化教学的对策,笔者认为,改变不良教学现状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性化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2005年初,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做出了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设置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课程为大学四年制本科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人力、财力,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日益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也凸现出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性化教学的内涵及必要性

我国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要使大学生成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重视国家、社会需要的同时,更要重视大学生个体的认同,其立足点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性化问题。

所谓人性化教学,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优先考虑和尊重人性要素,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是在对学生个性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人性化原则,就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和要求,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充分尊重、理解、肯定、发展和完善为目的,以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全新教学理念。

(一)人性化教学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即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等全面提高和进步,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理想和目标。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其深层意蕴就在于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性化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文化与情感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拥有社会要求的知识、能力、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等,从而使个体社会化并引导大学生完满人性的建构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和优秀个性特征的社会主体,从容地面对生活,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人性化教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培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不仅要重视智力的培养与开发,教人做事,更重要是通过教育途径传播人生理想、构建人格、教人做人。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经过艰难探索而做出的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抉择。实现这一宏伟的奋斗目标,就需要无数有知识、有理想、有能力的劳动者的积极参与和奋勇拼搏。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他们的肩上担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系于他们。高等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坚持人性化的教学原则,其核心就是树立“四信”,使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坚定确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

(三)人性化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举措

“人性化”表达了人类发展到今天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是人类朝着全面自由发展方向迈出的时代脚步。对一个人灵魂的启迪,理想的激发同样离不开“人性化”的渗透。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同程度缺乏“人情味”,造成相当数量学生不买账甚至“厌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尴尬局面。当今的高等教育是创新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强调、突出学生的个性,重视其潜能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增强针对性,具有人性化、人情味,才能提高实效,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达到预期目的。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性化的缺失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在具体教学中大量存在着,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的现象,上课成了一种应付完成教学任务的形式,教学实效无法保证。表现为:

(一)消极因素带来的困惑,缺少人性化引导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当今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构成对大学生世界观产生、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复杂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造就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另一方面也给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带来很多消极的因素。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国内社会经济成分、价值观念、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等也给当今大学生带来很多的困惑和思想压力,让学生对政治问题呈现冷漠态度。由于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也对当今大学生带来了很大影响和思想转变,这就导致部分学生过分注重课程的实际应用性。

(二)教学形式平淡,求知欲望不足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内容丰富、系统完整且有明确指导思想的理论体系。它不仅拥有统一的法定教学大纲、比较系统的使用教材,而且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培养师资的专业等,这就很自然会导致教学形式的相似性。在网路发达的今天,教学课件、授课教案等在网上可以轻易下载或购买。有些老师略加修改甚至原版复制就拿去上课,或是照本宣科,或是鼠标浏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简单的知识传授,使本来生动的“说理”,变成了枯燥的“说教”,忽视大学生情感心理需求和培养,势必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当代大学生崇尚自由,倡导自主性,很多学生依赖于网上信息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现实中表现为:课堂比较随意,知识理解深度不够,逃避老师的教学管理,但又很看重本学科期末成绩等。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一方面,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难度,另一方面,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人性化教学提供了环境。

(三)教学观念陈旧,“人情味”匮乏

在我国自古崇尚师道尊严,主张学生虚心求教,教师严格教学,以达到“学而优则仕”的目的。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当代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有些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不自觉地给自己罩上一副严峻的政治面孔,表现出居高临下的神态。授课中更是神情冷峻严肃,讲课刻板、不苟言笑;一言堂,满堂灌,缺少与学生之间最基本的互动与交流。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由于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缺乏激情和必要的人情味,造成相当数量学生不买账,课堂上打瞌睡、看外语等,甚至反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尴尬局面,从而丧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凝聚力。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不愿听,教师不愿讲。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性化教学的对策

人性化教学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思想基础,是需要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的思想理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性化教学,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主要载体,是培养、塑造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就目前情况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性化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根本

首先,主体把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基本的教学形式,组织上好每一堂课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课程还没开始授课、师生尚未谋面之前,一部分学生已经在心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了抵触情绪,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上好第一堂课至关重要。教师通过绪论课的深入浅出,可以消除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错误认识,拉近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隐形距离,引导学生对该课程学习产生兴趣。教师的授课方式要灵活多样,探索、运用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其次,拓展丰富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该课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理论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有效地组织、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把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习、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再次,合理运用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是把学习建立在学生能动性层面上的学习,它要求学生摆脱对老师的依赖,独立开展研究性的活动,自行解决遇到的问题。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从他律到自律,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增强教学的实效。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关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特殊使命,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性化教学关键之所在。首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教师,必须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样,才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正确认识大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厌学”的难题。其次,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教育的爱。教育的爱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教师对学生的亲近、理解、期望、真诚、持久的爱,她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灵魂的沟通,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控制和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效果。再次,开阔视野,提高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单靠一本系统的理论教材,教师是无法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的。所以各高校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组织教师开展学习交流、学术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使教师从单一的课堂走出去,了解日益发展变化的国情,了解世界,开阔视野,丰富教学素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每位教师,不分性别,不论年龄,都给予培养培训的机会,进而提高整体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是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公共理论必修课程,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而学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则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保证。一些学校由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够重视,不同程度地存在随意减少教学时数、教学计划不严谨、课程设置流于形式等情况,这种不到位的教学管理,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实效。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重点抓两个方面:一方面,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模的重要文件,各学校必须依据国家教委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实际,体现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加以科学制定。另一方面,考核形式要多样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准确理解、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社会有用人才。这是一个从学习、理解、消化到转化的过程,也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显现也是一个过程,所以,考试形式也要灵活多样。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掌握的程度,更要注重对学生日常道德行为表现的考核,而且适当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可以减轻学生集中期末复习、死记硬背的学习负担,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1] 周进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人性化原则的思考与探索[J].消费导刊,2007(11):162.

[2] 孙伟,李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6):71.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 humanized teaching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department

ZHANG Li-hua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12,China)

At present,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o learn the current situation nots allow hopeful.Investigate its reason,is to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carry out the“humanistic teaching”bug.The author thinks,change the bad teaching situation to deepen the teaching reform,improve the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ers'overall qualities,perfecting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theory courses; teaching;humanity

G64

A

1009-8976(2012)01-0138-04

2011-11-30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H11234)

张力化(1966—),女(汉),长春,副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教学理论。

猜你喜欢
理论课人性化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政治攀附”
人性化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