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中小学教师论文的常见语病

2012-08-15 00:47赵国惠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研训研修校本

赵国惠

(大连教育学院 学报编辑部,辽宁 大连116021)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教师越来越注重提升科研能力,并努力从教学实践中挖掘素材,撰写科研论文。中小学教师论文已经成为教育期刊的重要稿源。在审稿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论文的语言表达缺乏准确性和规范性,这严重影响了稿件的质量。笔者以《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来稿为例,将中小学教师论文的常见语病作以分析。

一、重复啰嗦

重复啰嗦就是一个句子里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造成同语反复。这是中小学教师论文最普遍的语病。

例1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调查我们主要从数学学科知识和数学教学知识两个方面进行调研。

结合上下文,“教师专业知识的调查”可作主语,“我们”就显得啰嗦;“调研”与“调查”重复,应去掉;第二个“数学”也可去掉。改为:

教师专业知识的调查主要从数学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两个方面进行。

例2从“八五”到“十二五”,校长培训已经历二十几年的培训历程。

“经历”与“历程”重复,两个培训也显得啰嗦,应改为:

从“八五”到“十二五”,校长培训已有二十几年的历程。

例3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意愿,珍惜课堂上学生突然出现的灵感,给学生以舞台和空间。

“灵感”一词已经包含了“突然出现”的意思,两者放在一起,明显重复,应删去“突然出现”。

例4农村的多数教师已经开始在尝试使用多媒体电教设备。

“使用”与“尝试”重复,“在”“已经”多余,“多媒体”与“电教设备”也显得啰嗦。应改为:

农村的多数教师开始尝试多媒体。

例5许多教师对在课堂中生成的课程资源不能及时加以利用。

介词“在……中”无意义,应删去;“加以利用”可删减为“利用”。

例6目标设定后,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围绕目标组织教学,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该例句是从一个语段中抽取出来的,全段列举了课堂教学的问题。“目标设定后”与“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不仅啰嗦,还存在着逻辑问题,结合上下文语境,该句可精炼为:

不能围绕设定的目标组织课堂教学……

例7校本研训是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界所出现的新的培训模式。

“近年来”与“新”重复,“教育”与“培训”重复,全句可改为:

校本研训是我国教师教育的新模式。

例8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

“要求”作谓语,后面的“要”是语义重复,应删掉。

例9在上述这些举措中,培训目标的建构是至关重要的。

“上述”与“这些”重复。

例10我们初步研制出《××市中小学校本研训示范校评估标准》,并依据此标准衡量全市中小学的校本研训效果。

“依据此标准”可删改为“据此”或“以此”。

例11我们在每个学期期末进行教学评估。

“期末”中的“期”即指“学期”,故句中“学期”应去掉。

二、不合逻辑

论述的语句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如果表述破坏了逻辑关系,或者不够严密、不合情理,甚至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就属于不合逻辑。

例12只有大量系统的“读书学习”,才能挽救我们正在丧失的能力:感知、理解、接受、反思、分辨、选择、决策等重要能力的途径。

此句出现两种逻辑,一种是“只有读书才能挽救我们的能力”,另一种是“读书是挽救能力的途径”,这两种表述都符合逻辑,但作者把两者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语句的杂糅,破坏了逻辑关系。本句可改为:

只有大量系统的“读书学习”,才能挽救我们正在丧失的能力:感知、理解、接受、反思、分辨、选择、决策等。

也可以改为:

大量系统的“读书学习”,是挽救我们正在丧失的感知、理解、接受、反思、分辨、选择、决策等重要能力的唯一途径。

加“唯一”是为了保留原句中的“只有”的意思。

例13对于中小学校本研训工作,由谁评价、如何科学评价?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协助市教育局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本句分句间缺少衔接,关系松散,且分句语意不完整,应改为:

对于中小学校本研训工作中“由谁评价、如何科学评价”的问题,我院协助市教育局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例14我们制定了《中考命审题管理规范手册》《中考保密工作制度》《网上阅卷工作管理程序》《区域学业质量评价报告撰写模式》《基地校学业质量分析评价模式》等。通过建立规章制度,使我市大型考试的管理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管理,从经验型的管理转化为教育测量理论管理。

该语段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有一处语病,就是第二句缺少主语;从形式上看,前后两句关联不大;但从逻辑关系来看,前面一句虽然没有提及“规章制度”,实际是列举了“规章制度”,后一句说明制度的意义,语义联系较紧密。因此,根据逻辑关系,句子应改为:

我们制定了《中考命审题管理规范手册》《中考保密工作制度》《网上阅卷工作管理程序》《区域学业质量评价报告撰写模式》《基地校学业质量分析评价模式》等规章制度,使我市大型考试的管理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管理,从经验型的管理转化为教育测量理论管理。

例15研修共同体具有开放性。它打破时空界限,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包括各种层次的人员,从学者、专家到校长直到一线教师。

结构无论怎么“开放”“立体”都还是在一个时空里。“打破时空界限”太夸张,和事实不符,应删掉。

例16笔者对几套任务型试题进行分析,总结出该题型具有以下特性:

1.任务的语境必须真实

……

2.语用目的必须明确、真实

“特性”是“分析”出来的,应为描述性语句,归纳出共同的特点;“必须”一词的语气带有强制性,多用来表述“要求”,两者矛盾。结合语境,应保留“特性”,因而改为:

笔者对几套任务型试题进行分析,发现该题型具有以下特性:

1.任务的语境是真实的

……

2.语用目的明确、真实

例17我市实施了全员培训整体实施方案,按周期和阶段精选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形式,采取“一卡、一袋、一证”过程性管理,每年要求教师达到48离岗培训学时。

前面的四个分句都是在说明方案的制定,这些努力是要保证培训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后一句却是对学员培训的具体规定,变成了强制性的要求,不合前面的逻辑。根据上下文,可改为:

我市制定了全员培训整体实施方案,按周期和阶段精选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形式,采取“一卡、一袋、一证”过程性管理,从而保证教师实现每年48学时的离岗培训。

三、成分残缺

最典型的是主语缺失,原因多在于介词的滥用。

例18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例19由于学生入学前学习条件、个人背景、能力基础等诸多因素,使两极分化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例20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了校本研修中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操作。

例21作为教师进修学院,要建立和完善条件保障体系。

例22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对教研与培训提出了新命题,即研训一体新模式。

这五个例句因为分别滥用了介词“在……中”“由于”“通过”“作为”“随着”而造成原来的主语变成介词的宾语,全句无主语。因此,修改时要删掉多余的介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学生入学前学习条件、个人背景、能力基础等诸多因素,使两极分化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培训使教师掌握了校本研修中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操作。

教师进修学院要建立和完善条件保障体系。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对教研与培训提出了新命题,即研训一体新模式。

四、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是指词语不符合语境,或错用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23“研训一体”的形成改变了原教育学院学历教育与职后教育及教研中心的教研指导,由此凸显了教师职后教育的功能。

从全句语义来看,并不是“改变”,而是“整合”。

例24教研室还要加入 “学习”这一职能,教研人员要成为学习型社会的领跑者。

“加入”是“参加进去”的意思,而此处是增加的意思,所以应将“加入”改为“增加”。

例25我们经过充分调研后,在全域范围内颁布校本研修指导意见,在全域范围内评选校本研修示范校、优秀教研组、校本研修先进个人等。

从全文来看,校本研修指导意见是经过调研后制定的,具有一定的过程性,而“颁布”一词仅有“公布”的意思,因而应将“颁布”改成“制定”或“形成”。

例26中小学教师看研训教师有没有水平,就是看其有没有教育思想,看其是否比一线教师看得更高一点,想得更深一点。

句中的“看”“有没有水平”“更高一点”“更深一点”偏口语,与论文整体的书面语显得格格不入,应将“看”改为“评价”,去掉“一点”,全句可改为:

中小学教师评价研训教师水平的高低,就是看其有无教育思想,是否比一线教师看得更高,想得更深。

例27可见,科学的评价对校本研训起导向、激励、诊断、改进、决策等方面的作用。

“起……作用”偏口语,应改为“具有……作用”。

例28校本研训评价包含一定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限定了研训活动的方向。

“限定”了“方向”,偏贬义,结合语境,应改为“指明”或“明确”。

五、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指句中的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

例29市区级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明显高于其他教师。

句中“能力”与“高于”搭配不当。“能力”多与“强弱”搭配,“高低”多与“水平”搭配,所以“高于”应改为“强于”。

例30学历教育的比重越来越轻。

“比重”一词应与“大小”搭配,所以“越来越轻”应改为“越来越小”。

例31出国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多。

“比例”不能与“多少”搭配,应将“越来越多”改为“越来越大”。

例32如果学员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研修”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达到”与“效果”不搭配,“达到”应改为“取得”。

例33学生只要完成高中阶段历史课程要求、具备相应的学业水平就可以毕业。

“完成”与“要求”不搭配,“完成”应改为“达到”。

例34该模式充分发挥了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

“发挥”与“主体”不搭配,“主体”应改为“主体性”。

中小学教师对上述五个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在撰写论文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仔细推敲,认真校改,消除语病。

猜你喜欢
研训研修校本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