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

2012-08-15 00:54张文丽刘志刚涂军波
关键词:讲授研究生创新能力

张文丽,刘志刚,涂军波

(河北联合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

张文丽,刘志刚,涂军波

(河北联合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创新能力;思维方式;学术视野

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与实践。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对培养过程中理论功底的夯实、思维方式的训练、学术视野的拓宽、治学态度的培养和科研实践的强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富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适应时代的呼唤和国家的发展要求。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和承担者,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1,2]。

在我国基础教育乃至大学教育过程中“应试教育”难以转变的情况下,如何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创新能力培养贯彻于各个教学环节中,是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时时刻刻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创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厚积薄发。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 “创新”二字就是“空中楼阁”。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雄厚的专业知识,才有可能达到融会贯通之境界。从我校研究生入学前的知识结构来看,由于备考期间的应试状态,学生对考研的统考课程较注重,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欠扎实,专业课的学习则处于应付状态,一知半解。要使学生具备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在课程的讲授中,不仅注重知识点的传授,更应注重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讲解,使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专业理论知识是产生创造性思想、孕育创新成果的母体。在专业课的讲授中,更应注意抓住课程的核心,强调课程的理论体系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确定适当的自学内容,在有限的学时内,使补缺和提高同时完成。同时在各个教学环节,导师要严格要求。在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并非放任自流。在课程自学和指导完成论文的过程中,要与学生共同制订合理的学习规划,指定自学教材,系统的自学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而非只单纯的查阅资料,只了解课题的皮毛。既要理解是“什么”,又要懂得“为什么”。

二、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

所谓创新能力,主要指应变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掌握和预测未来的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等。创新能力是利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3]。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而思维方法的教育不像具体知识可以通过讲授来完成,而是学习过程潜移默化的结果,是探索实践的结果。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譬如在《陶瓷结构与性能》课程的讲授中提出研究生学习目标与专科生、本科生的区别,要求他们学会独立的进行研究,自觉按照“组成-工艺-结构-性能”之间的规律,形成认识和解决材料学研究和应用中问题的良好思路,形成独立进行理论分析和理论推导的能力。教学过程中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创新的主体[4]。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的功能在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课程讲授中发挥课堂讨论对学生思维方式培养的功能。按照教师讲“核心”、学生自主准备讲解主体内容、群体置疑、教师点评总结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模式。例如,选择了材料的新型制备工艺作为在课堂讨论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即是学生在进入课题研究工作后必须要接触的,又是能够应用所学基础理论较容易理解的,便于学生对讨论内容的把握和深入。在讨论前,首先讲清开发新型制备工艺的目标-是为了获得理想的显微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压力,实现绿色生产;同时指出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讲透新型制备工艺的核心原理,譬如,化学法制备粉体方法的核心是一新相生成过程,可以通过控制其成核-生长条件来控制新相尺寸;利用液相和气相的均相性质,通过控制反应生成条件到达组分分布均匀;采用界面化学原理防止团聚。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围绕“核心”讲述一种新型制备技术;课堂上其他同学针对讲述中不符合逻辑关系、未讲清楚的内容提出置疑,由讲述的同学解答,通过教师引导形成活跃的学术氛围,鼓励研究生之间的相互启发;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总结讨论内容的重点、难点,更重要的是点评同学们在讲述和置疑过程中的表现,这样对加深基础理论的理解,培养科学思维方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逐步将以传递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成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主的教育模式上来。

三、开阔的学术视野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从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学科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创新成果往往处于交叉学科,对于技术型创新成果尤其如此。学术视野是否开阔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在课程讲授中应注意对学科问题观察高度和广度的培养。例如,在讲授陶瓷结构与性能关系时,首先讨论“结构”应包含那些层次的结构,即材料的宏观结构—外形;材料的次宏观结构—如复合材料、天然生物材料的结构;材料的显微结构;材料的介观结构-如介孔材料的结构;晶体结构 (含晶体缺陷);电子能级结构等。然后讨论各个层次结构与对应性能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从纵深方向上观察、思考问题,提高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在课程报告中选择课程讲授中只涉及到基本概念,而未进行深入讨论的学科前沿研究课题,作为课程报告的题目,如自组织现象和介孔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材料、热电转换能源材料、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与新材料等。并通过学生讲、学生相互质疑、教师点评等环节,使学生对学科前沿问题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拓宽了学术视野。研究生学习不能满足于教科书或者传统知识,而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拓宽知识面。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新的知识,注意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勤奋求实的实践过程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然途径

高素质的工程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是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定位。研究生进入社会后,无论是到研究单位还是企业,都是面对实际工作。研究生要想能很快地进入角色,承担起研究任务,就要有很好的动手能力。尤其对于材料学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言,勤奋求实的实践过程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然途径。

笔者认为对材料学类研究生较好的培养模式是在完善目前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的基础上,在课程学习阶段,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独立完成若干子课题。论文选题则应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以应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题目。通过参加科研活动给研究生提供了最直接的实践场所,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试验平台,提供自由思考、自由探索的空间,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敬业精神、科学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和训练。在研究工作过程中,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能够从精神到知识,从动手能力到语言能力,从独立工作能力到合作精神,得到全面的锻炼,激发其对科学和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和热情,从而把这种热情投入到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之中去。通过文献阅读、学术交流会议、前沿讲座、科研训练、中期筛选、综合测评、学位论文等环节,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要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在科研和生活实际中得到磨练,逐步掌握科学方法、学术规范和创新规律。实践证明,研究生从事的研究工作越多,出的成果就越多,水平就越高,得到的知识技能就越多,创新能力就越强。

五、结束语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充分认识到,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开阔的学术视野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保证,勤奋求实的实践过程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然途径。无论是进行课程讲授还是指导研究生的研究工作都应将这样的指导思想贯穿其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 赵珊,刘静科.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183.

[2] 莫燕,郭爱芳.基于知识与技能角度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1,28(3):448-451.

[3] 赵珊.学术氛围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0,(30):249-252.

[4] 刘承焜.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58-59.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al Process

ZHANGWen-li,LIU Zhi-gang,TU Jun-bo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063009,China)

innovation ability,mode of thought,academic perspecti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was investigated and put into practice.By way of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method,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on laying a strong found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training good mode of thought,broadening academic perspective,cultivating good learning attitude and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practice and so on.

G643

A

2095-2708(2012)03-0115-03

2011-11-05

猜你喜欢
讲授研究生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