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沌学视域下的英汉翻译

2012-08-15 00:54王一川
关键词:英汉翻译无序语言

王 楠,王一川

(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浑沌学视域下的英汉翻译

王 楠,王一川

(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浑沌学;系统性原则;英汉翻译

浑沌学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门科学,最初应用于动力学,后逐渐被引进到其它科学的研究领域中。从浑沌理论的几个重要概念分析了英汉翻译,指出了英汉翻译应坚持系统性原则,旨在推动浑沌学在翻译中的应用。

浑沌学(chaology)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它起始于物理学,随后很快被应用到生物学、化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经济学等领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近年来,浑沌学理论又被应用到语言研究中。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张公瑾首先把用于天体物理研究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浑沌理论和方法引入了语言学领域,指出浑沌学之于语言分析,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适用于语言的各个不同层次,语言演化中的内在随机性以及奇异吸引子的作用造成平衡破缺等理论使我们有可能看到语言演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按照浑沌学的观点,我们看到的世界既是有序的,又是无序的;既是确定的,又是随机的;既是稳定的又是不稳定的;既是完全的,又是不完全的;既是自拟的,又是不自拟的。浑沌学理论还认为:浑沌是系统的整体行为,浑沌运动本质上不能还原为部分特性语言是一个大量要素构成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需要以整体的、直观的方法来把握这个浑沌序,而不是传统的机械拆分的方法。

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浑沌学理论同样适用于英汉翻译的研究。本文从浑沌学的几个主要概念来分析英汉翻译,旨在为英汉翻译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角度。

一、有序和无序

从浑沌学角度看,语言是一个浑沌状态的系统,英语当然也是一个浑沌状态的系统。语言中的有序和无序,构成了语言系统内部和谐。浑沌并不单纯地等于无序,浑沌包含有序的一面,同时也包含无序的一面。现在物理学把有序定义为对称破缺,把无序定义为对称呈现或恢复。在系统演化中,有对称破缺就有对称恢复,就有对称性的呈现和产生,有序和无序在浑沌系统中总是难解难分地联系在一起。在英语中,有些词处于浑沌状态,如英语亲属称谓中存在父系和母系不分,直系和旁系相混,血亲和姻亲相混以及同辈男女统一称为的现象,举例如下:

祖父,祖父兄弟 grandfather

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ground parents

(血亲和姻亲不分)

父之姐妹,母之姐妹,,母弟之妻aunt

(父系和母系,血亲和姻亲不分)

父之兄弟,母之兄弟 uncle

(父系和母系不分)

按:《韵会》所引《说文》把《说文》的单字训释改为并列的两个单字相训,这种并列式的两个词结合紧了就成了双音节词。这种双音节词是口头语和文献中并列使用同义词的结果。①

哥哥,弟弟;姐姐,妹妹 brother;sister

(同辈称谓不分)

表哥,表姐,堂弟,堂妹 cousin

(直系和旁系,同辈称为不分)

侄子,外甥子;侄女,外甥女 nephew;niece

(直系和旁系,同辈称为不分)

亲属称谓是语言反映文化的一个突出例证。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文化在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究其原因:首先,从社会结构上说,中国是差序格局,英语国家是平行格局。中国的农业文化,决定了形成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组织。复杂的亲属关系,不仅表示血缘和姻缘的关系,还是地位、权威和距离的象征,必须严格按等级区分,也必须要从语言符号上加以明晰。繁杂的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由此产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语国家,以英国为例,很早便发展了商业经济,商业活动促使人们摆脱血缘纽带,发展以契约关系为基础的民主平等的契约社会。商业经济也决定了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的结构模式。这种松散的家庭关系和亲属关系,使得人们相互之间的称呼也随之简单,日常生活中少量的几个称谓语就足够使用,也就不讲究宗亲与非宗亲、上下辈分和长幼的区别了。其次,从人际关系上说,中国的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孔子儒家的影响,所以上尊下卑、男尊女卑的伦理道德观念在汉语称谓系统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汉语数目繁多的称谓词就是用来梳理清楚纷纭复杂的家庭人际关系的,以明确每个成员在家庭中的位置。而西方文化偏向一致性的人际关系,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人际交往时,在称呼上较少受到等级和身份的限制,采用对等式称呼语,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习惯直呼其名。再次,从价值观念上说,中国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崇尚家族关系,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而西方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独立自主。同时它们反映了英语亲属称谓系统中的浑沌状态,它们既有序又无序,上述亲属称谓中的有序表现在它们的称谓简单统一,无序表现在直系和旁系亲属不分、父系和母系不分、血亲和姻亲不分、同辈称谓不分。但它们却能构成英语系统内部的和谐性,从而能满足社会交际需要,针对这种现象,要准确把英语翻译成汉语,还要从句子或篇章的意义去分析研究。

另外,从浑沌学角度,语言是处于有序与无序之间的动态系统,而促使语言变化的不仅来自自身内在规律性,同时也受到外部随机性的干扰。语言很少是自给自足的,语言之间的相互借用是词汇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纵观英语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英语始终受到外来语的影响。英语中通过文化交流出现的外来词来自各种语言。如:port(港口)来自于protus(拉丁语),cup(杯子)来自于 cuppa(拉丁语),shift(转移)来自于 skipta(古挪威语),shirt(衬衣)来自于 shyrta(古挪威语),change(改变)来自于changier(法语),pork(猪肉)来自于pore(法语),blitzkrieg(闪电战,德语),kowtow(口头,汉语),bazaar(市场,波斯语),status quo(现状,拉丁语),intermezzo(间奏曲,意大利语),emir(酋长,阿拉伯语)。大量借入外来词 ,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英语词汇;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英语本族语巨大的影响。有序与无序是矛盾的统一体,同时也是和谐的统一体。英语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和谐的统一体,译者只有把握有序和无序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整体观去考察认识一些微观的语言现象才能更好地做好英汉翻译。

二、非线性理论

以前我们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线性系统,其实语言是线性的,又是非线性的。线性系统最重要的特性是适用叠加原理(superposition principle)。在物理学与系统理论中,叠加原理也叫叠加性质(superposition property)。对任何线性系统,“在给定地点与时间,由两个或多个刺激产生的合成反应是由每个刺激单独产生的反应之和。”从而如果输入A产生反应 X,输入 B产生 Y,则输入 A+B产生反应(X+Y)。因此,对于线性系统而言,几个输入的响应可以通过一次处理一个输入然后把结果相加而计算出。对于非线性系统来说,最重要的特点是不具有叠加性。线性系统不可能产生浑沌,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浑沌。

浑沌是系统的整体行为,不能用分析-累加的方法去解决,同时系统的演化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相结合的体制,必须以整体观念去把握。浑沌学为我们提供了语言分析的非线性视角。张公瑾(2005:3)指出,语音对应规律是线性的,语言要素的聚合和组合也是线性的,但语言要素组合之后的整体意义发生变化又是非线性的。作为整体的英语,具有不能还原为部分的特征。无论是词语、句子或篇章都不是一个词一个词地累加。译者要从整体上去理解,不能分开来解释。例如:

[1]“This is a good strawberry.”“This is a good lemon.”单从“good”不好判断出它的意义到底是“甜的”,还是“酸的”,但从被修饰词 strawberry和lemon可得出“草莓是甜的,而柠檬是酸的。”

[2]The gathering in the ground appeared to be just another children’s party.There was a green dragon,a ventriloquist,a rather sorrowful man balancing plates on a stick and a beer tent for the parents.如果把green dragon译成“苍龙”便与语境大相径庭。由于文化历史的原因,“dragon”呈现给中国译者的意义首先是“龙”,因此,看到“green dragon”首先联想到“苍龙”。大多数人并不知道“green dagon”是一种观赏植物——龙根天南星。因此,正确的译文是:庭院里的这次聚会看来又是一次儿童的游园会。那里有一株龙根天南星,有一个口技演员在表演,有一个表情相当忧郁的人用根棍子在耍盘子,还搭了一座为家长们喝啤酒用的帐篷。因此,翻译过程中应从整体语篇把握,不能孤立地理解词汇或句子。

三、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

浑沌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即在系统的长期行为中初值的微小改变在运动过程中会不断被扩大,导致轨道发生巨大偏差,以致在空间中的相对距离会越来越远。一般来说,服从非线性规律的非线性系统,对初始值表现出敏感性。对初值敏感引起的随机性,称为内在随机性,而结果的不确定性,称为浑沌现象。按照浑沌学的原理,一个初始条件(初值)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内部的随机性和外部因素的干扰,可以影响后续过程的大范围变化,即通常所说的“蝴蝶效应”或“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商务合同的翻译中,这种效应表现得更为明显。翻译合同中的一个字或词作为初始条件发生改变,其影响会被逐渐扩大,导致差距。

例如:2009年3月,中国海军装备研究院翻译张志强巧译一个词而节省国家巨额资金。当时中国与某国进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谈判,谈判开始进行得很顺利,但在最后阶段双方为如何分担某部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费用僵持不下。休会期间,双方谈判代表分别进行认真研究。中方谈判人员认真分析情况后,形成新的方案:中方承担70%费用,其余部分由外方承担。如外方坚决不同意,为保证项目谈判成功,中方将承担全部费用。谈判开始后,中方首先提出,这笔数百万美元的费用,由双方共同解决。“解决”一词翻译成英语可用“solve”。如果用“solve”一词,对方会问如何解决,中方就会提出自己的方案,承担70%。张志强选用“share”一词,此词用在这里含有“双方均担”之意。之后双方达成共识,中方由此节省了巨额资金。然而同样翻译一个词,结果却不同。2009年12月华英翻译公司将白银译成黄金,影响了客户上千万元投资项目的考察工作而遭到起诉。原来,在化学元素符号中Ag代表银,Au代表金。在翻译过程中,译员出现错误,将Ag翻译成了黄金。虽然在《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中规定,译文综合差错率一般不超过1.5‰,但是译者在保证整篇文章意思完整前提下,还应确保翻译质量,真正做到字斟句酌。

四、浑沌学指导下的英汉翻译

浑沌学是系统的科学,英汉翻译应坚持系统内部和谐性原则和系统整体性原则,具体来说需要坚持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性原则,即从事物所属的更高级的整体出发把握事物的整体脉络及趋势,并坚持部分服从整体。翻译时,应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保持其信息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法取得整体翻译效果。

2.综合性原则,在认识事物时,要着眼事物的各个方面,而不要只注意一个方面。在思考问题时,也不要局限于线性思维,而要注意网络思维和主体性思维,从而把握事物的全貌和发展。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或文字之间的相互转换,更是不同国家或不同民族之间的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翻译的对象是语言文化,翻译的任务传递文化信息。因此,应从各个层面审视译文,以求全面详实。

3.结构性原则,该原则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处理一个系统对象时,注意其内部的结构特性并通过调整结构来改善系统整体的特性和功能。翻译中,不仅要坚持格式塔的“整体概念”,更要做好部分的处理。

4.语境关联原则,任何语言都是在一定语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语境发生变化,语言本身的存在也会随之改变。翻译时,译者应在不影响指称意义传达的情况下,尽可能在译文中反应原文独特的文化信息和审美价值。

5.功能原则,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单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的所有问题。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文本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预期,使语言表达流畅自然,并译文接受者看到与它所属的文化传统一致的行为方式

五、结 语

英语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浑沌系统,它是无序与有序,线性与非线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平衡与平衡破缺的对立同一系统和谐体。因此,对于英语中一些处于混沌状态下的词语、句子甚至篇章,译者要从系统内部和谐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来把握,这样才能把英语翻译好。

把浑沌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领域,为我们带开了翻译研究的新思路,有利于促进翻译研究的发展,有利于提升翻译研究中遇到的疑难语言现象的解释力,有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目前,用浑沌学理论去研究翻译问题还刚刚起步,具体应用方法尚有待探索,有些观点也不一定很恰当,但是,正如格拉蒙所言:“一条有待修订的法则总比什么法则也没有要来得更有帮助些”。初步的研究已经显示出浑沌的魅力,浑沌学必将给翻译带来全新面貌。

[1] 伊·斯唐热,伊·普里戈金.从混沌到有序[C].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 张公瑾,丁石庆.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公瑾,丁石庆.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视野[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4] 张公瑾,丁石庆.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进展[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5] 张公瑾,丁石庆.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收获[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6] 郑春顺.混沌与和谐[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 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Analysis of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aology

WANG Nan,WANG Yi-chu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chaology;the principle of systematic;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Chaology is a science that arising in the middle of twentieth century,firstly used in dynamics,after gradually was introduced to other scientific research fields.This article from several important concepts the theory of chaos analysis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points out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systematic,aims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chaology in translation study.

H315.9

A

2095-2708(2012)03-0140-04

2011-12-15

猜你喜欢
英汉翻译无序语言
车身无序堆叠零件自动抓取系统
语言是刀
高校英汉翻译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张博庭:煤电不能再这么无序发展下去了
高速路上右行规则与无序行驶规则的比较研究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无序体系中的国际秩序
动态对等理论在传记文学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我有我语言